金坛雀舌产于江苏省常州金坛市(金坛与溧阳同属常州管辖的县级市)方麓茶场。金坛东近上海,西偎南京。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中中国道教圣地茅山就坐落在这里。茅山山峦起伏,苍松翠竹连绵,终年林阴覆盖,云蒸霞蔚,古人赞道:峰从云间出,烟自幽谷起。这里水库塘坝密布,山清水秀,道家的三宫五院和洞、泉、池等自然景观交融在一起,令人吨生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峰十二层之感。
金坛产茶历史悠久,据县志第一卷舆地志记载: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嵇稻、茶叶。1923年金坛县志记载:茶叶,出郁冈山者佳,出方山者尤佳。
金坛,现代数学巨匠华罗庚的故里,自三国至清末,出生在金坛的各界名人有戴叔伦、储光羲、王肯堂、段玉裁、冯煦等。唐朝著名诗人戴叔伦对他的故里金坛有过很好的描画: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的确,金坛这块土地,可以用钟灵毓秀四个字来形容,这里不仅风光雅致优美,人才辈出,而且物产亦极为丰富,是著名的中华绿茶之乡和中华绒螯蟹之乡,名茶金坛雀舌即出自这里。
金坛东近上海,西偎南京。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中国道教圣地茅山就坐落在这里。阴历三月三,万名香客朝茅山,茅山是中国道教南道教中心,全国八大道教圣地之一。茅山山峦起伏,仓松翠竹连绵,终年林阴覆盖,云蒸霞蔚,古人赞道:峰从云间出,烟自幽谷起,林荫覆盖,云蒸霞蔚,道家的三宫五院和洞、泉、池等自然景观,令人顿生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峰十二层之感。
1982年,金坛县有关科研人员在总结传统茶叶和名茶采制经验基础上研制成金坛雀舌茶。根据当时的金坛县名和茶叶形状命名为金坛雀舌。金坛雀舌研制成功后,在多次名茶评比会中获奖,并荣获全国名茶称号。
金坛雀舌茶是江苏省最早研制开发的地方名茶之一,1982年由金坛县多管局立项研制,1985年6月通过技术鉴定,先后获省农业科技进步奖、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和商业部全国名茶称号等。金坛雀舌茶选料精良,制作精细,其品质特征是:色泽绿润、扁平挺秀、条索匀整、状如雀舌、内质香气清高、滋味鲜爽、汤色明亮、叶底嫩匀。产品先后多次荣获中茶杯、省陆羽杯特等奖,并通过省无公害认定及有机茶茶认证,成为江苏唯一一只通过无公害食品、有机茶双认证的产品。
金坛雀舌茶“超微绿茶粉”产品属国内首创,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它是以茶树鲜叶为原料,采取特殊的保鲜技术和精细加工技术制成,外观呈翠绿色、粉末状,稳定性能好,在常温下保存一年,其色泽仍不变,能保持茶叶原有的各种营养成份、药效成份和保健功效,是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的天然固体食品添加剂,可广泛应用于茶点、茶糕、茶糖、茶冷饮等食品行业。
2012年9月23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委员会对金坛市金坛雀舌茶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现场审核,专家组认为,“金坛雀舌茶”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高、汤色明亮、滋味鲜爽,符合地理标志产品登记的典型品质特征要求,现已进入申报受理公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