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草根的药用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8:19:55
字号:

药材根茎细嫩而肥,结节膨大,围绕结节着生多数的须状根,状若藕须。干燥根茎质坚甚脆,断面颗粒性。

三白草根的药用

产江苏、浙江、安徽、广西、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氨基酸、有机酸、糖类,以及可水解鞣质(0.48%)。

性味甘辛,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寒凉。

②《本草求原》:甘辛,寒。

③《分类草药性》:味苦,性热。

功用主治治脚气胫肿,淋浊,带下,痈肿,疥癣。

①《纲目》:疗脚气,风毒胫肿,捣酒服。又煎汤洗癣疥。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淋浊,利小便,清热毒。拔腐肉骨,与陈梅同敷。

③《分类草药性》:治妇人赤白带下。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二便,宽胸脯,截疟,消肿。

⑤《重庆草药》:补气,健脾,除湿。治白带,痨病,咳嗽,吐血,虚肿。亦用于跌打损伤,泡风湿药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1~3两);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滴敷。

选方①治脚气胫巳满,捏之没指者:三白根,捣碎,酒饮之。(《补缺肘后方》)

②治淋浊、脚气:鲜三白草根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热淋:三白草根一两,同米泔水(第二次淘米的水)煎服。

④治妇人赤白带:三白草根一两,以精猪肉二两煎汤,以汤煎药服。

⑤治痈肿:三白草根晒干研末,蜂蜜或鸡蛋白调匀,敷患处,一日换一次。(③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⑥治乳痈:鲜三白草根一至二两,豆腐适量,水煎服,渣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⑦治肝癌并有腹水,食水不进:天性草根和野芥菜(大蓟)根各三至四两,分别煎汤,去渣后,加白糖适量饮服,上午服天性草根,下午服芥菜根。(《中草药治肿瘤资料选编》)

中草药:大火草根的功效与作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尖草根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尖根草的根是药材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排钱草泡酒的功效2、毛草根的功效与作用3、谁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啊据说有保胎的功效4、这是什么中药,我们这叫尖尖叶。

不过是土话。

排钱草泡酒的功效排钱草泡酒的功效

排钱草泡酒的功效。

排钱草为直立亚灌木,枝圆柱形,柔弱,被柔毛,叶片类似排成串的铜钱。

排钱草味淡、苦。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排钱草泡酒的功效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排钱草泡酒的功效1

一、排钱草的简介

排钱草,别名龙鳞草、午时合等,豆科排钱树属植物排钱树的地上部分,可以入药,鲜用或切片晒干使用。

排钱草为直立亚灌木,枝圆柱形,柔弱,被柔毛,叶片类似排成串的铜钱。

排钱草味淡、苦,性平,具有解表清热、祛风除湿、散瘀消肿的功效。

二、功效与作用

1、解表清热,排钱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肺炎双球菌和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所含的总黄酮及酚酸物具有抗炎作用,能辅助改善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

2、祛风除湿,排钱草味苦性寒,入膀胱经、肾经,能清膀胱湿热而利尿,有祛风除湿的作用,故对风湿痹痛、水肿等有有缓解作用。

3、散瘀消肿,排钱草苦凉,散瘀消肿,可治痈肿疮毒、蛇咬伤、疮癣、湿疹、跌打肿痛等症,一般多外用。

此外,也用于肺结核病及脱肛等病症的治疗。

三、适宜人群

感冒发热者、关节炎患者。

四、禁忌人群

血虚者、孕妇。

五、不宜同食

磺胺类药物,排钱草味苦、淡,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和磺胺类药物一起食用,药效会产生冲突,可能会对肾小管和尿路上皮细胞造成损伤。

六、食用方法

煎排钱草:取适量排钱草,放入药锅中倒入水,小火慢熬1个小时即可。

排钱草泡酒的功效2

一、排钱草的简介

原生形态,排钱草,又名:笠碗子树、尖叶阿婆钱、钱串木、钱排木、阿婆钱。

灌木,高0.6~1米。

枝纤细,被柔毛。

3出复叶,顶端小叶矩圆形,长6~12厘米,侧生小叶比顶生的小2倍,先端钝,或近尖,基部浑圆形,边缘稍作波浪形,革质,上面绿色,秃净或两面均被小柔毛;叶柄长6~8毫米。

总状花序顶生及侧生,长8~30厘米或过之,由12~60个伞形花序或丛生花序组成,每一伞形花序隐藏于2个长1~3厘米的圆形、叶状的苞片内;花柄长2~3毫米,与萼同被短柔毛;萼长约2毫米,裂齿披针形;花冠蝶形,白色,长约6毫米,旗瓣椭圆形,翼瓣贴生于龙骨瓣;雄蕊10,2体;雌蕊1,花柱内弯。

荚果矩圆形,秃净或被小柔毛,边缘具睫毛,通常有节2个。

花期7~9月。

生于荒地、山坡疏林下。

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二、排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排钱树的地上部分。

本植物的根(排钱草根)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生草药性备要》:“味淡苦,性平。

”入肺,脾,肝三经。

清热解毒;祛风行水;活血消肿。

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疳;风湿痹痛;水肿;膨胀;肝脾肿大;跌打肿痛;毒虫咬伤。

治疗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取排钱草干根30克,加水3碗煎成1碗,1次服。

隔天服1剂,7剂为一疗程。

亦可制成丸剂,每次1.25克,日服2次,14天为一疗程。

疗程多少,依病情决定,各疗程的间隔时间为7~14天。

服用煎剂者,药后可能出现轻度恶心、四肢无力等副作用,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例患者服药1~4个疗程经3个月后,有90%以上自觉症状显著改善,肝脾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肝功能有好转,其中谷丙转氨酶好转比较明显。

治疗慢性传染性肝炎,用法、剂量同上。

观察9例(4例合并血吸虫病),经1~2个疗程,在1~3个月后,自觉症状均有显着改善,肝肿大亦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变软,压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部分病例有好转;个别病例胸部蜘蛛痣在半个月后消失。

排钱草泡酒的功效3

一、排钱草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祛风行水活血消肿

很多人不喜欢喝排钱草,是因为其苦味,

2、排钱草是可以泡酒的中药材,《福建民间草药》里就已经记载过,其源药为豆科植物牌钱树的地上部分。

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清热解毒、祛风行水、活血消肿的`功效和作用,如果正确服用排钱草对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疳、风湿痹痛、水肿、膨胀、肝脾肿大、跌打肿痛、毒虫咬伤都是有良好作用的。

二、如何食用

食用排钱草对肺、脾、肝均有好处,淡味道较苦,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

很多人不喜欢喝排钱草,是因为味道较苦,排钱草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6-15克,鲜品60-120克,或也可以用本味中药材把握好本味药材用量以后用来泡酒喝。

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捣烂药材敷于患处。

食用举例:治感冒、发热:排钱草干叶三至六钱,水煎服。

排钱草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用量在,2-5钱鲜者2-4两,或也可以用本品把握好用量以后用来泡酒喝。

外用:捣烂药材敷于患处。

-《中药大辞典》

三、排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记载排钱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行水、活血消肿的功效。

对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疳;风湿痹痛;水肿;膨胀;肝脾肿大;跌打肿痛;毒虫咬伤都有良好的作用。

在《中药大辞典》记载排钱草具有祛风利水、散瘀消肿。

治感冒、风湿痹痛、水肿臌胀、喉风、牙痛、跌打肿痛。

一、《生草药性备要》记载:消风热、浸酒去瘀生新、治小儿马牙疳、又治跌打。

二、《岭南采药录》记载:治月内锁喉病、牙痛、以之浸酒能去瘀生新、又能去湿消滞。

毛草根的功效与作用茅草根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肺热喘急的功能。

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毛草根的功效与作用,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毛草根的功效与作用

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①《本经》: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②《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

③《日华子本草》: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

④《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妇人崩漏下血。

⑤《纲目》: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

⑥《本经逢原》:治胃反上气,五淋疼热及痘疮干紫不起。

⑦《动植物民间药》:治脚气。

雄蕊2,花药**,长约3毫米;柱头2枚,深紫色。

颖果。

花期夏、秋季。

毛草根的基本简介

名称茅草根(《江苏植药志》),白茅根(《本草经集注》)

异名茅根、兰根、茹根(《本经》),地菅、地筋、兼杜(《别录》),白花茅根(《日华子本草》),地节根(《青海药材》),茅草根(《江苏植药志》),坚草根、甜草根(《河北药材》),丝毛草根(《中药志》),寒草根(《闽东本草》),白茅根(《本草经集注》)。

化学成分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又含21%的淀粉。

另有报道,从本品分离出白头翁素。

根茎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薏苡素及芦竹素、印白茅素等

炮制干茅根:拣净杂质,洗净,微润,切段,晒干,簸净碎屑。

茅根炭:取茅根段,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无毒。

③《本草正》:甘,凉。

④《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无毒。

归经入肺、胃、小肠经。

①《滇南本草》:入胃、小肠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阴,足太阴、阳明。

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阴,兼入足太阴、阳明经。

④《本草求真》:入胃、肝。

毛草根的植物形态

白茅(《本草经集注》),又名:白茅菅(陶弘景),丝茅(《纲目》),万根草(《铁岭县志》),茅草。

多年生草本。

根茎密生鳞片。

秆丛生,直立,高30~90厘米,具2~3节,节上有长4~10毫米的柔毛。

叶多丛集基部;叶鞘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纤毛,老时基部或破碎呈纤维状;叶舌干膜质,钝头,长约1毫米;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根生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

圆锥花序柱状,长5~20厘米,宽1.5~3厘米,分枝短缩密集;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毫米,基部密生长10~15毫米之丝状柔毛,具长短不等的小穗柄;两颖相等或第一颖稍短,除背面下部略呈草质外,余均膜质,边缘具纤毛,背面疏生丝状柔毛,第一颖较狭,具3~4脉,第二颖较宽,具4~6脉;第一外稃卵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先端钝,内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针形,长1.2毫米,先端尖,两侧略呈细齿状;内稃长约1.2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截平,具尖钝划、不同的数齿;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谁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啊据说有保胎的功效这是苎麻。

又名白叶苎麻。

荨麻科苎麻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是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

其单纤维长、强度最大,吸湿和散湿快,热传导性能好,脱胶后洁白有丝光,可以纯纺,也可和棉、丝、毛、化纤等混纺。

它的根的确有你说那个功效。

请查百度百科验证。

这是什么中药,我们这叫尖尖叶。

不过是土话。

看果实像堇菜属的植物,可参考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学名:Violaphilippica),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

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14cm,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蒴果长圆形,长5~12mm,种子卵球形,长1.8mm,淡**。

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1]

味苦、辛、寒。

归心、肺经。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中文学名

紫花地丁

拉丁学名

ViolayedoensisMakino

别称

野堇菜、光瓣堇菜、光萼堇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

侧膜胎座目

亚目

山茶亚目

堇菜科

堇菜属

尖草根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尖根草的根是药材吗、尖草根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大火草根

(《重庆草药》)

异名野棉花根、土白头翁(《重庆草药》),大头翁(《陕西植药调查》)。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的根。

植物形态大火草

多年生草本,高40~150厘米,全株被白色茸毛。3出复叶;基生叶具长柄,中央小叶卵圆形或为不规则卵圆形,长10~16厘米,宽7.5~14匣米,2裂,各裂片又具浅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疏生硬白毛,下面密生白色茸毛,小叶柄长2~6厘米;两侧小叶较小,基部斜,小叶柄长1~3厘米;茎生叶每节2~3,对生或轮生,似基生叶。花梗细长,被白色茸毛;花被片5,倒卵形,先端圆、凹或凸,白色或带粉红色,表面无毛,背面被白色茸毛;雄蕊多数,无毛;雌蕊多数,头状,柱头倾斜,有毛。瘦果长约3毫米,密生长绵毛,花期7~10月。

生于坡地、山沟、路旁。分布山西、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春季或秋季挖取根,去净茎叶,晒干。

药材干燥根圆柱形,弯曲,多数碎断。外表灰棕色至红棕色,粗糙,有沟纹,外皮呈剥落状;根头部较租,常连着数个茎基及黄棕色叶柄,密生白色绵毛。质较轻松,坚韧性,折断面不平坦,呈裂片状;平整的横断面皮部红棕色,木质部发达,射线红棕色,通常将木质部的导管部分隔成2个扇形的群束。有烟叶气,味涩而苦。

产于四川、甘肃、陕西等地。

本品在四川、甘肃等地作白头翁使用。

性味苦,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化痰,散瘀,截疟,杀虫。治疮疖痈肿,顽癣,秃疮,疟疾,痢疾,劳伤咳喘,小儿疳疾,跌打损伤。

①《重庆草药》:"化痰,止咳,除毒。治痰饮咳嗽,气喘,痒子。"

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消肿散瘀,消食化积,截疟,杀虫。治各种顽癣,秃疮,疮疖痈肿,无名肿毒,疟疾,痢疾,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捣烂敷。

宜忌《陕西中草药》:"孕妇禁用。"

选方①治劳伤咳嗽:大火草根、红猪毛七各一两。炖五花肉半斤服。(《重庆草药》)

②治毒疮痒子:大火草根、土茯苓、夏枯草、银花、蒲公英。煎汤服。(《重庆草药》)

提醒您:大火草根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5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