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1:18:52
字号:

2011年,中国房地产调控持续从严,房地产业开始面临重大变革,成为名副其实的“转折之年”:粗放式(圈地加炒房)、高杠杆化(低成本加暴利)的房地产增长周期或将成为历史。在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和巨量保障房建设的双重驱动下,不仅是房地产市场临近“拐点”(土地流拍频现、降价潮蔓延、观望情绪浓厚),更是房地产业运行模式、行业结构等面临着变革(如低端房企退市、支柱性产业“去房地产化”等),房地产入市门槛无疑将大大抬高。可以说,2011年房地产调控接近实现预期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果。

房地产市场

(1)国房景气指数先升后降

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8.89,比11月份的99.87降低了0.9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的101.79降低了2.9个百分点(图11)。2010年下半年国房景气指数一路下降至12月份的101.79,2011年2月份至5月份呈现回暖趋势,而6月份以来,国房景气指数一路下降,12月份是连续第7个月国房景气指数出现下滑,且最终跌破100,创29个月以来的新低,显示出国家调控的持续作用之下,房地产市场火热局面已经发生改变。从分类指数看,土地购置面积指数呈快速下降态势,显示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前景看冷、购房者信心严重不足,从而带动国房景气指数见顶下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则相对稳定、波动不大,主要是受益于巨量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投入(超过20%)。

预计2012年上半年,受经济减速和调控政策不放松等综合影响,房地产市场仍将持续下行,国房景气指数有望回落触底至2009年初的95水平。

专栏3 房产税试点

2011年1月底,上海、重庆宣布开始试点房产税,成为我国住房制度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事件。从长期来看,恢复对个人所有住房征收房产税具有积极意义:不仅有利于调节居民收入和财富分配、健全地方税体系,而且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及土地集约利用,尤其是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

重庆房产税主要针对独栋别墅、高档商品房以及外来炒房者征收,税率设为0.5%、1%和1.2%三个档位,对于存量和新增的应税房产分别给予18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的免税面积,初步测算全市应税房产约占市场总量的7%。据重庆市财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底,重庆市主城区房产税应税高档商品住房共8563套,实收税金超过9000万元,预计全年可达1亿元,与当初预期基本吻合。上海房产税主要针对本市居民新购且属于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本市居民新购房,税率暂定0.6%。据上海市财政局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房产税达22.1亿元,完成预算的110.5%。超额完成预算的原因是部分企业购置和租用房产增加,带动房产税增长高于年初预期。此外,2012年上海房产税预算为22.5亿元,与2011年执行数基本持平。

房产税试点一年来,其实际效果与拓宽地方政府财源、调控楼市、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未来需要通过扩大范围、提高税率、实现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等方式,完善房产税具体操作方式,以让其发挥预期效果,进一步扩展范围才更具意义。

(2)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回落

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增速比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比111月回落2个百分点,呈现持续回落态势(图12)。其中,住宅投资4.43万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1.8%;增长30.2%,增速比111月回落2.6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3.5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增速比111月回落1.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32万亿元,增长25.5%,增速回落3.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29万亿元,增长32.8%,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在31个省(区、市)中,第四季度有20个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其中排前8位的西藏、新疆、贵州、河北、安徽、吉林、江西和福建的回落幅度均超过3个百分点。此外,住宅投资仍高速增长,同比增幅年内从3月开始均高于同月房地产开发投资3个百分点左右,住宅投资增速在4月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点后开始呈现逐步回落。

图11 国房景气指数变化情况

图12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成为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避免大幅波动、平稳缓降的重要力量,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稳步回落态势,随着保障房在11月份全部完成开工,将带动全年投资较快下探。

(3)房屋销售价格增幅普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52个(比上月增加3个),持平的城市有16个,环比价格上涨的2个城市中,涨幅均为0.1%。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9个(比上月增加5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55个,同比涨幅在5.0%以内的城市有60个。此外,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51个,持平的城市有16个(二者比上月增加了4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2%。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29个(比上月增加8个),同比涨幅回落的城市有33个,同比涨幅在5.0%以内的城市有34个。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在100个城市中,2月房价环比上涨的有80个,10月锐减至40个,11月也仅为43个,近半数城市房价出现了下跌。

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来看,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数据也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049元每平方米,环比增速下降1.0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四个季度下降,同比增速也连续两个季度回调,地价与房价呈现双降态势。

预计2012年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回落波及范围会更广,其中一、二线城市受调控政策的影响将继续,特别是城市郊区房价降幅会进一步加大。

房产新政策:

1)首改房认定放宽。

2)支持公积金贷款,首次申请首付比例降低至20%。

3)支持住房贷款,本省金融机构适当下浮贷款利率。

4)房屋货币化安置,补偿款购商品房享“团购”优惠。

5)打通转换通道多渠道促进商品房与保障房转换。

6)试推共有产权住房,个人按所持产权比例支付购房款。

资料扩展:

一、自然资源部:进一步规范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公开工作。

要求完善公开内容,严格按照部制定的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公开样式表格公开信息,准确完整地列出每个住宅用地项目的具体位置、土地面积、开发企业等信息,不得缺项漏项,不得使用名称简称。鼓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公开内容。要将拟公开的存量住宅用地逐宗在城区现状底图上清晰标出分布位置,方便查找。现状底图要有明显的区位要素,易于辨识。明晰公开路径,各地要在城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门户网站首页开设“住宅用地信息公开”专栏,避免多层嵌套,方便公众查询。按时更新信息,每季度初10日内要完成存量住宅用地信息更新,并作醒目提示。有条件的地区要实现公开信息的月度更新。

二、国家发改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70亿元,支持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本次专项投资聚焦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对全国范围内符合要求的214个公办养老、普惠养老和普惠托育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给予支持,并鼓励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形成合力,改善养老托育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解决养老托育民生热点问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1162人,占63.89%(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562人,占36.1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15856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1984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分省份看,各地的城镇化水平差别很大。有12个省份的城镇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有7个省份超过了70%,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辽宁。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城区人口规模均已超过千万大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贵州的城镇化率提升幅度最大。从潜力来看,河南、安徽等中西部人口大省仍有很大空间。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94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