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节的到来。
2. “大暑”这个词最早见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天地大稔炎,万物暴长,草木盛衰。”意思是六月大暑时节,天地炎热,万物长势快速。
3. 《晋书·天文志》:“大暑之后,天地始炎,五谷欲熟,百草炯炯而可执采。”大暑过后,代表天气更热,庄稼要开始收割了。
4. 古人认为大暑时节“天雷乃发,地气乃大”,这时候多雷电且地气上升,身体容易中暑烦渴。
5. 在大暑节气时,要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而且不宜大汗淋漓劳作,以免中暑。
6. 有“大暑不出门,小暑不垂头”的说法,意思是大暑要避免长时间暴晒,小暑要防止低头使热血上冲。
7. 大暑过后,气候还会继续发展变化,下一节气是立秋,代表气候逐步转凉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