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认识这是什么药材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5:24:37
字号:

首先纠正一下,不是锁阳,锁阳是根茎类的,皮发红色;

谁认识这是什么药材

这种药是中药石莲子;

石莲子(《别录》) 又名:甜石莲、壳莲子、带皮莲子。

呈卵圆形成椭圆形,两头略尖,长1.5~2厘米,直径0.8~1.2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被灰白色粉霜,除去后略有光泽,可见密生的浅色小点;顶端有小圆孔,基部有短果柄,果柄旁有圆形棕色小突起。

质坚硬,不易破开;果皮厚约1毫米,内表面红棕色。

内种子一颗,即莲肉。

气无,味涩檄甘。

以色黑、饱满、质重坚硬者力佳。

②莲肉(《纲目》) 又名:石莲肉(《局方》)。

呈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0.7~1.2厘米。

外皮红棕色或黄棕色,有纵纹,紧贴于种仁上,不易剥离;一端有深红棕色的乳状突起,多有裂口。

有的种子已除去外皮,其表面呈黄白色,种仁2片,肥厚,质坚硬,有扮性,中央有大形空隙,内有绿色的胚芽(莲心)。

气无,味甘淡微涩。

以个大、饱满、整齐者为佳。

主产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江西。

以湖南产品最佳,福建产量最大。

此外,山东、安徽、山西、河南、辽宁、黑龙江、云南、贵州、陕西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含多量的淀粉和棉子糖,蛋白质16.6%,脂肪2.0%,碳水化物62%,钙0.089%,磷0.285%,铁0.0064%。

子荚含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氧化黄心树宁碱和N-去甲亚美**碱。

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能力。

炮制拣尽杂质即可,或砸碎、去皮、去心用。

或将石莲子置锅内水煮后,切开,去皮,晒干。

性味甘涩,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本草蒙筌》:味甘涩,气平寒,无毒。

③《本草再新》:味甘,性微凉,无毒。

④《随息居饮食谱》:鲜者甘平,干者甘温。

归经入心,脾、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胃、膀胱三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兼入手少阴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肝、肾四脏。

功用主治-莲子的功效养心,益肾,补脾。

涩肠。

治夜寐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人崩漏带下。

石莲子并能止呕、开胃,常用治噤口痢。

①《本经》: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②盂诜: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血气。

③《本草拾遗》:令发黑,不老。

④《食医心镜》:止渴,去热。

⑤《日华子本草》:益气,止渴,助心,止痢。

治腰痛,泄精。

⑥《日用本草》:止烦渴,治泻痢,止白浊。

⑦《滇南本草》:清心解热。

⑧《纲目》: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

⑨《本草备要》:清心除烦,开胃进食,专治噤口痢、淋浊诸证。

⑩《随息居饮食谱》:镇逆止呕,固下焦,愈二便不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宜忌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

①《本草拾遗》:生则胀人腹,中薏令人吐,食当去之。

②《纲目》:得茯苓、山药、白术、枸杞子良。

③《本草备要》:大便燥者勿服。

④《随息居饮食谱》:凡外感前后,疟、疸、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

苗药

归经肝;脾经。

功效活血化瘀;通淋泄浊;解毒消肿。

主治血瘀痛经;经闭;倒经;热淋;血淋;白浊;白带;痹痛入络;经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毒;乳蛾;白喉。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补肝,破瘀块,凉血热。治月经闭,湿腹痛,蓐痨,室女逆经,衄、呕、吐血,红崩,白带,尿急淋漓,寒湿气筋骨疼痛,强筋舒筋,攻疮痈热毒红肿,痄腮,乳蛾,男子血淋赤白便浊,妇人赤白带下。舒通筋络,破血。散瘰疬结核,攻痈疽肿毒红硬,服之有脓出头,无脓立消。2.《云南中草药》:利尿消肿,催产。治疝气,水肿,肺结核,难产,死胎不下。

3.《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撵疮毒。

4.《云南中草药选》:除湿利水,舒筋活血。治跌打损伤,骨折,慢性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痛,肾炎水肿,尿路感染。

化学成分

根含多种低聚糖(三至八个单糖组成),都是蔗糖的半乳糖甙,中有剪秋罗糖(Lychnose)、异剪秋罗糖(Isolychnose)和棉子糖;此外,还含蔗糖。种子含少量剪秋罗糖和异剪秋罗糖的衍生糖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全草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

《滇南本草》:孕妇忌服。

中药鉴别

性状鉴别

干燥根细长圆柱形,长12-45cm,直径3-6mm,灰**。表面多纵皱,略扭曲,有时有分歧,有横向皮孔。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蜡质样,皮部灰白色,木质部**。气微,味甜微苦。以皮色灰黄、心细、柔软、味甜者为佳。

鉴别用药

《滇南本草》:白牛膝,强筋骨功胜川牛膝,但有孕者忌服,其性能坠胎故也。

白牛膝 - 异名

小九占牛(《滇南本草》),九股牛膝、长深根(《云南中草药》)。

白牛膝 -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根。植物形态详"小被单草"条。

白牛膝 - 采集

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白牛膝 - 药材

干燥根细长圆柱形,长12~45厘米,直径3~6毫米,灰**。表面多纵皱,略扭曲,有时有分歧,有横向皮孔。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蜡质样,皮部灰白色,木质部**。气微,味甜微苦.以皮色灰黄、心细、柔软,味甜者为佳。

产于云南。

白牛膝 - 化学成分

根含多种低聚糖(三至八个单糖组成),都是蔗糖的半乳糖甙,中有剪秋罗糖、异剪秋罗糖和棉子糖;此外,还含蔗糖。种子含少量剪秋罗糖和异剪秋罗糖的衍生糖类。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4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