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简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5:06:50
字号: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莪术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性味归经 10 莪术的功效与主治 11 莪术的用法用量 12 莪术的使用禁忌 13 莪术的化学成分 14 莪术的药理作用 15 莪术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15.2 来源 15.3 性状 15.3.1 蓬莪术 15.3.2 广西莪术 15.3.3 温莪术 15.4 鉴别 15.5 检查 15.5.1 吸光度 15.5.2 水分 15.5.3 总灰分 15.5.4 酸不溶性灰分 15.6 浸出物 15.7 含量测定 15.8 莪术饮片 15.8.1 炮制 15.8.1.1 莪术 15.8.1.2 醋莪术 15.8.2 性味与归经 15.8.3 功能与主治 15.8.4 用法与用量 15.8.5 注意 15.8.6 贮藏 15.9 出处 1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莪术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莪术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莪术 * 莪术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é zhú

莪术简介

2 英文参考

radices curcumae zedoariae [朗道汉英字典]

radices zedoariae [朗道汉英字典]

curcumae,rhizom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edoar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edoary rhizo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hizoma Curcum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zedoray rhiz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莪术为中药名,见《医学入门》。为出唐·侯宁极《药谱》所载的蓬莪术的简称[1]。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ng 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的干燥根茎[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hizoma Curcum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zedoray rhizom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莪术的别名

蓬术、莪术、山姜黄、芋儿七、广术[3]。

7 来源

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aeruginosa Roxb.、郁金 C. aromatica Sali *** . 或广西莪术C.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的根茎[3]。

8 产地

莪术主产广西、四川、浙江[3]。

9 性味归经

莪术味苦、辛,性温;入肝、脾经[3]。

10 莪术的功效与主治

莪术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治症瘕积聚,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饮食积滞,脘腹胀痛[3]。

郁金的根茎经蒸馏而得的挥发油,名莪术油,再取莪术油制成莪术油注射液,用于早期子宫颈癌,作局部瘤体注射,一次5~10ml,一日一次。或稀释后静脉滴注[3]。

11 莪术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3]。

12 莪术的使用禁忌

孕妇忌服莪术[3]。

13 莪术的化学成分

莪术根茎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为莪术呋喃烯酮(Curzerenone, transZedoarone),还含表莪术呋喃烯酮(Epicurzerenone,cisZedoarone)、莪术二酮(Curdione)、莪术二醇(Curcumadiol)、桉叶素、樟脑、莰烯、龙脑、蒎烯等。又含莪术螺内酯(Curcumanolide)A及B和微量的姜黄素(Curcumin)、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3]。

广西莪术挥发油中,主含龙脑,还含大牻牛儿酮、桉叶素、莪术醇(Curcumol)、莪术二酮等[3]。

郁金根含挥发油,内含β榄香烯、蒎烯、莰烯、樟脑、桉叶素、莪术醇、莪术二酮、大牻牛儿酮。还含四甲基吡嗪等[3]。

14 莪术的药理作用

挥发油对小鼠肉瘤180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

莪术醇对人的宫颈癌有较好疗效[3]。

莪术二酮对宫颈癌、小鼠肉瘤37、艾氏腹水癌等均有显著抑制、破坏作用;对人的宫颈癌疗效也较好。

莪术提取物有抗炎、保肝作用[3]。

在试管中,莪术挥发油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3]。

莪术对肠胃道有兴奋作用,可用于气胀性腹痛[3]。

15 莪术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莪术

Ezhu

CURCUMAE RHIZOMA

15.2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后者习称“温莪术”。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和杂质。

15.3 性状 15.3.1 蓬莪术

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至灰棕色,上部环节突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15.3.2 广西莪术

环节稍突起,断面黄棕色至棕色,常附有淡**粉末,内皮层环纹黄白色。

15.3.3 温莪术

断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常附有淡**至黄棕色粉末。气香或微香。

15.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有时已除去。皮层散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较宽,维管束外韧型,散在,沿中柱鞘部位的维管束较小,排列较密。薄壁细胞充满糊化的淀粉粒团块,薄壁组织中有含金**油状物的细胞散在。

粉末**或棕**。油细胞多破碎,完整者直径62~110μm,内含**油状分泌物。导管多为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直径20~65μm。纤维孔沟明显,直径15~35μm。淀粉粒大多糊化。

(2)取本品粉末0.5g,置具塞离心管中,加石油醚(30~60℃)10m1,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1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吉马酮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乙酸乙酯(94: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5.5 检查 15.5.1 吸光度

取本品中粉30m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三氯甲烷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或浸泡24小时,滤过,滤液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三氯甲烷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在24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吸光度不得低于0.45。

15.5.2 水分

不得过14.0%(附录Ⅸ H第二法)。

15.5.3 总灰分

不得过7.0%(附录Ⅸ K)。

15.5.4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2.0%(附录Ⅸ K)。

15.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7.0%。

15.7 含量测定

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5%(m1/g)。

15.8 莪术饮片 15.8.1 炮制 15.8.1.1 莪术

除去杂质,略泡,洗净,蒸软,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或灰棕色,有时可见环节或须根痕。切面黄绿色、黄棕色或棕褐色,内皮层环纹明显,散在“筋脉”小点。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同药材。

15.8.1.2 醋莪术

取净莪术,照醋煮法(附录ⅡD)煮至透心,取出,稍凉,切厚片,干燥。

本品形如莪术片,色泽加深,角质样,微有醋香气。

同药材。

15.8.2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肝、脾经。

15.8.3 功能与主治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瘕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15.8.4 用法与用量

6~9g。

15.8.5 注意

孕妇禁用。

15.8.6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15.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6

正宗的铁棍山药是可以不去皮的。

用洗碗铁砂球就水轻拭铁棍山药表皮,把毛须和毛孔疙瘩去掉就可以,不需要用打皮刀削皮,皮里含有三分之一的含量,带皮吃营养更全面,铁棍山药本来就细,削过皮更没吃的了,所以带皮吃更好。也可以蒸煮了以后再去皮,顺手便可以撕掉,就和红薯蒸完以后的效果差不多。?

铁棍山药是众多山药品种之一,铁棍山药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迹,因故得名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按地理位置的不同分为临近黄河的沙土和垆土两种铁棍山药。

山药,人类自古食用,是人类食用最早的植物之一。早在唐朝诗圣杜甫的诗中就有“充肠多薯蓣”的名句。山药块茎肥厚多汁,又甜又绵,且带粘性,生食热食都是美味。

扩展资料:

山药食用价值

山药肉质细嫩,含有极丰富的营养保健物质。《神农本草经》谓之“主健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日华子本草》说其“助五脏、活筋骨、长志安神、主治泄精健忘”;《本草纲目》认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瘫涎、润毛皮”。

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山药具有诱导产生干扰素,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所含胆碱和卵磷脂有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常食之可健身强体、延缓衰老,是人们所喜爱的保健佳品。以山药为主、辅以魔芋做成的仿生食品,具有营养丰富、滋补健身、养颜美容之功效,是不可多得的健康营养美食。

山药药用价值

山药是山中之药、食中之药。不仅可做成保健食品,而且具有调理疾病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指出:山药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去头面游风、止腰痛、除烦热、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润毛皮,生捣贴肿、硬毒能治。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玉液汤和滋培汤,以山药配黄芪,可治消渴、虚劳喘逆,经常结合用枸杞子、桑椹子等这些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做茶泡饮,可补肾强身,增强抵抗力,可以起到较好的保健养生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山药有如下作用:

1、降血压。中药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等,都是有山药配成的有名方剂,不仅用于治疗肾虚病症,还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神经衰弱和腰痛等病症。

2、延缓衰老。现代科学证明,山药能使加速有机体衰老的酶活性显著降低。含山药的八味地黄丸,主治产后虚汗不止。保元清降汤、保元寒降汤,可治吐血和鼻出血;寒淋汤和膏淋汤,可治淋虫。山药还可治肺结核、伤寒及妇女病等,这都有利于延年益寿。

3、抗肿瘤作用。山药块茎富含多糖,可刺激和调节人类免疫系统。因此常作增强免疫能力的保健药品使用。山药多糖对环磷酰胺所导致的细胞免疫抑制有对抗作用,能使被抑制的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全部恢复正常。山药还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4、山药可治皮肤病。山药中所含的尿囊素具有麻醉镇痛的作用,可促进上皮生长、消炎和抑菌,常用于治疗手足皲裂、鱼鳞病和多种角化性皮肤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铁棍山药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4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