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6:43:59
字号:

中药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贝母类药材在我国有悠长的历史,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在诸多中医典籍中都有所记载。目前我们将贝母类药材分为五种,而在临床应用一般以川贝母和浙贝母为主。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川贝母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川贝母的功效和作用

川贝母最主要的功效在于呼吸系统

我国历代的医书中有许多都对川贝母进行过一定的阐释,认为川贝母的功效主要表现为治疗风热感冒,咳嗽,治疗多痰痰黄而浓,能润肺,能降低火气。从川贝母的药性来看,川贝母性微寒,归肺经,心经,所以它有这样的功效也是合情合理的。而现代我们的医学研究也发现,川贝母确实有非常显著的止咳、平喘和祛痰的作用,对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以及许多呼吸道的炎症都有一定的疗效。

川贝母可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

在现代的医学实验中我们发现,川贝母不仅能作用于呼吸系统,同时也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川贝母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血压和心肌收缩力方面,一方面能够降低血压,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左心房的心肌收缩力。但是这方面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还少有将川贝母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川贝母还有抗肿瘤,抗炎和抗菌的作用

除去以上两类功效之外,医学实验还发现了川贝母有一定的抗肿瘤、杀菌和消炎的作用,但因为这些效果并没有它在呼吸系统方面的作用显著,所以我在这里就不进行详解了。

 川贝母的吃法

川贝炖雪梨:先将雪梨洗净削皮然后切开去核掏空,将整个梨子做成一个梨盅。在梨盅里放入几粒川贝和冰糖,盖上梨盖,轻轻的用牙签固定。之后将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隔水蒸30分钟即可。川贝母炖雪梨有很好的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

川贝炖猪肺:川贝母10 克,带气管猪肺1 副,蛋清2 个,白胡椒0.3 克,盐、酱油适量;将川贝母及白胡椒共研为细末,取鸡蛋清将二味药未调匀成糊状;把糊全部灌入洗净的猪肺气管中,然后用线绳结扎管口,置入铝锅或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熟,吃时加少许细盐、酱油调味。

川贝炖鹧鸪:川贝3克、鹧鸪1只、南北杏5克、姜1片、食盐等;将鹧鸪杀好后,清干净内脏,洗净待用;将川贝、鹧鸪、南北杏、姜片一同放进炖盅/煲内,待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川贝炖瘦肉:川贝、瘦肉、水;取川贝10克、瘦肉50克,加水150毫升;隔水炖60分钟。

川贝炖蜂蜜:川贝母12克用川贝末则用6克、蜂蜜30克;将川贝母去除杂质并打碎;川贝母放入炖盅内,加入蜂蜜,隔水炖1小时。

 川贝母的副作用

川贝母的毒性非常低

长期的中医临床经验和现代的医学实验都表明,川贝母的毒性是非常低的,基本可以视作无毒,口服一般并不会出现中毒的状况。

川贝母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和风寒感冒诸症

川贝母性寒,治疗风热感冒很有效果,但在治疗风寒感冒的时候效果并不很好,同时,对于脾胃寒,平时肠胃怕冷的人来说,川贝母也不是一味很合适的中药。

川贝母不能和乌头、附子一起吃

吃川贝母的时候要注意,根据中医理论,川贝母和乌头、附子是有一定冲突的,不能一起服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药白及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白及中药功能主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白芨的作用和功效关于白芨的作用和功效2、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什么是白芨3、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介绍4、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5、白芨有什么作用和功效6、白芨的功效白芨的功效作用介绍白芨的作用和功效关于白芨的作用和功效1、白芨可以起到止血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增强血小板因子活性,在短时间内凝血,并且加快凝血酶的生成,从而起到止血的目的。

2、白芨还可以起到抗菌的效果,白芨乙醇浸液对多种菌都有抑制的效果,包括:金**葡萄球菌、人型结核杆菌、枯草杆菌等。

有细菌感染症状的患者,可以适量的使用白芨,使用的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只需将白芨研制成粉末涂抹在感染处即可。

3、白芨还有美容的效果,因为它当中的淀粉、葡萄糖、黏液质以及挥发油等成分,可以起到美白祛斑的效果,尤其适合那些平时因为太阳晒,皮肤变得比较粗糙或者是皱纹增多比实际年龄要大的人。

如果将白芨磨成粉状,外涂的话,可以有效改善痘痘遗留的痕迹,并且滋养肌肤。

4、白芨功效与作用还包括了消肿生肌,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寒性,帮助消除肌肉的水肿状态,同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像平时骨折之类的外伤,除了规范治疗外,就可以口服白芨粉末,对促进骨骼与筋肉的生长,缩短愈合周期有很大意义。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什么是白芨1、白芨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2、白芨,(学名:Bletillastriata)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

3、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

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

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

4、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

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介绍1、加强止血,消肿散结,止痛,生肌。

中药白芨的作用:用于内外逐出血症,如咯血、衄血、吐血、便血以及外伤出血。

本品质粘而涩,为收敛止血要药,止血作用良好。

治诸内出血,可单用本品研末,糯米汤调服。

如验方独圣散。

临床常常与三七粉同用,既可以加强止血的作用,又不至于淤血留置。

治肺络受损之咳血,肺阴不足,又可以配伍枇杷叶、阿胶等。

若肺气不足者,又可以配伍人参、黄芪等益气摄血,治疗胃出血之吐血、便血、常常配伍乌贼骨,也就是常用的乌芨散。

2、用于痈肿、烫伤、及手足皲裂、肛裂等,白芨能够消肿生肌。

治疮疡痈肿初起者可以消肿散结,常常配伍金银花、皂角刺、天花粉等,如常用的内消散;若痈肿已溃,久不收口者,可生肌敛疮。

一般常常研末外用。

治烫伤,可配伍虎仗制成的药膜外用,能够起到消炎、止痛、生肌、结痂的作用。

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在生活中,有很多的药材,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这种药材可以促进消肿止血,有很大的功效,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一起去看看吧。

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1

一、白芨的功效

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性味:苦、甘、涩,微寒。

归经:归肺、肝、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主治:内外伤出血、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二、白芨的作用

白芨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

随着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对结核杆菌,肿瘤细胞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临床发现,还对常见病有较好疗效。

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其假鳞茎为名贵的止血,抗杆菌,真菌,治疗咳嗽。

对阴虚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结核咳嗽以及其它难治性咳嗽都有良好止咳作用,治疗鼻窦炎。

白芨富含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外用涂擦,可消除脸上痤疮般下的痕迹,让肌肤光滑无痕。

球茎含白及胶质、淀粉、挥发油等;药用,有收效、补肺止血、消肿等作用,外敷治创伤出血、痈肿、烫伤、疔疮等;花美丽,栽培供观赏。

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2

白芨的附方

1、白芨治肺痿肺烂:猪肺一具,白及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煮热,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

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

(《喉科心法》白及肺)

2、白芨治肺痿:白及、阿胶、款冬、紫苑等分。

水煎服。

(《医学启蒙》白及散)

3、白芨治肺热吐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

(《本草发明》)

4、白芨治咯血: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

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

每服一丸,噙化。

(《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

5、治发背搭手:白及五钱(炙,末),广胶一两(烊化)。

和匀,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蜇皮贴之。

(《卫生鸿宝》白及膏)

6、治瘰疬脓汁不干:白及、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

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滴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

(《活幼心书》白及散)

7、白芨治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

(《永类铃方》)⑩治刀斧损伤肌肉,出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掺之。

(《本草汇言》)

8、白芨治汤火伤灼:白及末,抽调敷。

(《济急仙方》)

9、白芨治手足皲裂:白及末,水凋塞之,勿犯水。

(《济急仙方》)

10、治心气疼痛:白及、石榴皮各一钱。

为末,炼蜜丸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下。

(《生生编》)

11、白芨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12、治产后伤脬,小便淋敷不止:白及、凤凰庆,桑螺娟等分,入猪脬内,煮烂食之。

(《梅氏验方新编》)

白芨有什么作用和功效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芨是一种味苦、甘、涩,性微寒的一种中草药,白芨有很好的收敛止血的作用,白芨也可以消肿生肌。

白芨的用法和用量是取6~15g,或以把白芨研粉以后再取3~6g吞服,白芨也可用外用。

白芨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

扩展资料

白芨原产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

主要产自贵州西南部、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白芨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如野生山谷林下处。

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

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

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

白芨

白芨的功效白芨的功效作用介绍1、白芨是一味中药,是来源于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它的药性是苦、甘、涩,微寒的,归肺经、肝经和胃经,它的主要功能主治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临床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皴裂等。

2、白芨这个药在咱们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像东汉时期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里就有记载。

这个药的药性特点是质地非常的黏滑、药性极收涩,所以是收敛止血的一个很重要的药,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症,不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可以。

因为它主要入的是肺经和胃经,所以像咯血、吐血和肺胃出血的症候用的尤其多。

3、它不仅在汤剂里面使用,在中成药里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像益气止血颗粒,里面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白芨,主要功效是益气止血、固表健脾,用于治疗吐血、咯血。

还有像复胃散胶囊,它里面的成分也有白芨,也是一个补气健脾、制酸止痛、收敛止血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胃出血等。

中药白及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白及中药功能主治、中药白及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1032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