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木的药用价值 鸭掌木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它漂亮的鸭掌形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
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鸭掌木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非常适合没有经验的种植者。如果修剪掉芽附近的嫩枝,它可以长到3米之高,并且非常漂亮和浓密。体积较大的鸭掌木需要用竹竿来加固。
鸭掌木的药用 又名鹅掌柴
鸭脚木皮(《岭南采药录》)异名西加皮(《陆川本草》),鸭脚皮(《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
药材干燥树皮呈长方形块片状,向内方微弯,长3~5.5厘米,阔2.5~3.5厘米,厚0.2~0.3厘米,外面灰暗色有不明显的横向皮孔,内面灰棕色而光滑。质地疏松,木栓易于脱落,有时可见内皮之块片,横切面强纤维性,能层层剥离。气微香。产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皮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苦涩,凉。①《生草药性备要》:根皮:味涩,性平。②《岭南采药录》:味苦。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涩,凉。
功用主治-鸭脚木皮的功效①《生草药性备要》:根皮:治酒病,洗烂脚,敷跌打,十蒸九晒,浸酒祛风。
②《岭南采药录》:治斑痧毒,以之煎水服。
③《陆川本草》:驳骨止血,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伤积肿痛,刀伤出血。
④《岭南草药志》:除湿舒筋活络,清胃肠酒湿积滞。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治流感发热,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瘀积肿痛。
⑥《广西中草药》:活血祛瘀,清热。治风湿,跌打,烧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酒炒敷或熬水洗。
选方①接骨方:生鸭脚木皮六两,生犁片木叶四两,生官榕木叶四两,雄鸡一只。共捣烂,双酒炒热敷患处,二十四小时去药,再加酒炒热熨患处。(《陆川本草》)②治红白痢疾:鸭脚木皮去外皮,洗净,一蒸一晒,用四两,水煎服。(《岭南草药志》)③治风湿骨痛:鸭脚木皮六两,浸酒一斤。每日服两次,每次五钱至一两。(《广西中草药》)。
澳洲鸭脚木与鸭脚木(鹅掌柴)的区别
澳洲鸭脚木株形优雅,易于管理,是理想的室内观叶植物。但目前多由南方引进,成本较高。通过栽培笔者发现,只要保持15℃至30℃的气温,一年四季均可扦插繁殖大叶伞。茎干直立,少分枝,初生枝干绿色,后逐渐木质化;表皮呈褐色,平滑。叶为掌状复叶,小叶数随成长而变化较大,幼年时3-5片,长大时9-12片,可多达16片。
鹅掌柴,鸭脚木,亦称伞树。五加科,几种热带常绿灌木或乔木的统称,能耐弱光条件,广泛栽作室内观叶植物。
鸭脚木有什么用处 1、观赏
鸭脚木株形丰满优美,适应能力强,是优良的盆栽植物。适宜布置客厅书房及卧室。春、夏、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荫处和楼房阳台上观赏。也可庭院孤植,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
2、净化空气
鸭脚木能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
另外,特别适合放在新装修的房间中吸收空间的甲醛等有害物质,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3、药用
鸭脚木的叶和树皮可入药。据文献记载:
①《生草药性备要》:根皮:治酒病,洗烂脚,敷跌打,十蒸九晒,浸酒祛风。
②《岭南采药录》:治斑痧毒,以之煎水服。
③《陆川本草》:驳骨止血,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伤积肿痛,刀伤出罚。 ④《岭南草药志》:除湿舒筋活络,清胃肠酒湿积滞。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治流感发热,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瘀积肿痛。
⑥《广西中草药》:活血祛瘀,清热。治风湿,跌打,烧伤。等
鸭脚木蜜的主要作用 (一)护肤美容新鲜蜂蜜涂抹于皮肤上,能起到滋润和营养作用,使皮肤细腻、光滑、富有弹性。用法:1、 蜂蜜面膜:用蜂蜜加2-3倍水稀释后,每天涂敷面部。也可用麦片、蛋白加蜂蜜制成面膜敷面,使用时 *** 面部10分钟,使蜂蜜的营养成分渗透到皮肤细胞中。2、 甘油蜂蜜面膜:取一份蜂蜜,半份甘油,三份水,加适量面粉调和后,制成面膜,每次在脸上敷20分钟左右,再用清水洗净,可使皮肤滑嫩,细腻。3、 蛋蜜膜:新鲜鸡蛋一只,蜂蜜一匙,将两者搅拌均匀,用软刷子涂刷在面部后进行 *** 。待自然风干后,用清水洗净。每周再次,具有润肤去皱、益颜美容的功效。4、 葡萄汁蜂蜜面膜:在一匙葡萄汁中加入一匙蜂蜜,边搅拌加入面粉,调匀后敷面,10分钟后用清水洗去,油性皮肤常使用此法,能使皮肤滑润,柔嫩。5、 冬季皮肤干燥,可用少许蜂蜜调和水后涂于皮肤,可防止干裂,可用蜂蜜代替防裂膏。(二)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优质蜂蜜在室温下放置数年不会腐败,表明其防腐作用极强。实验证实,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法:在处理伤口时,将蜂蜜涂于患处,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三)促进消化研究证明,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动物实验证实,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用法:蜂蜜对结肠炎、习惯性便秘有良好功效,且无任何副作用。蜂蜜可使胃痛及胃烧灼感消失,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值长高。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常服用蜂蜜,也有辅助作用。(四)提高免疫力蜂蜜中含有的多种酶和矿物质,发生协同作用后,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实验研究证明,用蜂蜜饲喂小鼠,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用法:国外常用蜂蜜治疗感冒,咽喉炎,方法是用一杯水加2匙蜂蜜和1匙鲜柠檬汁,每天服用3-4杯。(五)促进长寿前苏联学者曾调查了200多名百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143人为养蜂人,证实他们长寿与常吃蜂蜜有关。蜂蜜促进长寿的机制较复杂,是对人体的综合调理,而非简单地作用于某个器官。(六)改善睡眠蜂蜜可缓解神经紧张,促进睡眠,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蜂蜜中的葡萄糖、维生素、镁、磷、钙等能够调节神经系统,促进睡眠。用法:神经衰弱者,每晚睡前一匙蜂蜜,可以改善睡眠。采自苹果花的苹果蜜的镇静功能较为突出。(七)保肝作用蜂蜜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能为肝脏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准备,能 *** 肝组织再生,起到修复损伤的作用。用法:慢性肝炎和肝功能不良者,可常吃蜂蜜,以改善肝功能。(八)抗疲劳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状况。人体疲劳时服用蜂蜜,15分钟就可明显消除疲劳症状。用法:脑力劳动者和熬夜的人,冲服蜂蜜水可使精力充沛。运动员在赛前15分钟服用蜂蜜,可帮助提高体能。
鸭脚木冬蜜有什么功效? 鸭脚木蜜的资源是一种生长于岭南地区的中药树种,它出产于每年的冬天,有着“冬蜜”之称。鸭脚木蜜是所有蜜种中,中药色彩最浓的一个,它对人体的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1、鸭脚木蜜的中药作用
鸭脚木蜜在中药上的用途很大,除了可以解毒、润肺之外,还具有发汗和解表的功效,人们经常食用这种鸭脚木蜜不但可以减轻风湿病的痛苦,也能快速缓解感冒发热和咽喉疼的症状。另外鸭脚木蜜还经常被用作关节炎和神经系统病症的辅助用药,治疗效果都十分明显。
2、鸭脚木蜜可以促进人体钙质的吸收
鸭脚蜂蜜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硼,这种物质在进入人体之后可以促进女生雌性激素的分沁,起到阻止钙质流失的作用,它对于更年期女性的钙流失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鸭脚蜂蜜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发育
鸭脚蜂蜜的营养成份很高,而且有益于吸收的特点,有科学家曾经证明,经常食用鸭脚蜂蜜的幼儿患病率会大大减少,从而使儿童的体质大大加增,身体的发育速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4、鸭脚蜂蜜可治疗结肠炎
鸭脚蜂蜜中含有不饱和酸,这些酸性成份进入人体肠道之后,可以调节肠道功能,同时鸭脚蜂蜜还有消炎的作用,它可以杀死肠道中的多种病菌,对结肠炎患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鸭脚木有什么功效?简介. 异名西加皮(《陆川本草》),鸭脚皮(《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 植物形态鹅掌柴,又名:鸭脚树(《生草药性备要》),鸭脚木(《岭南采药录》),鸭母树、鸭母爪、公母树、伞托木、五指通、鸭掌柴。 乔木或灌木,高2~15米。掌状复叶,小叶5~9,革质,椭圆形或长卵圆形,长7~17厘米,宽3~6厘米,几秃净,先端急尖,基部锐至钝,全缘;叶柄长8~25厘米,小叶柄长约2~5厘米;托叶半圆形。花小,白色,芳香,伞形花序;萼有毛,或无毛,边缘有5~6个细齿;花瓣5,肉质,长2~3毫米;雄蕊5;雌蕊1,子房5室,花拄短,长不达1毫米。核果球形,直径3~4毫米。花期冬季。 生长绿阔叶林中或向阳山坡。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鸭脚木根)、叶(鸭脚木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药材干燥树皮呈长方形块片状,向内方微弯,长3~5.5厘米,阔2.5~3.5厘米,厚0.2~0.3厘米,外面灰暗色有不明显的横向皮孔,内面灰棕色而光滑。质地疏松,木栓易于脱落,有时可见内皮之块片,横切面强纤维性,能层层剥离。气微香。 产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皮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苦涩,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根皮:味涩,性平。 ②《岭南采药录》:味苦。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涩,凉。 功用主治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 ①《生草药性备要》:根皮:治酒病,洗烂脚,敷跌打,十蒸九晒,浸酒祛风。 ②《岭南采药录》:治斑痧毒,以之煎水服。 ③《陆川本草》:驳骨止血,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伤积肿痛,刀伤出血。 ④《岭南草药志》:除湿舒筋活络,清胃肠酒湿积滞。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治流感发热,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瘀积肿痛。 ⑥《广西中草药》:活血祛瘀,清热。治风湿,跌打,烧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酒炒敷或熬水冼。 选方①接骨方:生鸭脚木皮六两,生犁片木叶四两,生官榕木叶四两,雄鸡一只。共捣烂,双酒炒热敷患处,二十四小时去药,再加酒炒热熨患处。(《陆川本草》) ②治红白痢疾:鸭脚木皮去外皮,洗净,一蒸一晒,用四两,水煎服。(《岭南草药志》) ③治风湿骨痛:鸭脚木皮六两,浸酒一斤。每日服两次,每次五钱至一两。(《广西中草药》)
鸭脚木蜂蜜有什么功效? 蜂蜜的主要作用以及方法
(一)护肤美容
新鲜蜂蜜涂抹于皮肤上,能起到滋润和营养作用,使皮肤细腻、光滑、富有弹性。
用法:
1、 蜂蜜面膜:用蜂蜜加2-3倍水稀释后,每天涂敷面部。也可用麦片、蛋白加蜂蜜制成面膜敷面,使用时 *** 面部10分钟,使蜂蜜的营养成分渗透到皮肤细胞中。
2、 甘油蜂蜜面膜:取一份蜂蜜,半份甘油,三份水,加适量面粉调和后,制成面膜,每次在脸上敷20分钟左右,再用清水洗净,可使皮肤滑嫩,细腻。
3、 蛋蜜膜:新鲜鸡蛋一只,蜂蜜一匙,将两者搅拌均匀,用软刷子涂刷在面部后进行 *** 。待自然风干后,用清水洗净。每周再次,具有润肤去皱、益颜美容的功效。
4、 葡萄汁蜂蜜面膜:在一匙葡萄汁中加入一匙蜂蜜,边搅拌加入面粉,调匀后敷面,10分钟后用清水洗去,油性皮肤常使用此法,能使皮肤滑润,柔嫩。
5、 冬季皮肤干燥,可用少许蜂蜜调和水后涂于皮肤,可防止干裂,可用蜂蜜代替防裂膏。
(二)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 香蜜轩 鸭脚木蜜优质蜂蜜在室温下放置数年不会腐败,表明其防腐作用极强。实验证实,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用法:在处理伤口时,将蜂蜜涂于患处,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
(三)促进消化
研究证明,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动物实验证实,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用法:蜂蜜对结肠炎、习惯性便秘有良好功效,且无任何副作用。蜂蜜可使胃痛及胃烧灼感消失,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值长高。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常服用蜂蜜,也有辅助作用。
(四)提高免疫力
蜂蜜中含有的多种酶和矿物质,发生协同作用后,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实验研究证明,用蜂蜜饲喂小鼠,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用法:国外常用蜂蜜治疗感冒,咽喉炎,方法是用一杯水加2匙蜂蜜和1匙鲜柠檬汁,每天服用3-4杯。
(五)促进长寿
前苏联学者曾调查了200多名百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143人为养蜂人,证实他们长寿与常吃蜂蜜有关。蜂蜜促进长寿的机制较复杂,是对人体的综合调理,而非简单地作用于某个器官。
(六)改善睡眠
蜂蜜可缓解神经紧张,促进睡眠,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蜂蜜中的葡萄糖、维生素、镁、磷、钙等能够调节神经系统,促进睡眠。
用法:神经衰弱者,每晚睡前一匙蜂蜜,可以改善睡眠。采自苹果花的苹果蜜的镇静功能较为突出。
(七)保肝作用
蜂蜜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能为肝脏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准备,能 *** 肝组织再生,起到修复损伤的作用。
用法:慢性肝炎和肝功能不良者,可常吃蜂蜜,以改善肝功能。
(八)抗疲劳
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状况。人体疲劳时服用蜂蜜,15分钟就可明显消除疲劳症状。
用法:脑力劳动者和熬夜的人,冲服蜂蜜水可使精力充沛。运动员在赛前15分钟服用蜂蜜,可帮助提高体能。
编辑本段其他信息
(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的大规模临床实验表明,加吃蜂蜜的幼儿与加吃吵糖的幼儿相比,前者体重,身高,胸围,皮下脂肪增加较快,皮肤较光泽,且少患痢疾,支气管炎,结膜炎,口腔炎等疾病。
用法:体弱多病,体质较差的儿童可多食蜂蜜。患佝偻病的学龄前儿童,每天可两三次服30-50克蜂蜜,可改善佝偻病症状。患感冒儿童,每天两次,每次饮一杯蜂蜜水,可促进感冒痊愈。睡眠不好的儿童,在睡前30分钟喝一杯温蜂蜜水,上床不久便可安然入睡。周岁以内的婴儿不适宜服用蜂蜜。
(二)保护心血管
蜂蜜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营养心肌的作用,改善心肌功能,对血压有调节作用。
用法:患心脏病者......>>
贵州的一种植物.不能确定,是不是鸭脚木(鹅掌柴),是否可药用 这是:槲栎,属于壳斗科,南方对壳斗科野生植物统称“青冈树”,无药用价值,木材坚硬,详见百科:baike.baidu/view/308166#6
中草药:番薯的功效与作用
无患子又名木患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是以苦橙属植物苦橙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干燥果实。这种药材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祛风、除湿、止咳、润肠等功效,几乎是居家常备的一种药材。
一、祛风
无患子具有疏风解表的功效,是一种较好的祛风药物。在医学上,风是形成疾病的根源之一,包括感冒、头痛、关节疼痛等都和风有关。无患子可以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祛风的效果。并且,少量的无患子还可以起到缓解心脏疾病的作用。
二、除湿
无患子还具有强力的清热除湿功效。在湿气重的环境中,人们容易感到沉闷、不适,更容易引发溃疡、痔疮等病症。而无患子内所含有的苦柑萜类物质,可以将身体中的寒湿排出,让身体恢复活力。
三、止咳
无患子还能够起到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在中药理论中,无患子味苦性寒,有温肺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等作用。据研究发现,无患子所含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对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四、润肠通便
无患子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轻松解决便秘问题。因为它富含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加强肠壁收缩,从而达到润肠通便的效果。
总之,无患子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止咳、润肠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它来预防疾病、缓解疼痛、调理身体等。不过,使用无患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用法和剂量,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番薯
(《纲目拾遗》)
异名朱薯(《闽书》),山芋、甘薯(《群芳谱》),红山药(《农政全书》),香薯蓣、红薯(《汲县志》),金薯(《甘薯录》),番茹、土瓜(《纲目拾遗》),地瓜(《闽杂记》),红苕(《广州植物志》),白薯(《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
植物形态番薯
多年生蔓状草质藤本,秃净或稍被毛,有乳汁。块根白色、**、红色或有紫斑。叶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6~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头形至心形,边近全缘,有角或有缺刻,有时指状深裂。聚伞花序,腋生,花数朵生于一粗壮的花序柄上;萼深裂,淡绿色,长约1厘米,先端钝,但有小锐尖;花冠漏斗状,长4~5厘米,5短裂,紫红色或白色;雄蕊5;子房2室,蒴果通常少见。花期冬月。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茎叶(番薯藤)、种子(红苕母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冬季收采,刨出块根,除去泥土。
性味甘,平。
①《纲目拾遗》:"甘,平,无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温。"
归经《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用主治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
①《纲目拾遗》:"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煮时加生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功;(同)红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
②《本草求原》:"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舒筋络,止血热渴,产妇最宜。和鲗鱼、鳢鱼食,调中补虚。"
③《随息居饮食谱》:"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凡渡海注船者,不论生熟,食少许即安。"
④《岭南采药录》:"醋煮服,治全身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生食或煮食。外用:捣敷。
宜忌①《纲目拾遗》:"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
②《随息居饮食谱》:"凡时疫疟痢肿胀等证皆忌之。"
选方①治酒湿入脾,因而飧泄者:番薯煨熟食。(《金薯传习录》)
②治湿热黄疸:番薯煮食,其黄自退。(《金薯传习录》)
③治乳疮:白番薯捣烂敷患处,见热即换,连敷数天。(《岭南草药志》)
④治疮毒发炎:生番薯洗净磨烂,敷患处,有消炎去毒生肌之效。(《岭南草药志》)
提醒您:番薯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