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西宁市城北区民惠城物资什么时候安排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7:57:30
字号:

为保障全区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城北区已启动生活物资保供稳价预案,全力保障辖区群众居家办公期间正常生活。全市米面粮油、蔬菜、肉蛋奶等物资储备供应充足,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请广大群众积极配合,不传谣、不信谣、根据生活需要理性消费,购买时有序排队采购,保持安全距离,即买即回。现将有关事宜提示如下:

2022年11月西宁市城北区民惠城物资什么时候安排

一、每天安排超市、商贸企业车辆进小区“点对点”配送物资;小区(村)内部有零售点的,辖区居民可以下午3点以前在小区购买生活必需品和蔬菜。同时,辖区居民还可以通过中国邮政、青报商城、抖音(达吾)、高原蔬菜等线上平台及重点超市配送群进行线上点单,相关平台及商超当日进行配送,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

二、加强对重点商品,尤其是蔬菜、粮油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管,对于在疫情期间,散布谣言、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请大家监督并拨打 12315和 0971-5126315 电话进行投诉举报,一经发现,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切实维护平稳有序的市场秩序。

三、生活物资配送时间主要集中在每日下午三点之前,请辖区居民及时关注所在村、社区发布的服务提醒和本小区业主群的物资配送信息,合理安排时间购买。居家办公期间如有紧急事项、特殊出行、一般性送医就诊等情况,请拨打110、120或所在村、社区电话寻求帮助。

蔬菜什么时候才会降价

近来全国发生大范围寒潮天气,蔬菜价格情况如何?临近春节,蔬菜供应有保障吗?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冬春季节全国蔬菜供应有保障,预计节后全国菜价转入季节性下行通道。

近期蔬菜价格涨幅明显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蔬菜价格涨幅比较明显。”1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副所长孔繁涛研究员对记者说。

2021年1月份(截至1月10日数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5.44元,环比上涨10.8%,同比上涨5.2%。分品种看,环比价格25种上涨,3种下跌,其中涨幅超过30%的有青椒(36.9%)、冬瓜(35.6%)、洋白菜(31.3%)。

孔繁涛告诉记者,2020年12月末和2021年1月初,全国发生大范围寒潮天气,给后期冬春蔬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这种低温和雨雪弱光条件极不利于北方设施蔬菜和南方露地蔬菜生产。蔬菜生长速度减缓,甚至发生冷害,产量减少,集中上市期将有所延迟,进而可能出现茬口衔接不畅情况,导致产地收购价格较往年偏高,部分品种价格涨幅偏大。

不过,寒潮天气只是导致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发生寒潮天气之前的2020年12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91元,环比上涨9.6%,同比上涨7.7%。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供应进入冬季模式,价格随着冬季生产、采收、运输成本增加而转入季节性上行区间。”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说。

以北京市场冬季蔬菜供应为例,市场上销售的蔬菜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来自北方地区大棚种植,即通常所说的设施蔬菜;一部分来自南方,即通常所说的南菜北运;一部分是冬储蔬菜。南方产区芹菜和另外一些小品种蔬菜,由于降温,生长速度放缓、产量跟不上,价格上涨明显。

2020年菜价整体偏高

实际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夏季洪涝灾害的影响,整个2020年菜价都整体偏高。

以椒类为例,青椒、尖椒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上涨。据监测,2020年青椒批发均价每公斤5.05元,同比上涨17.5%;尖椒批发均价每公斤5.57元,同比涨19.1%。从月度看,青椒价格从9月份的每公斤4.2元涨至2021年1月份的每公斤8.4元,累计上涨1倍。同期尖椒价格由每公斤5.1元涨至每公斤11.4元,累计上涨1.2倍。

张晶告诉记者,青椒、尖椒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种植面积下降,市场供应减少。2019年下半年青椒、尖椒价格低迷,南方产区椒类种植意愿下降,导致2020年种植面积缩减。2020年南方多个产区前期受旱情、台风影响,青椒、尖椒上市期推迟,加之入冬气温偏低,降温较早,南方冬春椒主产区广东、海南等地受强寒潮影响推迟上市。

目前山东、江苏青椒生长已进入尾期,而海南产区青椒上市时间较往年推迟了半个月,市场货源减少,推动价格上涨。因此,春节前,全国青椒、尖椒价格预计都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在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入冬后,云南生产的豆角类蔬菜包括架豆、扁豆、白豆角、油豆、豆王,由于种植面积扩大,供应充足,价格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不仅环比下降,年同比的降幅十分明显,有的已经降幅过半。云南豆角价格降幅较大,拉动广东产豆角价格同比下降。不仅南菜北运的部分品种价格降幅明显,在北方设施蔬菜中,黄瓜、西红柿由于种植面积扩大,价格年同比降幅也十分明显。冬储蔬菜中的河北大白菜,受山东白菜上市量增大的影响,价格有所回落;土豆由于秋季丰收,存量充足,价格稳中有降;生姜由于新姜大量上市,价格比2020年10月份降幅明显。

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全国蔬菜价格总体高位运行,再过不久就是春节了,供应有保障吗?

“2020年以来菜价整体偏高,蔬菜生产积极性相对较高,冬春蔬菜供应有保障。”张晶告诉记者,2019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2078.64万公顷,2020年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据中国蔬菜协会监测,1800个蔬菜信息监测点11—12月份新增播种面积同比均小幅增加。

此外,受夏秋不利天气影响,冬季部分南方产区蔬菜上市期推迟,如福建、浙江受旱情影响,菜花、莴笋上市期推迟,广东、海南受台风影响,椒类、瓜类、豆角类上市期有所推迟,虽然当前这些品种供给呈稳中偏紧态势,但对春节期间蔬菜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供应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常年同期水平,甚至还出现短时间供应超过常年同期的现象。有的蔬菜供应量增幅较大,有商户不得不降价促销,出现短时间亏损。总体上看,供应是充足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

张晶表示,临近春节,采购备货需求旺盛,加之物流及人工费用上涨相对明显,预计后期菜价在一段时期内将继续保持季节性高位运行。不过,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寒潮或冻害,春节后全国菜价将转入季节性下行通道。

最近蔬菜类是真的吃不起了,并且据悉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十月份以来,蔬菜价格总体呈波动上行趋势。那么蔬菜什么时候才会降价?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仍会持续10月2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48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王洪存介绍,未来一个时期的生活必需品供应特别是蔬菜价格,还面临着更多挑战。

具体涨价原因如下:

一是马上进入冬季供应期,本市蔬菜开始由北菜供应转向南菜供应,运输距离加长,再加上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北方暖棚费用增加,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二是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地管控措施趋紧趋严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三是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召开在即,两节将要到来,需求量逐步上升,会出现节前效应。从全国看,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仍会持续。

对此大家的看法之这样的:

涨得不行了,连上海青都6块多了。

这还没到年底呢,每年过年都是涨价巅峰期,不知道今年得长成啥样。

13块一斤的菠菜,吃的不是菜是泪水。

现在青菜都直逼10块了,真的贵的离谱。

菠菜都十多块了,青菜五到十元都算“正常菜价”了,今年的菜价就很离谱。牛羊肉更别说了。

南京韭菜10块半斤,青菜十几一斤。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82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