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其中,县城要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县城是“乡头城尾”,是服务亿万农民的重要阵地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在多数地区,县城仍是农民就医、就业、子女入学的首选。去年以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也包括特大镇,完善顶层设计、加强资金支持、有序开展示范带动。“十四五”时期要支持东部地区基础较好的县城建设。
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镇化地区的县城建设,合理支持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建设,加强边境城镇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培育4大领域17方面设施提级扩能,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
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发展路径:
1、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
2、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支持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县城发挥专业特长,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支持边境县城完善基础设施。
3、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为有效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4、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撑。
5、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适度集中,加强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县城
把农产品运出去、将消费品带进来 快递进村“活”了乡村
完善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县城建设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同时,县城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推进县城建设,将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的需求,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有利于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的衔接配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确保新落户人口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人口、资金、土地等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确保新落户人口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人口、资金、土地等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县城”将怎么建?
作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未来,“县城”该怎么建呢?
发布的这份关于城镇化建设的新《意见》也明确提出: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同时要将全国县城进行功能定位,也就是按照不同特点分成五个类别,确定不同发展路径,包括:
1、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
2、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
3、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
4、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
5、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
另外,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产业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有产业才有岗位、才有人口集聚,下一步重点要推进县城产业配套,夯实县城产业基础,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
重点培育发展县城特色优势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不少县城的产业平台功能比较薄弱、配套设施不健全,升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冲抵了县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相对低的优势。
推进县城建设,下一步要增强产业支撑能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路更畅通、网速更快,基础设施更完善,快递进村成为现实,给乡村带来了新变化:村民用上新产品、找到新职业,农产品开拓新市场。在乡村邮路上,很多物流从业者正在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早上8点,在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梅花村,李佳和丈夫杨子伟在自家的快递服务站忙活起来:卸货、登记、入库……
同一时间,在广西百色平果市申通快递的分拣车间内,随着皮带运转,一件件快递从货车上卸下;在网点负责人张建芳的张罗下,30多名快递员依次领取了自己负责区域的快递……
傍晚6点,天色渐黑,在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邮政分公司,刚忙完派件工作的快递员刘春龙,又发动 汽车 ,开始收件工作……
今年1—8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73.2亿件,其中农村地区收投量超280亿件,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1.4万亿元。农村快递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像李佳这样的快递小站负责人、像张建芳这样的物流网点管理者,以及像刘春龙这样的农村产品寄收人……他们奋斗的身影,是乡村快递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生动注脚。
“看着快递小站的货物进村出村,就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上午9点过后,来取快递的村民越来越多,李佳在柜台和货架间忙个不停。“现在每天进村的快递有1000多件,出村的快递高峰时有上万件。”李佳颇为自豪。
放眼全国,目前每天快递包裹量超过3亿件,其中农村地区包裹量超1亿件。但是,在不久前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曾分析,一些农村地区业务量偏小、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快递企业“不愿下”“下不去”,下去了也“稳不住”。
正因如此,8年前小站刚成立时,李佳夫妻俩一度打起退堂鼓。“每天进村件不超两位数,出村件除了自家的订单,其他几乎没有。”李佳说。当时,他们在村里经营一家家具厂,接到网络订单后,要跑20多公里到城区才能寄件。于是,2013年,他们在自家厂区旁边腾出了一间房,建起了不到5平方米的快递小站。
后来,村里一家宫灯加工厂找上门来,把网络订单交由快递小站寄出。这为小站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梅花村一带擅长生产鸽子养殖用具和宫灯,夫妻俩利用村里的大喇叭广播为小站打广告,还购置了一辆厢式货车,用来运送快递。
2015年,夫妻俩干脆关停了家具厂,专心打理快递小站。他们改造了1000多平方米的厂区,划分出分拣、储藏、取件、发货几个区域,带着村民一起干,还购置了更多厢式货车。
去年,夫妻俩一口气开设了5家分站点,把服务范围扩大到周边19个村子。李佳说:“看着快递小站的货物进村出村,就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截至目前,我国主要快递品牌已在98%的乡镇实现了网点覆盖,并从“下乡”向“进村”快速迈进。这得益于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和农村市场的潜力激活,更离不开物流人才的敢想敢干。
“只有熟悉各个环节,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10多年前,和李佳一样,张建芳还只是开了一家快递小站,如今,她已是申通快递在平果市的负责人。
如果说快递小站是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小步,县乡一级的快递物流公司,则是快递进村前的重要一大步。
快递员们在准备装车送货,张建芳也没闲着。“有些快件地址填写不准确,没有快递员认领。”一个个电话打出去,张建芳和收件人确认地址后记录下来,再由快递员分发配送。“每天进、出快递量都近万件,服务覆盖整个平果市,对我来说是个考验。”张建芳说。
不一会儿,办公室又提交了一批客户投诉。“这些都是各个网点初步沟通后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今天有一箱运送的饮料坏了一瓶,客户要求全额赔偿,只能由我来联系协调。”张建芳说,尽量保证所有投诉当天解决。
每天中午空闲时,张建芳还会听总公司的网课,平时也会看一些专业书籍。今年上半年,张建芳给公司分拨中心引进了快递伸缩机。过去,给长达9.8米的货车卸货,需要人工来回搬运;现在,伸缩机能直接将皮带伸进货车车厢,效率大大提升。张建芳说:“现在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个设备就是我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的。”
每天下午,张建芳只要有空,还会自己去揽收货物、拓展客源。“只有熟悉各个环节,才能做好管理工作。”张建芳说,“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人才,不论是快递员,还是技术类、管理类人才,都缺。今后我也会更加注重人才培养。”
“一方面,要在高校物流专业中设置涉农课程,并与涉农物流企业合作,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对于非物流专业毕业的从业者,尤其是广大农民,也要加强在电商、物流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广西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物流研究所所长樊凡说。
“不仅要搞好运输,还要帮村民把产品卖出去”
从仁和区邮政分公司到大龙潭乡邮政代办所,再到大龙潭乡新街村、混撒拉村的“中邮驿站”,这条邮路刘春龙已经跑了五六年。“每次要经过五六个邮点,一天要跑好几圈。”刘春龙说。
每天下午,刘春龙会查看一下快件揽收群里的信息。邮政公司与当地各村的商店合作,打造了几个“中邮驿站”。通过村里的反馈,公司确定派多少车辆出去收揽快件。
“小刘又来啦,先喝口茶歇歇吧!”罗怀菊是新街村“中邮驿站”的负责人。“我们大龙潭乡30年前就开始种芒果了。现在全乡种植面积有10万亩,每年能收获20万吨。”罗怀菊说,最忙的那两个月,光是快件运输单,她就用完了十几卷。
2020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750亿元;芒果出村,就是农产品上行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前7月,全国共形成业务量超百万件的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项目249个,其中有45个业务量超千万件的金牌项目。
一口热茶下肚,刘春龙又开始忙起来。装箱上车后,他喊了一声:“走了,罗大姐,明天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农产品对时效、运输条件等比普通快递要求更高。要提高物流网点的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创新打造生鲜服务方案。”石家庄市邮政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刘媛指出,资源整合对涉农物流非常重要,要建设更多集揽收、包装、储运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