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孙强: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创新模式]孙强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4:10:22
字号:

中国商人:孙总您好,当初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打造和生国际食品交易中心?孙强:首先是由于国家的经济形态开始由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变。审视市场,我们会发现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一直是内需型经济的舵手之一。另外在国家“十一五计划、十二五计划”中都将“三农”问题重点提出,可见国家对农业、对民生的重视。再次,就陕西而言,我们调研了很多地方,发现陕西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然而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们调查市场的同时也注意到一般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只是进行商品交易,不再做其他用途,这是一种资源浪费。我们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决定开创一种新的模式,而这种模式也就是你们现在见到的和生国际。

[对话孙强: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创新模式]孙强

中国商人:和生国际建立以后,面对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什么?

孙强:和生国际的客户群体主要有三大块,第一是二级地市、县城、乡镇的分销和批发;第二是宾馆、饭店、酒楼、餐厅、高校食堂、政府餐厅的配送;第三是针对城市居民的零售。和生国际的产品货真价实、物美价廉,我们为消费者构造世纪金花式的购物环境,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的食品交易服务平台。

中国商人:对于和生国际这样庞大的食品交易平台,您在管理制度、人才任用方面有怎样的举措?

孙强:首先我们要建立专业化团队——我们对全省人才库进行筛选,与陕西省高级人才事务所进行合作。对于人才我们采用“前期筛选、中期交流、后期验证”的12字方针,遵循“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合适的人放在合适位置”的原则。而且我们要求他们能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让客户满意。我们这一行属于服务业,因此做好服务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至于在管理方面我们会将国际国内的优秀管理制度加以学习,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管理体系。

中国商人:和生国际目前现状如何?

孙强:和生国际采用商场化经营,以军人服务社货真价实的口碑高标准要求自己,是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级重点项目。是集农副食品大宗交易、农副食品总部经济、农副食品会展经济三位一体的大型商业运营体。和生国际以“为民众生活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作为持之以恒的企业宗旨,以“全力保证食品安全”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集众多知名品牌于一身,坚持“名品荟萃,货真价实”的战略方针。目前,我们率先开展惠及农民和市民的“双百工程”,并通过建设8小时到达的物流圈、发展会展经济,打造“永不落幕的食品交易博览会”服务于更广大地区的民众及商家。

中国商人:据悉,未来五年,西安市将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将着力增强九大服务业重点领域竞争力,其中在餐饮业领域,西安市将用五年时间打造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美食餐饮之都”,面对这种情况、和生国际将会有怎样的举措?

孙强:和生国际作为中国首个楼厦式食品交易平台,商贸物流最完善的食品交易大世界以及西安市政府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项目所经营的各类农副产品、海鲜、冷冻品、水产品、副食品、干货、调味品、土特产、糖酒、饮料、小食品、茶叶等有机绿色食品,将为西安市打造“美食餐饮之都”提供丰富齐全的食物材料,为发展大众化餐饮奠定良好基础,促进本地品牌连锁发展,加速建设覆盖居民区、商业街区、办公区等重要区域的餐饮网点,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中国商人:和生国际的“四大专业体系”、“八大竞争优势”、“六大商业配套”、“八大特色功能”分别指什么?

孙强:四大专业体系即统一形象、统一招商、统一宣传、统一服务。八大竞争优势指立体交通,多维度物流网络;高端楼厦“一站式”交易平台;实体商铺与电子商务互动经营;顶级软硬件配套;低风险经营,高性价比获益;空前的推广力度;强劲的消费潜力;省、市、区三级政府重点支持。六大商业配套指物流配套、办公配套、金融配套、设施配套、商务配套、网络配套。八大特色功能指:货物集散和现场交易功能、加工仓储功能、物流配送功能、网络商务功能、质量检测功能、展示展销功能、价值导向功能、综合服务功能。

中国商人: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一员,您个人对和生国际有怎样的期望?

孙强:现代服务业主要有两大特征:高标准硬件设施,优质高效的软件服务。和生国际发展方向清晰、思路明确、敢于创新,在市场定位方面,不但和其他传统市场的定位错开了距离,而且规划更为宏大。我们的目标是在两年内实现100亿交易量,3年内实现200亿交易量,直接带动一万人就业,间接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与此同时,为上游企业打开渠道,对下游企业进行联合,通过整合全产业链优势资源,构建和生国际的专业服务链,推动食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商人:对于和生国际未来的发展,您有怎样的规划?

孙强:在和生国际正式运营后,我们要在三年内完善这种运营模式,使其标准化、成熟化,成为一种可以在全国复制的模式。另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和生国际的优势,举行大型食品博览会,将和生国际打造成展现华夏5000年灿烂文明的中国食品文化馆,使和生国际再上一个台阶。总之,我们要通过产业整合与经营模式创新,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有益的探索。

中国商人:在和生国际食品交易中心即将盛大开业之际,对于社会各界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您想说点什么?

孙强:和生国际自建设以来,受到了省、市、区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热切的关注和支持。经过22个月紧张、高效的运作实施,和生国际食品交易中心终于即将隆重开业了!在此,我代表和生集团全体同仁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展望未来,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把和生国际全力打造成西部地区标志性农副产品交易商业旗舰,进一步开拓市场资源、完善市场体系,强化商品流通机制,搞活市场流通,促进菜篮子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巩固与发展,加强社会责任的履行,保障政府政策有效、持续、稳定的实施。这将是我们新形势下新的目标,和生愿以此为标杆,加速奔跑!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的身上往往被贴上“快”的标签,而受气候、季节特征约束的农业领域,因为周期长总是难以摆脱“慢”的影子。如何让“快”“慢”不同的领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当我们谈论“互联网+现代农业”时,我们还需要哪些“佐料”和途径?

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做出了具体要求: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发展农村电商、提高高科技农业水平、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这些都需要资金、技术的支持,需要社会资本和企业的广泛参与。

然而,周期、成本和效率的问题,让许多投资人望而却步,艾格农业董事长黄德钧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农业创新发展资本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农产品附加值较发达国家而言相对偏低,国外农业较发达国家产品附加值大致在1:3.8到1:4之间,而国内大约为1:1.8。换而言之,“企业的直接收入并不是主要来自于土地里的产品,而是来自于后加工。在这方面,金融还是需要可持续发展和盈利空间的。”

种植经济附加值高的产品,是否就一定会有更好的效益?春晓资本创始合伙人何文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这会让企业面临新的问题,因为这些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并不一定能达到企业预期,而且由于周期长等原因,对于产业资本来说还是有一定风险。

大唐金融控股集团刘洋在“中国农业创新发展资本论坛”上提出了“健康厨房”的方案,“中央厨房这个大概念,其实是通过整合城市的市场,倒过来去整合上游的种植,围绕健康厨房这个核心,整合上下游,重视市场这个产业链。”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农民最关心的是把农产品卖到城里去,让他的产品进入到城市里的千家万户;现在很多农村电商在考虑怎么把原来城里人消费的一些品牌,包装、食品或是日用品卖到农村里去,另外还有城市里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东西,怎么把它们弄到农村里去改善农村的生产效率”,何文如是说。

由此看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打造差异化地方特色品牌,用更好的方式去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这些都将为农村服务升级,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良性互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2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