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引擎澎湃潮涌“新三农”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21:21:03
字号:

数字引擎澎湃潮涌“新三农”

数字引擎澎湃潮涌“新三农”

摄像头一刷脸,一页数据就弹出来:种了几亩地、买过哪些药、用过多少药;打开手机浙农优品APP可以清晰地看到农事记录以及瓜果蔬菜的长势;走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示范车间可以看到自动化管理,实现订单生产不受季节影响养殖;蔬菜大棚内,各类传感器成了“电子管家”……在“数字浙江”建设大背景下,作为国家、省数字乡村试点市,平湖市持续推动数字信息技术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平湖,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智慧的“服务师”

走进平湖数字乡村体验馆,在云观体验区可以看到平湖数字乡村一张图,图上清楚展示出平湖的产业分布、区域规划、农机作业轨迹、植保病虫害智能监测等。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这张图可以为他们政府部门实现精准监管、优质服务提供更全面的数字化支撑。平湖市的农户也都通过“浙农补”拿到了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往年这样的补贴线下发放都要个把月。

平湖市将信息化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依托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市创建、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和省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实践,打造了金平湖“1+1+N”数字乡村“大脑”,即建立“1”个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1”个数字农业发展先行区以及“N”个应用场景,实现平台贯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赋能农业产业、乡村治理和农民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农户成为农业农村数据采集的“传感器”,实现数据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为了将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农户,平湖市还开发了多个应用场景:创新“浙农补”,梳理政策清单48项,打通跨部门系统8套,大幅缩短补贴到账时间、精简补贴申领程序,累计完成发放8467.09万元、涉及农户4.8万户;“善治宝”数字化依托“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模式,推动乡村自治精准化、智能化,行政村全覆盖、注册人数6.9万,子栏目“善治贷”用信4594户,户均贷款11.5万元,最低利率3.85%;“浙样施”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农业投入品“进—购—用—回”闭环管理,发生订单28万单、总金额4200万元。

精控的“生产师”

来到位于林埭的大印数字农业工厂,只见大棚里各类瓜果蔬菜生机勃勃。工厂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计算机对植物生长的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满负荷运行,工厂可实现年产蔬菜10万斤。大印数字农业工厂今年也被推荐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候选。不过,像大印数字农业工厂这样动动手指就是“农忙”,在平湖市早已不是稀罕事。

让传统农业、养殖业实现工业化生产,通过数字农业平台实现数据互联,让生产管理者精准掌控全局,只是平湖市打造数字乡村的冰山一角。眼下,平湖市正着力构建“数字乡村大体系”,通过建好“一朵云”、画好“一张图”、织好“一张网”,强势推动平湖市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同时在“双强”数字赋能下,平湖市还不断推进农业数字科技,围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精品瓜果、高档花卉、生态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累计培育数字农业示范园区6个、建成数字农业工厂8个、完成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48家,新建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2个,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管理。与此同时,还积极推进智慧农机建设,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的农机综合服务中心1家、高标准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2个,安装北斗农机管家464台、联网植保无人机285台;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90.8%。

鲜活的“开拓师”

“桑葚1.6斤,番茄4斤,小黄瓜4斤……”在九龙生态农场内,通过手机小程序,按需求将农产品包装好。包装袋上贴有取货人姓名、电话等信息的小标签,一会儿就送到指定的提货点。很多农产品都销不出去,但是用的小程序“本家鲜”这个方便居民买菜的电商平台,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有了‘本家鲜’,居民们在家点点手机就可以完成下单。在“本家鲜”小程序上,上面都是本地基地直采的商品,东西多,而且品种齐全,就像是将线下的菜场搬到了线上。“平湖的哪种农产品销量好,哪个农场更招人喜欢,一目了然。”市农业农村局数字中心主任说,通过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可实时查看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增长趋势、基地实况等。其实,平湖市正通过打造“浙农服”“金平湖鲜到家”“本家鲜”等不断为农户打通渠道,精准营销,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刚刚从田里采摘的金平湖品牌农产品。“金平湖鲜到家”“本家鲜”小程序自运营以来,累计销售额500多万元。

数字赋能,拉近了农户与买家的时空距离,也有利于建立从生产到流通到金融的智能化区块链体系,从而优化供应链流程。平湖市建成的金平湖农产品智慧流通物联中心(中转仓)+产地仓+消费仓的全智慧仓储体系就是能自动识别农产品的大小、形状、重量、甜度等参数,自动删选,自动包装,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分拣,对“进、存、销”环节全记录,实现一键清点和结算,实现了动态定位、线路优化、货物感知、智能交付、节能减排等方面全面提升,监管物流过程,降低流通损耗,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保障农产品新鲜度。

药用蚂蝗的人工养殖

药用蚂蝗为环节动物,水蛭科的宽体金钱蛭。医用蚂蝗亦可药用,但个体小,经济效益不如金钱蛭。药用蚂蝗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由于各地农药、化肥的使用,致使产量逐年下降。因此,养殖药用蚂蝗具有广阔的前景。养殖药用蚂蝗,具有以下特点。

1.药用蚂蝗对生物的环境变化适应性特强。不论高山平原,药用蚂蝗都能适应。可利用房前、屋后、庭院、阳台、水塘饲养。

2.有惊人的耐饥能力。药用蚂蝗虽性贪食,摄食量大,且耐饥力特强,即便长期挨饿,豪不恐惧。

3.饲养。药用蚂蝗喜食无脊髓水生昆虫,如将水生昆虫按比例与药用蚂蝗混养,就不必投食,只要将水质管理好,即可生长得很好。

4.药用蚂蝗个体大,一般比普通蚂蝗大几十倍。

5.用工少,不论男女老少,利用业余时间,即可养殖。

6.药用妈蝗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只要引进优良种源,即可年复一年自行繁衍。药用蚂蝗饲养方法如下。

一、药用蚂蝗池的建造及饲养管理

1.池的建造。药用蚂蝗池的种类和形式较多,按建造的材料来分,有土池、砖池、水泥池、塑料薄膜池四种。按池设置情况来分,有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之别。常见的池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什么种类和形式的池子,建造面积需多大,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和所具备的条件而定。作为家庭副业,大都建造土池和塑料薄膜池,面积一般以4~5平方米为宜,池形为圆形或椭圆形为好,也可利用废沼气池、旧粪坑,房前屋后的热水凼、低洼凼、水缸、金鱼缸等进行养殖。如果建造的池子四周都是旱地,土质又较坚硬的话,适宜建造土池。土池的建造方法很简单,先根据养殖要求挖池,将池底夯实就行了。池底面垫适量的秸秆和猪牛栏粪,以增加泥中的有机质;然后放入河泥或含有丰富腐殖质的肥土,厚约30厘米左右,泥面上保留30~50厘米水位,水面上的池壁至少保留25厘米高,有条件最好用1/3的面积种植茭白、莲藕、慈茹或水草,作为药用蚂蝗潜伏栖息、遮阳避暑之处。在水面相平的地方设一排水口,在排水口的对面设一进水口,进排水口都要用铁丝网或塑料网布拦住,以防药用蚂蝗外逃,整个池的周围用塑料网布围住即可。塑料薄膜池建造不复杂,如碰到沙质土的地方建池,必须建塑料薄膜池。建造方法,先根据养殖的要求挖池,深度比水泥池深30厘米,挖好后将整张的塑料薄膜平放在池里,塑料薄膜的四边用土压在池口的四边,接着在池底面垫土30厘米夯实,其余的设置和要求与土池相同。为了避免池水温度过高,在池外搭棚或在池内栽种水生作物。水泥池、砖池,适宜大面积工厂化养殖。少量科学试验养殖,可用缸或金鱼缸养殖,便于观察,但必须加网,防止药用蚂蝗逃跑。有条件,可建成冬季保温池。气温在15℃以上时,药用蚂蝗就能摄食生长。为缩短养殖周期,达到全年饲养的目的,池底和水面都要设排水口,以调节水位,排水管敷聚乙烯细网,以防药用蚂蝗逃跑。

2.管理。在药用蚂蝗整个养殖期间,管理是否得法,直接会影响到它的正常生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池底宜放入河泥或塘泥,以保持池底土质松软,亦可放入草沤制。塘泥深保持30厘米左右,水深要保持不低于30厘米,不可干池或漫池。水质要求肥、活、爽,含氧量充足,有利于药用蚂蝗生长。淤泥不宜过多放入猪厩肥、牛粪等有机肥料,防止水质过肥而造成污染。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药用蚂蝗浮出水面有不安现象。(2)保护水质良好,是取得高产的措施。为此,发现水质有沤坏现象,即换水。(3)养殖水源要防止农药污染;含碱性重的泉水不能用;水温过低的井水或泉水,要经过一定的流程,待温度升高后,才能应用。不然的话,大量温度过低的水入池,会引起池中的水温骤降,致使药用蚂蝗感冒,造成不应有的损失。(4)在夏天高温季节,为了避免因池水温度高而蚂蝗生长不良,应搭棚或利用瓜豆棚遮阳,改善池内环境。

二、药用蚂蝗的运输

运输药用蚂蝗方法,通常是随身带运方法。具体如下。人工带运:在网纱袋里面放些水草,将药用蚂蝗装入,扎紧袋口,再装入篓或箩筐内,即可运走。

三、药用蚂蝗的炮制和贮藏保管

1.药用蚂蝗的炮制方法。先将活蚂蝗用清水洗净后捞起,润透、切段片,然后晒或烘干,再将砂或滑石粉放入锅中炒热,取蚂蝗段片放入,拌炒至微鼓起,外呈焦**为度,盛起,筛去砂或滑石粉,冷透即可。

2.贮藏保管。放入盛有石灰的缸、瓮或白铁箱中,置干燥处,防虫蛀。希望采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5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