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房间进了老鼠,我不敢去房间睡觉了怎么办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22:16:17
字号:

找灭鼠公司200——500元,拿粘鼠粘10元,灭鼠药5__2元,拿块饼干上面涂上农药20元

我房间进了老鼠,我不敢去房间睡觉了怎么办

安全灭鼠七法

1.

一、水泥灭鼠:

2.

二、柴油灭鼠:

3.

三、氨水灭鼠:

4.

四、石灰灭鼠:

5.

五、漂白粉灭鼠:

6.

六、甲胺磷灭鼠:

7.

七、还可以用强力胶来粘老鼠:

·

生态灭鼠法

安全灭鼠七法

一、水泥灭鼠:

将大米、玉米、面粉等食品炒熟,放少许食用油,然后拌入干水泥,放在老鼠出没的地方。老鼠食后,

水泥在肠道内吸收水分而凝固,使老鼠腹胀而死。

二、柴油灭鼠:

把黄油、机油、柴油拌匀,投放在鼠洞周围。老鼠粘上油,易粘尘土,使老鼠感到不舒服,用嘴去舔,

柴油随消化道进入肠胃后,腐蚀肠胃致死。

三、氨水灭鼠:

用氨水

1-1.5

千克,灌入老鼠洞内,立即堵住洞口,其气味可将老鼠熏死。用氨水毒杀过老鼠的鼠洞,

一年内老鼠不敢入内。

四、石灰灭鼠:

把石灰塞进鼠洞,再灌入少量水,待洞口冒热气时,立即用湿泥土将洞口封死。生石灰和水反应产生

的二氧化碳和热量可将老鼠闷死在洞内。

五、漂白粉灭鼠:

发现鼠洞后,封死后洞,从前洞投入

20

克漂白粉,再往洞内灌入适量水,迅速封严洞口,漂白粉遇水

产生氯气,会把老鼠毒死在洞内。

六、甲胺磷灭鼠:

25

克甲胺磷拌和

0.5-1

千克大米或大豆、小麦等粮食,

5

分钟后,待粮食汲足了药液,分撒

于田

或老鼠出没的地方。因甲胺磷的气味与干萝卜片类似,老鼠喜爱吃,毒杀效果好,但此药不宜放在家庭内

和畜禽来往之处,以免发生毒害。

七、还可以用强力胶来粘老鼠:

老鼠粘到上面不能动弹,会被饿死。强力胶安全无毒,而且很便宜。

如果不知道老鼠吃了

老鼠药

后死哪了,可以向邻居借只狗来用用,最好放在可以看见的地方,以便寻找,

也要定期更换。

一、生态灭鼠。

采取各种措施破坏鼠类的适应环境,抑制其繁殖和生长,使其死亡率增高。可结合生产进行深翻、灌

溉和造林,以恶化其生存条件。此法必须与其他方法配合,才可奏效。

二、生物灭鼠。

保护鼠类的天敌猫头鹰、

黄鼠狼

、獾、猫及多数以鼠为主食的蛇,以控制害鼠数量。

三、器械灭鼠。

用鼠夹、捕鼠笼捕鼠。此法不适用于大面积或害鼠密度高的情况。

器械灭鼠最好的效果应该是电子捕鼠器灭鼠,电子捕鼠器是利用鼠目寸光的原理,老鼠在碰到细铁丝

时,会被细铁丝的高压电流击晕,电子捕鼠器会发出声光报警,然后把击晕的老鼠捡走就又可以打第二只

老鼠了,一晚上这样重复打下去,一晚上可捉活鼠

10--100

只不等,电子捕鼠器只适用一些老鼠较多的区

域,如酒店厨房,超市的操作间等,由于电子捕鼠器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

四、药物灭鼠。

此法效果好收效快,适应范围广,要大面积灭鼠。但要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和第二

次中毒危险性小,不使害鼠产生生理耐药性的灭鼠剂。(

杀鼠灵

、甘氟、敌鼠钠盐、毒鼠磷、大隆)

四、用

0.005%

溴敌隆毒饵:

溴敌隆是第二代抗凝血

杀鼠剂

,对农田鼠类和家栖鼠类都有较好的效果。

1

、配制毒饵:

先用

0.5%

溴敌隆水剂母液

1

公斤兑温热水

4

公斤,充分搅拌后倒入

100

公斤饵料

(

可选用小麦或稻谷

)

中拌匀,待药液吸干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闷堆

30

分钟,然后摊开晾干即可。

2

、制作竹筒毒饵站:

用口径

5

6cm

竹筒制成。房舍区毒饵站长

30cm

,农田区长

45cm(

不计用来遮雨的突出部份

)

。毒饵站

中一般放

25

30

克毒饵。放置

15

天检查一次,发现毒饵减少的要补足。

3

、毒饵站的放置:

农舍直接放在墙跟,用小石块固定,每户放

2

个,一个放在猪圈外,一个放在后屋檐下。大田使用应

将毒饵站用铁丝固定插入地下,地面与竹筒间留

3

5cm

,以免雨水灌入,每亩放置

1

个,沿田埂放置。每

季灭鼠放置时间不得少于

20

天,最好

30

天。

4

、注意事项:

配制毒饵时要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执行,配制毒饵的地方要远离水源和畜禽,不要徒手接触毒饵,剩

余的鼠药、毒饵应及时回收保管,不再用的毒饵、含毒垃圾及收集的鼠尸要深埋。

5

、特效解毒剂为维生素

K1

化学灭鼠法

化学灭鼠法是大规模灭鼠中最经济的方法。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人、畜中毒事故。化学灭鼠

可分为毒饵法和毒气法、毒水法、毒粉和毒糊法。

(一)毒饵法

1.

常用灭鼠药

目前使用的肠道灭鼠药有急性和慢性灭鼠剂两类。只需服药一次可奏效的称急性灭鼠

剂,或速效药。需一连几天服药效果才显著的称慢性灭鼠剂,或缓效药,前者多用于野外,后者多用于居

民区内。

(1)

磷化锌(

zinc phosphide

Zn3p2

):为灰色粉末,有显著蒜味,不溶于水,有亲油性。干燥时稳定,

但受潮湿后缓慢分解,遇无机强酸则迅速反应,放出磷化氢气体。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破坏代谢。中毒

后食欲减退,活动性下降,常常后肢麻痹,终于死亡。作用快,是速效药。配制毒饵浓度一般为

2%

5%

本品毒力的选择性不强,对人类与禽、畜毒性和对鼠类相近,故应注意安全。对本剂第一次中毒未死的鼠

再次遇到时,容易拒食,不宜连续使用。

(2)

毒鼠磷(

gophacide

C14H13Cl2N2O2PS

):本品为白色粉末或结晶,甚难溶解于水,无明显气味,

在干燥状态下比较稳定。它的主要毒理作用是抑制神经组织和细胞内胆碱酯酶,对鼠类毒力大,且选择性

不强。鼠吃下毒饵经

4

6

小时出现症状,

10

小时左右死亡。毒鼠磷对大鼠类的适口性较好,再次遇到时

拒食不明显,用于野鼠与家鼠效果均较好。毒鼠磷对人、畜的毒力也强,对鸡的毒力很弱。但对鸭、鹅很

强。使用时注意安全。毒鼠磷灭家鼠常用浓度是

0.5%

1.0%

,灭野鼠可增加到

1%

2%

(3)

杀鼠灵(

warfarin

C19H16O4

):本品为白色结晶,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液成钠盐。无臭无味,

相当稳定。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抗凝血灭鼠剂,是典型的慢性药。

杀鼠灵的毒力和服药次数有密切关

系。服药一次,只有在剂量相当大时才能致死;多次服用时,虽各次服药总量远低于一次服药的致死量,

亦可能致鼠死亡。它主要破坏鼠类的血液凝因能力,并损伤毛细血管,引起内出血,以致贫血、失血、终

于死亡。它作用较缓慢,一般服药后

4

6

天死亡,少数个体可超过

20

天。加大剂量并不能加速死亡。

由于杀鼠灵用量低,适口性好,毒饵易被鼠类接受,加之作用慢,不引起保护性反应,效果一般很好。

不过,投饵量必须大大超过急性药毒饵,投饵期不应短于

5

天。

杀鼠灵对褐家鼠的慢性毒力甚强,但对小家鼠,黄胸鼠等稍弱。在禽、畜中猫、猪敏感,鸡、鸭、牛

等耐力很大。总的看来是当前最安全的杀鼠剂之一。

杀鼠灵的使用浓度为

0.025%

。因用量低,

常先

将纯药稀释成

0.5%

2.5%

母粉或配成适当浓度的钠盐

溶液,然后加入诱饵中制成毒饵。

(4)

敌鼠钠盐(

diphacine-Na

C23H16O3Na

):本品为土**结晶粉末,纯品无臭无味,溶于乙醇、丙

酮和热水,性稳定。敌鼠(

diphacine-Na

C23H16O3Na

)亦为**,不溶于水。它们的毒理作用与杀鼠灵

基本相同。

敌鼠钠盐对鼠的毒力强于杀鼠灵,因而,投饵次数可减少,但对禽、畜危险性相应增加。它对小家鼠、

黄胸鼠的毒力也强于杀鼠灵,对长爪沙鼠等野鼠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敌鼠钠盐的适口性不如杀鼠灵,尤

其是在浓度较高时。敌鼠适口性较好。它们对鸡、鸭、羊、牛等的毒力较小,但对猫、兔、狗毒力较大。

对人的毒力亦较强,可能引起中毒。按照敌鼠钠盐的毒力,其使用浓度应为

0.01%

0.0125%

,但为了减少

投饵次数而往往用

0.025%

,在野外灭鼠甚至用

0.1%

0.2%

。但浓度越高,适口性越差,反而降低效果。

2.

诱饵和添加剂

除灭鼠药外,诱饵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效果,必须选择鼠类喜食者。目前大规模灭鼠

使用的诱饵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整粒谷物或碎片,如小麦、大米、莜麦、

高梁

、碎玉米等;②粮食粉,如

玉米面、面粉等,主要用于制作混合毒饵。通常可用

60%

80%

玉米面加

20%

40%

面粉;③瓜菜,如白

薯块、胡萝卜块等,主要用于制作沾附毒饵,现配现用。

3.

毒饵的配制

为保证质量,毒饵宜集中配制,从三方面严格要求:①灭鼠药、诱饵沾着剂等必须符

合标准;②拌饵均匀,使灭鼠药均匀地与诱饵混合;在使用毒力大的灭鼠药时应先配成适当浓度的母粉或

母液再与诱饵相混。母粉与母液的含药量必须准确;③灭鼠药的浓度适中,不可过低,也不能过高。过高

影响适口性,反而降低灭鼠效果。对慢性药来说,提高浓度并不能相应地加快奏效速度。

4.

毒饵投放

毒饵投放最好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进行。投放方法有:①按洞投饵:对洞穴明显的野鼠适

用;②按鼠迹投放:大部分地区家鼠洞不易找到,但活动场所容易确定,可用此法投药;③等距投放:在

开阔地区消灭野鼠,按棋盘格方式,每行每列各隔一定距离放毒饵一堆;④均匀投放:一般只限野鼠,适

于鼠密度高,地广人稀之处;⑤条带投放:每隔一定距离在一条直线上投药,用于灭野鼠。

在家庭中灭鼠

投饵可以采取晚上布放,白天收掉,以免误伤儿童及禽、兽;也可用毒饵盒的方法,毒饵盒可就地取材,

因时因鼠而异。毒饵盒的置放一般不超过

5

天,若

5

天以上无鼠入内,应更动地点。灭家鼠时,每户放毒

饵盒一、两个即可,但应地点合适,使用之初勤检查,及时补充新鲜毒饵。鼠密度下降后,每月检查一次,

以保证安全。

5.

科学使用毒饵灭鼠法

a.

如果鼠数少于

10

只以下,可采用粘鼠板或鼠笼、鼠夹,或用急性灭鼠剂配以新鲜颜料灭杀,鼠数量

超过

20

只以上,过去曾用过毒饵效果不显著时,可能投药量不足,投药不到位。而此次灭鼠时选药要另换

慢性灭鼠剂配以新鲜饵料灭杀。原则上第一次所用灭鼠剂应该是价格较低,或对人畜比较安全的,第二次

在用稍贵或对人畜危险性较大的。

小家鼠喜事植物种籽和面食类,为此在灭鼠时多用急性药粘附小米或

用面粉颗粒很小的毒饵,采取

仙女散花

的方式,在留有

2

个平方米的地方投饵,用药物小家鼠往往比褐

家鼠多

1-10

倍浓度。在农村和野外灭鼠用药时,应多考虑对畜类、禽类以及猫狗的安全问题,不然会影响

与群众关系。

在养鸡和养猪场可选用敌鼠纳盐,

鸡能耐受

0.05%

的毒饵

2

公斤;

体重

30

公斤的猪能耐受

0.05%

毒饵

5

公斤。

而对猫狗则不然,

猫食

0.05%

敌鼠钠盐毒饵

6

克或狗吃

10

0.05%

的敌鼠钠盐毒饵均可致死。

家禽、猪、猫、狗对杀灭灵、溴敌隆、大隆比较敏感,而杀它仗对狗和兔危险,而对猪、鸡、鸭相当安全。

氯敌灭对家禽和鸟类比较安全,在野外能耐各种气候因素的作用,在土壤中能存留很长时间。

b.

选择好用药后,即选配何种饵料为基饵,这参考该单位用过什么,过去用过的就不用了。可询问鼠

类曾吃过什么食品,而用此食品配置毒饵老鼠容易接受,在高温季节或干燥地方可用水果类,如苹果、香

蕉等,蔬菜类如萝卜、地瓜等配制毒饵。配饵容器和工具及装饵物品要清洁,用后要清洗防止污染中毒。

c.

投饵时间,应在黄昏时投放。

d.

在投饵时,应有人带路。将毒饵投放在鼠经常出没地方,有鼠洞和鼠道时投在鼠洞和鼠道旁

10

公分

处,每处投

25

克。做好标记,翌日进行检查,记录丢失数量。投放的是慢性鼠药如发现丢失,可加倍投饵

至不在减少为止。投的为急性毒饵,翌日可继续投新鲜毒饵,直至不再发现鼠活动为止。

e.

将毒药性能以及注意事项通知客户希望做好配合。

f.

收集到的鼠尸应装起来,添好记录送交效验室登记。

g.

根据体长、体重、毛色进行分窝。(必要时在检验检查妊娠斑,确定鼠数。对照灭鼠前的检查时所

计的鼠数是否相符。来评估灭鼠效果。

h.

灭鼠前、后均就采取同一方法做鼠密度调查。调查方法用粉迹法或食饵丢失法,做好登记并做好灭

效考核

(灭效评价)

其公式如下:

灭鼠率

%

=

灭前鼠平均密度

灭后鼠平均密度

/

灭前鼠平均密度

×

100 %

i.

写出灭鼠报告,存档一份。

j.

每一个月随访一次收取反映,做好记录。以巩固灭鼠效果。

6.

毒饵灭鼠法注意事项

A

、灭鼠程序

1

)鼠害实地勘察:首先调查老鼠的种类、数量、入侵途径、栖希地等。

2

)制定防治方案:根据掌握的基本情况,结合老鼠的生物学特性,制定防治方案。

3

)改良环境:铲除老鼠滋生场所,治理周边环境,堵塞老鼠进出通道,卡死老鼠入侵途径。

4

)进行分批、分期投药,按方案进行灭鼠。

5

)检查死鼠效果,检测老鼠密度,判断老鼠数量。

6

)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毒饵消耗情况,移除死鼠,发现新鼠道,采取堵塞。

7

)巩固防治效果,投放药量要足够,经常检查密度。

B

、灭鼠时应注意事项

1

)有鼠洞的地方,鼠药一定要放在鼠洞口的里面,这样老鼠会最快的取食鼠药,而且可以避免其它家

禽或家畜误食。

2

)没有鼠洞的地方,要将药施放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尽量放在隐蔽处或角落,不要让小孩拿到,

关好家禽家畜。

3

)禁止成片或随意撒放。

4

)鼠药至少连续放两天至七天效果更好,一周后撤回饵料,在灭鼠期间注意捡拾死鼠,并将数量记录

在消杀服务记录中(死鼠集中深埋处理)。

5

)投放鼠药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须挂上明显标识。

我国首次出现“非洲猪瘟",面对猪瘟该如何防控?

1、水泥灭鼠:

将大米、玉米、面粉等食品炒熟,放少许食用油,然后拌入干水泥,放在老鼠出没的地方。老鼠食后,水泥在肠道内吸收水分而凝固,使老鼠腹胀而死。

2、柴油灭鼠:

把黄油、机油、柴油拌匀,投放在鼠洞周围。老鼠粘上油,易粘尘土,使老鼠感到不舒服,用嘴去舔,柴油随消化道进入肠胃后,腐蚀肠胃致死。

3、氨水灭鼠:

用氨水1-1.5千克,灌入老鼠洞内,立即堵住洞口,其气味可将老鼠熏死。用氨水毒杀过老鼠的鼠洞,一年内老鼠不敢入内。

4、石灰灭鼠:

把石灰塞进鼠洞,再灌入少量水,待洞口冒热气时,立即用湿泥土将洞口封死。生石灰和水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热量可将老鼠闷死在洞内。

5、漂白粉灭鼠:

发现鼠洞后,封死后洞,从前洞投入20克漂白粉,再往洞内灌入适量水,迅速封严洞口,漂白粉遇水产生氯气,会把老鼠毒死在洞内。

6、甲胺磷灭鼠:

用25克甲胺磷拌和0.5-1千克大米或大豆、小麦等粮食,5分钟后,待粮食汲足了药液,分撒于田间或老鼠出没的地方。因甲胺磷的气味与干萝卜片类似,老鼠喜爱吃,毒杀效果好,但此药不宜放在家庭内和畜禽来往之处,以免发生毒害。

扩展资料

家庭防鼠

明的通道,可以通过进出时及时关门,窗户安装防鼠的铁丝纱窗等方式防止老鼠进入;暗的通道,可以通过封堵的方式来解决。

根据近几年居民反馈,老鼠主要通过空调管道进入室内,空调管道两面管道口用空调孔堵头,或者用水泥封堵是最佳的办法,很多家庭直接用报纸临时封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孔洞用水泥封堵,目前应该是封堵的最佳方法。

家庭灭鼠应尽量使用物理方法而非化学方法,比如用捕鼠笼、捕鼠夹、粘鼠板诱捕都是不错的方法。抓到后可将老鼠放进水里淹死或者拍死,但注意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老鼠,因为它们的体表有很多寄生虫。

一旦被老鼠咬伤,需要赶紧清洗伤口,清洗伤口可使用清水或肥皂水,不要对伤口进行包扎,也不要使用创口贴,最好让伤口敞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程度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老鼠的嗅觉很灵,距离30米远的食物就可以把它引过去。剩菜、垃圾、水果是它的最爱。很多家庭习惯把水果放在桌上,剩菜放在饭桌上拿罩子罩上,都是不可取的方式。最好把所有食物都放进冰箱、柜子、罐子里,切断老鼠的食源。

人民网-春末夏初是老鼠繁殖高峰 专家教你如何防鼠灭鼠

参考一下这篇文章

怕的非洲猪瘟来了,该如何防控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8月3日发布,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ASFV)。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根据《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当地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沈阳市已暂停全市范围的生猪向外调运。目前,该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早在十年前就针对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和应急储备,OIE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农业农村部韩长赋部长的见证下与波兰国家兽医所共建实验室,引进相关诊断技术和材料,并于2011年申请并得到农业部兽医局的许可,进行非洲猪瘟诊断技术的研究及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农医药便函[2011]596号)。

目前,已经完成成套非洲猪瘟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技术和试剂盒的研发和储备,包括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OIE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农业农村部韩长赋部长的见证下与波兰国家兽医所共建实验室,引进相关诊断技术和材料,并于2011年申请并得到农业部兽医局的许可,进行非洲猪瘟诊断技术的研究及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农医药便函[2011]596号)。目前,已经完成成套非洲猪瘟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技术和试剂盒的研发和储备,包括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极强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非洲猪瘟疫或疣猪病。临床以高热、食欲废绝、致死率高、皮肤发绀以及淋巴结和内脏器官的严重出血、妊娠母猪流产、水肿为特征。死亡率可高达100%。该病属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要求报告的动物疫病,被我国农业部定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是猪的最可怕的流行病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其高传染性、传播方式的变化多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缺乏特效疫苗。非洲猪瘟已经对全球的猪肉生产和贸易造成严重影响,2014到2017年,东欧和俄罗斯由于非洲猪瘟病死和扑杀的猪只达八十万头,2014到2015年,因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仅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四个国家的猪肉出口额下降达9.61亿元美元,在俄罗斯,2011年因非洲猪瘟造成的损失达2.67亿美元。

一、病原

非洲猪瘟由DNA病毒感染引起,以前曾被划入虹彩病毒科成员,但其DNA结构及复制方式与虹彩病毒差距很大,与痘病毒相似,199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它单独列为一个新的病毒科---非洲猪瘟(Asfarviridae)病毒科。2005年7月ICTV发表的最新病毒分类第八次报告,明确非洲猪瘟病毒在病毒分类中属于DNA病毒目录(dsDNA)、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ASFV也是目前非洲猪瘟病毒科唯一被认可的成员。与其他DNA病毒不同的是,ASFV是一种真正的虫媒病毒,能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推动物宿主中繁殖。在猪体内,非洲猪瘟病毒可在几种类型的细胞浆中,尤其是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复制。该病毒可在钝缘蜱中增殖,并使其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动物后,不产生中和抗体,因此只有一个血清型。最新的研究表明,非洲猪瘟有23个基因型。其中基因型1于1921年首次在肯尼亚确诊后,主要流行于东非和中非,之后于1957年至1960年入侵欧洲,在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流行。基因型II于2007年入侵格鲁吉亚,之后传入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摩尔多瓦、捷克、罗马尼亚。1971年该病首次传入古巴;1978年入侵巴西,至此美洲国家出现了疫情。

二、流行病学

ASFV只感染猪和野猪。发病猪和带毒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来源,野猪与钝缘蜱属软蜱是病毒的储存宿主。病猪在发热前即可排毒;有些慢性感染猪可终生排毒;病毒可在康复猪体内持续存在一年,排毒达6个月以上。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接触传播、经食物传播、软蜱叮咬等方式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也有其他传播途径,研究显示ASFV近距离(2m以内)可通过空气传播。还有其他可能的潜在传播途径,如经鸟类和啮齿动物传播。各品种猪及不同年龄猪群的易感性没有差异。直接与感染猪接触后的潜伏期为5-19d,被感染蜱叮咬后的潜伏期不超过5d,5-7d即出现症状。

在非洲,ASFV可感染疣猪、丛林野猪和大森林野猪。多种野猪对ASFV易感,但通常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欧洲和北美的野猪对ASFV都易感,临床症状和死亡率与家猪的表现相似。但美国花斑野猪例外,其对ASFV不易感。不同毒株致病性有差异,ASFV超强毒株感染可导致猪在4~14d内100%死亡,病猪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大于108个病毒粒子/mL,主要侵袭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凋亡、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出血。中等毒力毒株造成的死亡率一般为30%~50%,低毒力毒株感染仅引起少量猪只死亡。

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ASFV能感染人。虽然非洲猪瘟不传染人,但由于我国是养殖大国,猪的饲养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其入侵我国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一旦大面积传播,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三、发病机理

ASFV可经过口和上呼吸道系统进入猪体,在鼻咽部或扁桃体发生感染,病毒迅速蔓延到下颌淋巴结,通过淋巴和血液遍布全身。之后,几乎在所有的组织中均能检测到病毒,病毒含量最高的组织包括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网状内皮细胞如脾脏和淋巴结。ASFV引发出血性病变是由于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不是直接引起内皮细胞的损失。ASFV感染伴随着血小板减少,这可能是由于损伤血小板的生成或外周血管血小板的消耗引起。强毒感染时细胞变化很快,在呈现明显的刺激反应前,细胞都已死亡。弱毒感染时,刺激反应很容易观察到,细胞核变大,普遍发生有丝分裂。

四、临床症状

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最急性型发病猪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有些病猪的临床症状同急性型。病死率高达100%。急性型感染ASFV后潜伏期5-15天d,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体温升高(41-42℃)。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扎堆,耳、鼻、四肢、腹部皮肤黏膜广泛性出血和出血点,末梢等部位皮肤出现发绀,甚至有出血块;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共济失调或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猪一般常在发热后7d,出现症状后1-2d死亡。妊娠母猪流产。病死率高达100%。亚急性型症状同急性型,但症状较轻,病死率低,持续时间长,仔猪病死率相对较高,病程5-30d。慢性型死亡率低,表现为呼吸道及肺炎症状,大部分猪感染后能康复,但终生带毒,病猪通常可存活数月,但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很难康复,病程2-15个月。

五、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判断,由于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和猪瘟在临床上非常相似,如果没有典型的症状-特征性出血,仅从临床症状和肉眼病变几乎无法鉴别。必须开展实验室检测进行鉴别诊断。另外还与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皮炎肾炎综合征(PDNS)、细菌性败血症、真菌毒素中毒和香豆素中毒等疫病相鉴别。实验室诊断有以下方法:由于该病多表现为最急性或急性病型,往往在特异性抗体出现之前已经死亡,因此,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在非洲猪瘟疫情诊断中就显得非常重要。病毒分离是最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技术。但必须在P3实验室高度安全条件下才能进行诊断。另外,红细胞吸附和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琼脂扩散等血清学检查试验也可用于本病的诊断。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已经完成成套非洲猪瘟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技术和试剂盒的研发与储备,包括常规PCR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正在大量生产,不同试剂盒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具备准确性高,时间短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确诊。兰州兽医研究所非洲猪瘟病原学(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血清学(抗体检测间接ELISA)诊断试剂盒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鉴别诊断:ASFV病变与猪瘟十分相似。最急性型常以内脏器官的严重出血为特征。本病体温升高初期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急性型的最显著病变是脾肿大,可达原来的几倍,脾又大又黑,极软易碎。腹腔内淋巴结出血严重,类似血瘤,结肠黏膜、肠系膜等多部位发生水肿;本病没有疫苗和药物进行紧急接种和治疗。

猪瘟在体温升高时就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淋巴结呈大理石状;水肿病变不明显;当猪瘟大面积发生时,再用猪瘟疫苗紧急接种,能使疫情减轻。可见,非洲猪瘟通常是先出现体温升高,后出现其他症状,而猪瘟则随体温升高,几乎同时出现其他症状,可作为二者鉴别诊断。

六、防治方法

加强进口种猪和猪产品的检疫,坚决做好国际机场及港口的废物、垃圾的销毁处理工作。一旦有可疑非洲猪瘟发生,要采取果断的扑杀措施,严格封锁,彻底消毒。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23℃经120天仍存活。在热带,猪圈内的病毒至少可存活2周。有效消毒剂的种类较少。目前,最有效的消毒剂是10%的笨及苯酚。OIE推荐使用的其他消毒剂包括0.8%的氢氧化钠、0.3%福尔马林和2.3%的次氯酸盐等。生猪养殖者要严禁从疫区调运生猪,注意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严禁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一旦出现不明原因死亡异常增多且有猪瘟类似症状的,应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9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