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机稻米受到市场的欢迎,为什么呢?因为有机稻米在生产的过程中不用任何的农药、化肥物质等,除草和防治病虫也都采用手工或者生物的方法,所以有机稻米明显比普通大米更加优质。
有机稻米的成熟度却提高了近3%,而且最终导致的销售价格每公斤高了6毛钱。收入增加了,而且节省了农药和肥料。这个效益对于农民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很多农民就要问有机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如何呢?今天小编就来具体说一说。
一、田地准备
有机水稻在种植前,要对种植的田地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5吨/公顷,这个也要求了一次性施入,不用追肥。这也是有机水稻区别于普通水稻的一个关键点。如果田地是第一年种植有机水稻,为了确保稳产和抗逆性,可以少量施用化肥,以后就不用了。
二、选种、浸种
有机水稻的选种一定要选择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吉粳83、吉粳88等。选好水稻种子之后要用温水进行浸种杀菌,以防治恶苗病。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温水处理的时候要注意以下:水稻种子必须是干燥的,如果是潮湿的就不行。而且一般要求水温在60℃左右,浸泡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浸种后将种子捞出以后再用冷水浸泡,使水稻种子恢复到常温。最后就是用1:1.13的盐水进行选种。
三、育苗
育苗的环节至关重要,一般选用山皮*或者田地*加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以2:1的比例配制营养土,然后用米醋调酸,记住一点的是就是每平方米施用营养土20公斤。苗床地下害虫用炕洞灰驱除,将炕洞灰均匀撒在床面上后再铺营养,然后将床面耙细搂平进行稀播种,均匀覆土1.0厘米,然后在其土层覆一层0.5厘米细沙保水防草。
四、苗床管理
有机水稻的种植一般采取稀播种,每平方米3―5两湿种;在育秧的环节上一定要强调控制温度和水分,以利于提高水稻的抗逆能力。而且在整个苗床的管理期间要在四边撒上一些毒谷类防止地下害虫。对于苗床的草采取人工及时除草。苗床还可以追施沃叶微生物菌剂,补充养分,调理土壤。
五、整地
苗床好后,就要对移栽的地块进行整地,一般要求在已经种植的地块撒施优质农家肥后进行深翻,而且为了彻底除草,要求耕地进行2次深耙,间隔在10天左右,这样可以保持*壤的水层也能够控制杂草的生长。
六、插秧
从苗床培育的秧苗进行插秧时要选择秧苗带蘖1―2个,叶片为4―4.5片时进行稀插秧。这种稀插秧能够提高秧苗的素质,增强水稻秧苗的植株抗逆性,有利于今后的健康生长。
七、田地管理
有机水稻种植以后的除草主要以稻田之中养鸭除草为主,采取人工除草为辅的方法。也就是在稻田之中放鸭10只左右,每亩地的情况。一般在6月中旬左右天气好的时候进行放鸭,而且放鸭之后也不用人看管,避免鸭子跑出田地就行,可以在田地四周设好围网。水稻出穗后要及时收鸭,避免鸭子吃稻穗。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也是以鸭子吃虫为主,也可以使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就是找到病虫害的克星放进去来防治。
1、鸭苗选择
用于进行放养的鸭苗它的体质是必须要过关的,同时这时的鸭苗也有一定的大小了,这样才能进行放养,不然损失会很大。一般情况下我们至少需要选择半个月左右的鸭苗用于放养,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日龄,那么就需要在养殖场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殖才能放养。
2、放养密度
放养的密度需要根据所选择的放养的区域面积以及鸭苗的大小和生长情况来决定放养的密度,放养的密度可以适当的稀,但绝不能过密,这样放养区域的食物不能满足鸭群的需求,会发生抢食的情况,同时放养的密度过大会污染放养区域的环境,通常情况下一亩放养的区域一般可放养成鸭二十五到三十五只左右,十五日龄的鸭苗一般可放养几百只。
3、放养区域
放养的区域我们主要是根据放养鸭子的数量以及距离养殖场远近、区域的环境等来进行规划和选择,一般情况是选择距离养殖场近的园地或稻田等用来进行放养,这样它们在园间和人田间就会有充足的食物,我们只需要少量的饲喂一些精料用来催肥即可。同时在放养区域要设立围栏,用来防止鸭子逃跑。
4、放养方法
一般是在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将鸭群放入选好的放养区域,在放养区域要准备好充足的饮用水,同时在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左右去放养区域在固定的位置投放饲料,用来补充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其次就是等晚上会养殖场之后在进行一次补料即可。在放养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田间和园间的管理,防止天敌对它们的伤害,最好是每天都有专人进行看管。
5、注意事项
在放养鸭子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编在这里例举几点,首先就是在放养的时候不要选择很远的地方放养,这样不方便进行管理,其次就是放养的时候赶鸭不要赶太急,因为鸭子的胆子很小,很容易受惊,从而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害。然后就是在地面比较烫的时候不要进行放养,这样会损害鸭子的脚掌,从而引发细菌感染,最后就是在一些喷了农药的区域不要让鸭子进去觅食,不然会被毒死。
扩展资料:
1、放养密度:
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
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
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
4、加强监管:
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
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参考资料:鸭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