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上升会给鱼养殖带来气泡病,气泡病有什么危害?怎么预防呢?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21:17:26
字号:

近日来气温、水温回升较快,笔者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养殖户的鱼池出现了气泡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气泡病的发病原因、主要症状、主要危害、防控措施四个方面来论述,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朋友提供些许帮助。

水温上升会给鱼养殖带来气泡病,气泡病有什么危害?怎么预防呢?

发病原因: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都可以引起水产动物患气泡病,越幼小的个体越敏感。对于老水、瘦水的池塘气泡主要为氨气、氮气(盐碱地碱性水体)或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酸性水体)等气体,对于浮游植物过多的肥水气泡主要为氧气。

? 水产养殖过程中气泡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温快速升高导致水体中空气过饱和而引起的气泡病,主要发生在阴雨后晴天,气温、水温快速升高的阶段;水温高时,水中溶解气体的饱和量低,所以当水温升高时,水中原有溶解气体,就变成过饱和而引起气泡病。另一种是氧气过饱和而引起的气泡病,主要发生在浅水池塘、大量施肥的池塘和藻类繁殖初期的池塘。

? 主要症状:一般发病初期,可见少量池鱼在水面头向下、尾朝上翻转逗留,甚至跳跃。随着病程的发展,鳍条发白,近距离观察,肉眼可见鱼的尾鳍、背鳍、胸鳍、腹鳍上有大小不同的气泡。严重时,鱼的各个鳍条发红,鳍条组织内有大量的气泡,吻端、眼眶、鳃盖及肠道内均可见大小不一的气泡。个别病鱼身体腹鳍两侧以后部位或全身竖鳞,揭开鳞片可见表皮下面有大量气泡。

主要危害:气泡病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发病鱼的急性死亡,特别对鱼苗的危害性较大,能引起鱼苗的大批死亡;气泡病的另一个危害是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如水霉病、细菌性疾病等。气泡病对鱼鳍的损伤很普遍,经常观察到草鱼发生气泡病以后,接着开始出现烂尾病。气栓损伤鳃丝以后,病鱼继发细菌性烂鳃,鳃丝内大部分气栓被鱼体吸收以后,往往最后在鳃丝末端残留少量气栓,阻塞血液循环,使末端的鳃丝坏死,观察气泡病后的烂鳃也是以鳃丝末端溃烂为主。此外,气泡病导致的鱼体组织损伤,在早春时节,极易继发感染水霉病。

防控措施:

1、对于浮游植物过多的肥水塘,可以使用海联科二氧化氯;

2、中午开启增氧机曝气;

3、有条件的加注溶解氧较低的井水和浮游动物较多的老水;

4、泼洒表面活性剂加速过饱和气体的逸出,可以使用食盐(4-8ppm),食盐可以起到降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调节水体渗透压的作用,高浓度时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

5、气泡病发病后的池塘要及时泼洒海联科聚维酮碘(2-3亩*米/瓶)等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或抑菌的中药制剂(海联科蚌毒灵散),防止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水霉病等。

水产养殖学是一个什么专业呢,让学姐给大家介绍一下。

专业简介

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水产养殖学专业是以水产学、生物学和生态学为支撑的应用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在在水生动植物增殖、养殖中的具体应用,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立足安徽本地、面向全国,培养高素质的水产技术人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疾病诊断与防治、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科研教学、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池塘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名特水产动物养殖、渔业资源学。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8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