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的洗菜习惯是,会在洗菜过后再浸泡一段时间来去除农药残留,甚至有些人会把菜泡个3~4个小时,但其实这样可能会让菜越泡越脏,并且降低蔬菜本身的营养成份!
目前的农药可以分为脂溶性及水溶性两种;由于脂溶性的渗透性比水溶性高,因此目前蔬果用的农药大部分都是脂溶性,但也因为脂溶性的渗透性高,而造成脂溶性农药残留在蔬果表面也远高于水溶性农药。
所以,若是用水浸泡蔬果,就只能去除表面的水溶性农药,而不能把残留的脂溶性农药去除。此外,水溶性的农药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浓度,若是浸泡的时间一长,反而会让蔬果重新吸附水中的农药。
来源:pexels 蔬果该怎么正确的清洗?1.冲洗后切: 用冲洗的方式不会造成蔬果营养成分的过度流失,而且可提升去除农药残留的程度,此外蔬菜应冲洗后切;一方面可以减少水溶性维生素B、C、钙、镁、铁等氧化或溶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阻止农药渗入蔬菜的切面。
2. 焯水(水煮): 焯水是把蔬菜洗干净后放进热水川烫1~3分钟后,再取出进行烹调。这样可以帮助去除农药残留及草酸、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3.使用食品级洗洁精: 清水洗涤可以净除水溶性农药残留,但脂溶性的农药残留,则需在浸泡的水中加入1~2滴食品级洗洁精,然后将蔬果浸泡3~5分钟,之后再用清水冲洗1~2次,彻底清洁脂溶性农药。
4. 削皮: 对于像萝卜或黄瓜这种表皮较厚不能焯水的蔬果,利用削皮的方式,就可以把残留在蔬果表面的农药残留去除,且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
5. 弱碱性水漂洗: 洗米水、小苏打水和面粉水是厨房中常见的弱碱性水,农药较容易分解在碱性环境的水溶液中,所以可以提升清除农药残留率。
农药残留是清洗蔬果的一个难题,许多人都习惯在洗菜后将其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残留农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有些人会将浸泡时间延长至3-4个小时甚至一夜。但这样不仅会降低蔬菜的营养成分含量,甚至有可能会让菜越泡越“脏”。
目前用于果蔬的农药大多以脂溶性农药为主,这是因为脂溶性农药的渗透性远远大于水溶性农药,其防治效果会比水溶性的农药好很多。但这一现象也造成脂溶性农药在果蔬表面的残留量远远高于水溶性农药。传统用水浸泡的方法只能去除果蔬表面的水溶性农药,但不能除去其主要残留物质—脂溶性农药。且在浸泡过程中,水溶性农药会溶解在水中并形成具有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如果浸泡时间过久很有可能导致水中的农药被果蔬重新吸附。
如果浸泡时间过久,还会造成蔬菜中的许多水溶性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钙、镁、铁、锌等溶解在水中从而造成其营养成分损失。曾经有人做过相关研究发现,当蔬菜的浸泡时间超过15分钟后,其维生素C含量损失率达90%以上。
那么该如何去除农残
1、焯水:将蔬菜洗干净后焯水1-1.5分钟可以去除其大部分的果蔬残留,而且不会对蔬菜的营养成分造成过多损失。
2、去皮:对于一些不能焯水的水果以及表皮较厚的蔬菜,可以通过去皮的方式来去除农残。一般的农药仅残留在水果表面,去皮方式的农药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
3、弱碱性水漂洗:厨房中常见的弱碱性水主要有淘米水、面粉水以及小苏打水。绝大多数的农药在碱性条件下都容易分解,因此使用这类弱碱性水漂洗果蔬,其农残清除率要比普通的清水稍高一些。
4、活水冲洗:用活水冲洗果蔬替代长时间浸泡果蔬,不仅可以提高农残的去除率,且不会造成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
5、巧用洗洁精清洗:在清洗果蔬时,在浸泡的水中加入1-2滴食用洗洁精,并浸泡3-5分钟,之后再用清水冲洗1-2次,即可除去大部分的脂溶性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