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人口多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9:04:42
字号:

人口:约36万人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人口多吗

人口密度:160人/km2

[1]邮编:541200 代码:450323 区号:0773

拼音:Líng Chuān Xiàn,Lingchuan Xian

灵川概况

灵川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南、西三面环抱世界风景名城桂林市,东北与兴安县、东南与灌阳县、恭城县交界,西北与龙胜县为邻,西与临桂县接壤,南与阳朔县相连,为历代“楚越往来之要冲”。县城距桂林始发站7公里,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30公里,湘桂铁路、国道322线、桂海高速公路和桂林绕城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辖4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灵川镇,行政区域总面积2257.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23万公倾,粮食播种面积3.47万公倾,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28万公倾,有林面积14.02万公倾。总人口35.4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05万人;回、瑶等少数民族1.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5‰。

风景资源有山、岩、江、泉、洞、峡、湖、瀑、树、洲10个景类,风格独特。主要旅游景点有青狮潭、大圩古镇、古东瀑布、海洋银杏林、江头古民居、湘高二水之源、公平象山、宝江莲花洞,其中青狮潭为自治区旅游度假区和风景名胜区,江头古民居获"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称号。矿产资源有铁、铜、金、铅、锌、重晶石、方解石、大理石、石灰石。土特产有毛竹、白果、香茹、梨、提子、草莓等。

邮编:541200。代码:450323。区号:0773。

行政辖区

灵川县辖6镇5乡,分为东、中、北三个片区。东片有大圩、潮田、海洋、大境、灵田5个乡镇,中片有三街、灵川镇、定江3个乡镇,北片有潭下、青狮潭、兰田3个乡镇,全县11个乡镇共有行政村136个,有汉、壮、瑶、回等19个民族35.5万人,土地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灵川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日照1615小时,降雨量1926毫米,无霜期达320天,每年均降瑞雪,兼南北天时之利。

土地情况

灵川县地形结构特殊,以漓江河谷平原为中轴,东有海洋山余脉,西有越城岭余脉,整个地形呈“川”字形结构,全县土地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5万公顷,水田1.927万公顷,林地10.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5.52%。

自然资源

①农林资源:

灵川县共有森林面积10.6万公顷,境内有青狮潭和海洋两大水源林保护区,主要林种有杉木、马尾松、毛竹、银杏等,其中毛竹、银杏是重要的林业资源。全县毛竹种植面积29万亩,储量2000多万根;银杏种植6.2万亩,100多万株,海洋银杏之多为全国乡级之冠。

②矿产资源:

灵川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铅、锌、水晶石、石灰石、大理石、黄金等20余种,以石灰石储量最大,大理石多为黑色、花色,储量达1400万立方米。

③水电资源:

灵川县境内河流众多,有青狮潭水库,思安江水库和漓江、甘棠江、桃花江、花江、东江、潮田河等20多条主要水系和河流,流域面积2093.87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15.9万千瓦,可开发量4.5万千瓦。目前全县建有小水电站48座,装机容量3.04万千瓦,年发电量7800万千瓦时。

经济发展

1、国民经济: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灵川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富裕、文化、生态、平安的和谐灵川,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统计,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5.89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85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9.61亿元,同比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43亿元,同比增长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74亿元,同比增长12.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39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收入完成3.51亿元,同比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95元,同比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3527元,同比增长9.6%。

2、农业:

围绕“农业稳县”工作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效益型农业,全县基本形成优质粮、春夏熟水果、禽畜水产、无公害蔬菜、食用菌、桑蚕等六大农业支柱产业。

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9.92亿元,同比增长10%。粮食生产方面,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2.6万亩,总产量17.98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9万亩,优质谷率达99%。

蔬菜生产方面

建成九青、广灵、大圩、海洋山万亩标准化蔬菜基地4个,蔬菜年复种面积31.6万亩,总产量58.5万吨。

水果生产方面

全县共有白果早结丰产示范点50个,大果杨梅、大果枇杷、脆皮金桔、南方优质梨等百亩优果示范点148个,水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9.2万吨,产值1.4亿元,其中脆蜜金桔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

禽畜水产生产方面

全县共有牲猪规模养殖场160个,家禽规模养殖场448个,年出栏牲猪44.9万头,出笼家禽962.3万羽,水产品产量1万吨。

食用菌生产方面

建成以灵川镇、定江、三街为重点的食用菌核心栽培区3个,专业村5个,食用菌栽培面积达118万平方米,年产量9000吨,产值4500万元。桑蚕生产方面,全县桑蚕种植面积3420亩,年产值524万元。

农业龙头企业方面

全县共有集琦实力、绿苑米业、威昂佳果、大发禽业等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60多家,全县农村每年提供给这些企业的农产品价值达4亿多元。

3、工业:

围绕“工业强县”工作思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工业发展平台建设,抓好现有企业的协调服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截至2006年底,全县共有桂林八里街工业园区、潭下金山、定江三号、灵川镇灵勃、三街五里排、大圩铁山、灵田花江、青狮潭等工业园区和集中区8个,企业总数达99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18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47家,纳入税收考核范围的企业270家,基本形成以化工、冶炼、建材、制药、轻工食品为龙头的五大产业体系,涌现出金山化工、白云化工、桂康公司、迪华玻璃、大华药业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

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48.11亿元,增长17.9%;实现工业税收8463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65亿元,增长16.3%;实现销售产值25.82亿元,增长16.5%。二产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2.33%。

4、第三产业:

围绕“三产活县”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整合旅游、商贸和土地资源,全力做好特色文章,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2006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43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税收1.12亿元。

餐饮服务业方面

通过加大灵川狗肉、青狮潭大头鱼、漓江清水鱼、清水鸡、百果鸭等特色风味美食的宣传推介和包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县已形成县城、三街、八里街、大圩、青狮潭、东江等六大美食产业区。

商贸物流方面

根据桂林市发展总体规划给八里街及周边区域以市场、物流、仓储为主导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该县已建成的八里街汽车销售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饲料批发市场和各类商贸市场的作用,改造提升该区域的商贸、物流、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技术交易、信息、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使桂黄公路县城以南周边区域逐步为桂北最大的商贸物流基地之一。

建筑房地产方面

充分利用桂林市城区框架扩大及旅游业发展需求,以聚集人气、发展地方经济为目的,在严格遵循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引导建筑房地产业加大对县城、龙头岭、八里街、桂磨公路大圩段等重点地段的开发力度。2006年,房地产业完成投资4.7亿元,税收7833万元,建筑房地产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5、项目建设:

围绕“项目兴县”工作思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全县引进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尧山校区、广西师大附中八里街校区和中国桂林?义乌小商品批发城、桂林花园时代购物广场、大圩古镇保护性开发等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

2006年,全县引进新建和增资项目达175个,协议资金总额70.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39亿元;实施项目建设27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74个,续建项目96个,计划总投资63.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7.63亿元。这些项目的引进和顺利实施,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旅游资源

灵川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有10个景类:江、岩、山、泉、洞、峡、湖、瀑、树、洲等;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同为桂林风景资源和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桂北旅游、农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县主要有国家级4A景区古东瀑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圩、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头古居民等重点旅游景区和海洋古银杏生态博览园、大境“大野神境”、潮田“漓水人家”、灵田“盐马古道”等旅游新开发项目,毛洲岛、东江漂流等类型的特色生态游、农家乐和休闲度假旅游遍布全县,充实和丰富了东、中、西三线旅游线路。2006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6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770万元。

游桂林山水 品灵川美食

灵川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美味食品,逐步形成了以青狮潭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主的西线生态环境旅游线路;以灵川桂黄公路沿线美食文化为主的中线美食之旅线路;以大圩古镇、毛洲岛农家游、古东森林瀑布群、海洋金秋银杏田园风光为主的东线访古觅幽旅游线路

海洋银杏林

海洋银杏林位于桂林灵川县海洋乡境内。林区有银杏树100万株,一簇簇,一排排,一片片植于秀丽的田园间或村庄舍旁,林区面积4平方公里,树龄一般为30-50年,林冠平均高度13米,树干直径0.5米,其中有50多万株年代久远的银杏树,最古老的一株已有500多年历史

青狮潭旅游度假区

青狮潭是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和风景名胜区,是全区有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也是漓江重要的补水源头。分为东湖、公平湖、西湖,三湖景色各异;西湖上有广西设备最齐全的水上乐园,可选择快艇、摩托艇、皮划艇、水上牵引降落伞、潜水等惊险刺激的水上体育活动

机构设置

灵川县人民政府 政府办公室 发展和改革局 经济贸易局 教育局 公安局 监察局 民政局 司法局 财政局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国土资源局 建设规划局 交通局 文化局 农业局 卫生局 林业局 水利电力局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统计局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历史沿革

1981年5月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44号)将灵川县大圩公社的潜经、草坪2大队和茯荔大队的吴家、杨家2生产队划归桂林市管辖。

2000年,灵川县辖6个镇、5个乡、2个民族乡。 

2003年灵川县行政区划一览(6个镇、5个乡、2个民族乡):

100 灵川镇 辖:城北街、城中街、城南街3个居委会;同化、禾家、粑粑厂、莫家、大面、双洲、木马、民治、灵宝、双潭、王家、甘棠12个村委会。

101 大圩镇 辖:大圩街居委会;大圩、敢兴、党村、廖家、朱家、李家、高桥、上桥、雄村、下张、南积、西马、涧沙、袁家、秦岸、茯荔、毛洲17个村委会。

102 定江镇 辖:定江街居委会;莲花、宝路、粟家、赤江、定江、法源、金灵7个村委会。

103 三街镇 辖:三街居委会;三街、狮象、普贤、五福、龙门、龙坪、广化、千秋、溶流、溶江、潞江11个村委会。

104 潭下镇 辖:潭市街居委会;老街、潭下、码头、合群、蔡岗、枣木、庄屋、砖塘、大义、东头、薛家、大庙、大泉、合堡14个村委会。

105 九屋镇 辖:易家、油塘、九屋、江头、塘社、苏勃、祠堂、莲塘、石洞、黄梅、西岭、东源、四江13个村委会。

200 潮田乡 辖:潮田街居委会;潮田、留村、毛村、富足、吒头、深井、旺塘、南圩、太平、寨底10个村委会。

201 大境瑶族乡 辖:大境、永同、新寨、金竹、松江、乐育、黄泥江、群英8个村委会。

202 海洋乡 辖:海洋街居委会;江尾、国清、海洋、九连、大庙塘、水头、尧乐、大塘边、新民、小平乐、滨洞、思安头、安太13个村委会。

203 灵田乡 辖:灵田、会林、永正、龙口、东田、力水、四联、正义、上长岗、下长岗10个村委会。

204 青狮潭乡 辖:青狮潭街居委会;青狮潭、三合2个村委会。

205 公平乡 辖:公平街居委会;新江、田心、岩山、山上、联合、五美、公平、和平、四合9个村委会。

206 兰田瑶族乡 辖:兰田、两合、南坳3个村委会。

2005年8月,撤销公平乡、青狮潭乡、九屋镇,设立青狮潭镇,青狮潭镇人民政府驻原青狮潭乡青狮潭村。2005年底,灵川县辖6个镇、3个乡、2个民族乡。

灵川特产

灵川正宗狗肉

灵川狗肉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据考,它始于汉景时期,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灵川狗肉烹调工艺独特,以选狗、杀狗、切狗、烹调到品尝狗肉皆有讲究。食后余香满口,通体舒泰,令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灵川银杏

灵川银杏俗称白果。果(种实)为圆 形或长圆形、卵形、椭圆形, 外种皮肉质, 中种皮骨质, 内种皮膜质。种核(白果)椭 圆, 卵形或长椭圆形, 素有“活化石”之称。有敛肺气、平皱、益气、平喘缩便、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

大球盖菇

灵川县强化与科研部门的合作,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近年来,在稳定发展传统产品的同时,先后从有关院所引进了鸡腿菇、杏孢菇、茶树菇、猴头菇、杨树菇、大球盖菇等新品种在全县推广种植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灵川县榜上有名。

2020年4月,灵川县被命名为首批广西民营经济示范县(市、区)。

2020年,灵川县入选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代表景点为古东森林瀑布。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推介灵川县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灵川县榜上有名。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灵川县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7年12月,灵川县上榜广西首批自治区级生态县(市、区)名单。

兰田村古今概况

兰田原称陈田,民国时期谐音为蓝田,1960年后又谐音为兰田。自元朝起,历明、清至民国17年(1928年)止,均属南安县廿一都,后隶属关系多变,时属玲苏(康美),时属洪濑,时属丰州,今又属康美,全称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

地理位置:兰田村位于南安市中部偏东,晋江东溪东畔,东、北为福铁村,西过溪为青山村,南为溪丰、玉湖村。省道307公路穿境而过,经兰青大桥过东溪则有“南洪”公路,东南下泉州西门15公里,东北上洪濑8公里,西南去南安12公里。

地形地貌:兰田村地处丘陵地带,小山自南问北贯穿中部,从而形成六个大小不等的小洋梯田,梯田之上是梯园。

村落村民:兰田村面积5850亩,其中耕地1904亩,有9个自然村落10个村民小组。在籍960户。3292人,其中党员82人。历史上,兰田人口少,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现在,村民不是务工就是经商、办厂、搞运输,农业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生活来源。

历史人文:兰田村民主要有许氏、林氏和潘氏,另外还有少量的傅、吴、曾、刘、李、雷六姓。

兰田许氏始祖许豳兴,约于明初(永乐)公元1417年前后肇基兰田,至今已有590多年的历史,传世23代,现有人口二千多人,聚居在树兜、华瑶、草埔、山头、山兜五个自然村,郡号“高阳”,堂号“瑶林”。

兰田林氏以聚居松柏岭自然村为主,自明代起,由漳州及邻近林氏五地迁入,俗称“五林”,现有人口五百多人,堂号“九牧”。

兰田潘氏始祖潘天珠,约于明末(万历)公元1585年来自漳州平和清宁里织缎社,肇基陈田自然村,至今已有420多年的历史,传世17代,现有人口近四百,郡号“荥阳”。

兰田其余姓氏自清朝起,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陆续由他地迁入,主要聚居董内自然村,人口总计二百余人。

兰田北部边上有明末清初的许仁寨遗址,原称宝兴寨,南面兰田境内有其分寨先锋寨遗址,东面福铁村境内有其分寨铁砧寨遗址。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朝代更迭,百姓生活无着,丰州杏埔人许仁聚义山寨。传说其下有五个分寨。声势大,影响深。民国四年《南安县志》卷十八曾记述,又据松柏岭同代人林公墓志铭所记述,公元1648年(清顺治五年)山寨极盛,有“山气窃沸”之谓,后山寨被清兵所毁,原址现仍找到被烧炭化的黑米黑谷。2005年,寨下众乡仁捐资于原寨处兴建寨王公宫,供奉寨王,宫庙建筑面积90_,宫庙庄严,香火旺盛。

许仁寨西南肩侧,有建于民国16年(1927年)的龙溪寺,供奉观世音,历来香火不断。香客近者来自附近的三乡五里,远者来自泉州、晋江、洪濑,回乡的香港、澳门同胞也常来进香。

清代,兰田许氏十四世山兜人许丕官,为明经岁进士,现旗杆石尚保留完好。其长子许因伯,清太学生,次子许兼善,清邑庠生。

兰田村现有完整的清代建筑“五开间大厝”12座,这些养育过五、七代人的古建筑,着实令人怀念。

新风新貌: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兰田村经济、文化、村风、村貌都有了很大地发展和变化。每个自然村,一眼望去,尽是高楼林立,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果粮飘香,一派祥和景象。在草埔自然村,307省道和玉兰路临路成街,今已成为一个规模不小的街市。

现有兰田籍的有处级干部一人,省-表一人,省人大代表一人,科级干部二人,研究生五人,不完全统计:具有工程师、会计师、中学高教、高级工程师等中、高级职称二十三人。

兰田村在2004年之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003年村财负债40万元。2004年社会企业家潘春来就任兰田村党支部书记,在其带领下,当年就制订了《兰田村经济社会发展十年规划》,提前拉开了建设新农村的序幕,并立即在兰田中部的200亩荒地上迁移坟墓490多座,开挖土方33万立方米,铲除山头成平地,于其后部建起了兰田幼儿园、小学、村部和老人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4625_,其前部则用于建设兰田中心新村。几年来,于各自然村主要通道铺设水泥路面,安装路灯、全球眼。2008年又投资2500万元,新建贯穿兰田村,东西长2.5公里、宽20米的兰青公路,(包括:造价600多万元的兰青大桥),发动群众集资建设造价1100多万元的标准厂房。及已完工面积达117亩的溪埔取沙回土工程。2006年,潘春来同志自费创办兰田新农民培训学校,免费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到现在已举办350期,培训38000多人次。

兰田村制定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先后创办了“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闽菜品牌孵化基地”、“城市服务业基地”等。学校自主研发了“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已在福建省泉州市2463个行政村推广使用,建设了5160多个信息服务站,创造了18840多个就业岗位。

2008年潘春来同志参与投资制作原创大型系列动画——《小牛向前冲》,成功塑造了主人公“大角牛”这一-明星,该形象不仅荣膺“2010中国首届十大-形象”,还被选定为“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吉祥物和鄂尔多斯市的形象标识”。继《小牛向前冲》之后,顺势而动创建“南安市派乐达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该项目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园区规划用地面积275亩,计划投资3亿元人民币,内设人才培育园、动漫产业园和动漫娱乐城等三大功能区域。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品牌。

2010年,兰田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85亿元,人均收入13660元,村财收入360万元。兰田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及有关单位的关心、支持和肯定,先后获得的县市级以上殊荣有:

南安市2005年度“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一等奖”、“中国电信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村”、泉州市“宽裕型文明村”、泉州市“五个好”先进村党组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南安市2006年度“新农村建设特别突出贡献奖”、泉州市2006年度“三农”工作先进单位、2004-2006年度“南安市文明村”、2006-2007年度“泉州市文明村”、南安市2007年度“新农村建设一等奖”,2008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2003-2007年连续五年被泉州市委评为“计生合格村”,多次被上级党委、政府评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南安市新农民培训学校被定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福建授予“福建省信息化示范村”;福建省第十届(2006—2008年度)“文明村镇”;2010年被福建授予“福建省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示范村”;“福建省生态村”。由学校自主研发的“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已被列入2008——2009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2009年6月被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和中国致公党中央联合授予“中国村络工程国家级示范平台”;2010年9月份荣获国家五部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农业部、商务部和文化部)联合授予的“全国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称号;2010年5月被南安市政府列为“上市后备企业”;2010年底荣获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三等奖;2011年“世纪之村”平台已被列入泉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兰田村附近有雪峰寺、傅翰奇墓、福铁都督墓、凤山寺、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蓬华芥菜、泉州龙眼、曙光甘薯、石亭绿茶、南安石亭绿等特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7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