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概述 2 药品说明书 2.1 氯林可霉素的别名 2.2 外文名 2.3 成分 2.4 性状 2.5 氯林可霉素的药理作用 2.6 适应症 2.7 用量用法 2.8 注意事项 2.9 规格 3 克林霉素中毒 3.1 临床表现 3.2 治疗 4 参考资料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克林霉素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克林霉素 已经自动替换为 氯林可霉素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概述
氯林可霉素抗菌活性是林可霉素的4~8倍。主要用于厌氧菌引起的腹腔和盆腔感染,也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是金**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的首选药物。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因在胆汁和粪便中浓度高,易致肠道菌群紊乱。
氯林可霉素磷酸酯;磷酸林大霉素;氯洁霉素;氯林霉素 ,氯林可霉素
2.2 外文名Clindamycin
2.3 成分为林可霉素7位去羟基并为氯取代的化合物。其制品有盐酸盐、棕榈酸酯盐酸盐(以上两种供口服)和磷酸酯(供注射)等。
2.4 性状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中极易溶解,在甲醇或吡啶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丙酮或氯仿中几乎不溶。其10%水溶液的pH 为3.05.5。游离堿的pKa7.7。
2.5 药理作用
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同。口服盐酸盐150mg,4560分血药浓度达峰,为23?g/ml. 肌注后血药达峰时间,成人为3小时,儿童为1小时,静注300mg,10分钟血药浓度为7?g/ml。体内分布广泛,但不易进入脑脊液中。在体内代谢,部分代谢物可保留抗菌活性。代谢物由胆汁和尿液排泄。在尿中收集到的原形药物约占体内总药量的1/10,t1/2为3小时,肝、肾功能不良时可略提高。血透和腹腔透析不能有效地使本品清除。
2.6 适应症主要用于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引起的腹腔和妇科感染(常需与氨基糖甙类联合以消除需氧病原菌)。还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关节和软组织、骨组织、胆道等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本品是金**葡萄球菌骨髓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2.7 用量用法1.盐酸盐:成人重症感染,1次150~300mg,必要时可增至450mg,每6小时1次:儿童重症感染1日每千克体重8~16mg,必要时每千克体重可增至20mg,分为3~4次给予。 2.棕榈酸酯盐酸盐(供儿童应用):重症感染,1日每千克体重8~12mg,极严重时每千克体重可增至20~25mg,分为3~4次给予。10kg以 *** 重的婴儿可按1日每千克体重8~12mg用药,分为3次给予。 3.磷酸酯(注射剂):成人革兰阳性需氧菌感染,1日600~1200mg,分为2~4次肌注或静滴;厌氧菌感染,一般用1日1200~2700mg,极严重感染可用到每日4800mg。儿童1月龄以上,重症感染1日量每千克体重15~25mg,极严重每千克体重可按25~40mg,分为3~4次应用。 肌注量1次不超过600mg,超过此量则应静脉给予。静脉滴注前应先将药物用液体稀释,600mg药物应加入不少于100ml的输液中,至少输注20分钟。1小时内输注的药量不应超过1200mg。
2.8 注意事项1.与林可霉素间有交叉耐药性。 2.本类药物与红霉素有拮抗作用,不可联合应用。 3.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能用于脑膜炎。 4.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问题参见林可霉素。 5.肝功能不全者、孕妇、哺乳妇女慎用。 6.不宜加入组成复杂的输液中,以免发生配伍禁忌。
2.9 规格片剂(或胶囊):每片(或胶囊)75mg、150mg。磷酸氯林可霉素注射液;每支150mg(2ml)
3 氯林可霉素中毒氯林可霉素(氯洁霉素、克林霉素)抗菌活性是林可霉素的4~8倍。主要用于厌氧菌引起的腹腔和盆腔感染,也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是金**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的首选药物。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90%,半衰期3h,容积分布4L/kg。因在胆汁和粪便中浓度高,易致肠道菌群紊乱。成人常用量:口服0.15~0.3g,3~4/d;肌内或稀释后静脉注射每天0.6~1.2g,分2~4次给药。[1]
3.1 临床表现[1]
1.本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较林可霉素低,但假膜性肠炎的发生率是最高的,可能超过2%。
2.其他不良反应见林可霉素的相关内容。
3.2 治疗氯林可霉素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
1.本药过量无特效解毒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透析疗法不能清除本药。
猪吃木炭有危害吗,猪用林可霉素加头孢治疗什么
林可霉素又名洁霉素,是从链丝菌培养液中取得的一种碱性抗生素。虽然与大环内酯类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但都作用于相同的位点,具有许多共同的特性,包括都是具有高脂溶性的碱性化合物、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对细胞屏障穿透力强,还有共同的药物学特征。1、抗菌特点与机理1.1本品为速效抑菌剂能穿透细胞膜,主要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通过抑制肽链延长、影响蛋白质合成而起抑菌作用,但在高浓度时对高敏感菌有杀菌作用。葡萄球菌对本品可缓慢产生耐药性。对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品显示交叉耐药性。1.2抗菌谱较窄仅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G+)菌和支原体有较强抗菌活性,对某些厌氧的革兰氏阴性(G-)菌也有一定作用。抗菌谱与大环内酯类相似,主要抗G+菌,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的作用较强,但不及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对支原体的作用与红霉素相似,而比其它大环内酯类稍弱。其特点是对大多数厌氧菌如破伤风杆菌、魏氏梭状芽孢杆菌以及某些放线菌等有抑制作用,对猪痢疾密螺旋体(猪血痢)和弓形虫也有一定作用。但大多数需氧G-菌对其耐药,此点有别于大环内酯类。本品对真菌、病毒无效。适应症主要是敏感G+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和乳腺炎等(尤其是链球菌病和葡萄球菌病)。对支原体引起的猪喘气病、猪血痢以及厌氧菌引起的感染亦有防治功效。1.3属时间依赖性且抗生素后效应(PAE)较短的抗生素抑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药物浓度超过最小抑菌浓度的维持时间,即细菌的暴露时间,是影响药效的最关键因素。而峰值浓度并不很重要,当药物浓度达到较高水平后,再增加浓度并不能增加其抗菌作用。投药原则是将间隔时间缩短,而不必增大每次剂量。为此,注射用药必须每天2次。1.4可用作饲料添加剂能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2、药物相互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1)细菌对本品和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2)本品与庆大霉素联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G+菌与G-菌混合感染有协同作用。(3)本品与大观霉素合用有协同作用,尤适用 于需氧菌和厌氧菌导致的产科感染,如子宫内膜炎、乳腺炎、产褥热、产后无乳等。(4)本品属速效抑菌剂,不应与青霉素、头孢菌 素类、氟喹诺酮类等繁殖期杀菌药联合使用,对后者有拮抗作用。(5)本品不能与大环内酯类、氟苯尼考以及泰 妙菌素联用,因作用部位相同,互相竞争作用位点而有拮抗作用。(6)本品具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不宜与氨基 糖苷类和多肽类抗生素合用,可能加剧对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7)本品不宜与抑制肠胃蠕动的止泻药合用, 因可使肠内毒素延迟排出,导致腹泻加剧和时间延长。不宜与含白陶土的止泻药内服,因白陶土可使林可霉素的吸收减少90%以上。(8)本品不能与卡那霉素、新生霉素混合静注, 也不能与氨苄西林、氨茶碱、葡萄糖酸钙合用,否则将发生配伍禁忌。(9)本品不可直接静脉推注。静注时必须用5%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本品可引起以呕吐、腹泻为主的胃肠道反应,但较轻微。长期大量使用可致二重感染,发生假膜性肠炎,其先驱症状为腹泻,遇此症状应立即停药,口服甲硝唑可治愈。本品具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高浓度时可能导致骨骼肌麻痹。
猪吃木炭吃多了会慢慢消瘦,然后死亡。不过木炭的好处很多,在母猪临产前7天,可以在日粮中添加2%的研碎木炭,饲喂母猪。木炭多孔,所以它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对大细菌团及附着在颗粒上的细菌有良好的吸附和阻隔作用。可以取适量木炭在锅内炒,10分钟后,加入适量食用醋和大蒜,能有效治疗仔猪白痢。
一、猪吃木炭有危害吗
1、猪如果吃了太多木炭,会慢慢的开始消瘦然后死亡。不过木炭如果使用得当也会有很多好处,母猪临产前7天,可以在日粮中添加2%的研碎木炭,饲喂母猪。也可以在仔猪出生7日后,把适量的木炭研成末,并添加适量食盐,每1千克木炭添加5克食盐为宜,然后加水调成糊状,让仔猪自用采食,这样可以有效防治仔猪软骨病。
2、木炭多孔,所以它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对大细菌团及附着在颗粒上的细菌有良好的吸附、阻隔作用。同时对细菌释放的内毒素也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可以阻碍细菌危害宿主。木炭还可以治疗猪腹泻,平常可以在仔猪的日粮中添加8%的研末木炭,仔猪痊愈后,再坚持用5天,就可以防止复发。
3、也可以取适量木炭在锅内翻炒,10分钟后再加入适量食用醋和适量压碎的大蒜。木炭、醋、蒜的比例是10:5:4,一般一窝仔猪需要用500g木炭。然后将其用水拌成糊状,用木勺或其它工具给猪舔食,必要时可灌服,这样能能有效治疗仔猪白痢。
二、猪用林可霉素加头孢治疗什么
1、猪用林可霉素加头孢可以治疗咳嗽。治疗猪咳嗽时,如果不知道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就可以对猪用林可霉素加头孢进行注射。如果还有气喘情况,可在原有的药剂配方中加一点地塞米松,这样效果会更佳。
2、猪用林可霉素的作用非常多,当母猪患有乳房炎或者子宫炎症时,可能导致仔猪发生黄白痢,这时可以给母猪注射林可霉素加地塞米松,另一侧用缩宫素。这样可以有效切断由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子宫炎引发的黄白痢。要注意仔猪也必须要用药治疗,可以口服恩诺沙星或肌注安普霉素。
3、母猪产子以后,也可以采用林可霉素进行预防消炎。每天1次,连用2-3天即可,这样用药的效果会比用青链霉素的效果更加持久明显。如果再给母猪喝一些益母红糖汤,效果还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