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7:33:11
字号:

板蓝根是人们常用于防止感冒的一种中药制剂,市面上出售的一般是板蓝根颗粒,可自行冲服。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如下:

板蓝根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

板蓝根具有抗细菌内毒素的作用。细菌内毒素就是中医所说的“热毒”,主要是为细菌被杀死后所释放出的毒素。研究发现,板蓝根中含有的有机酸、生物碱、核苷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能够直接中和、降解内毒素或破坏细菌内毒素的正常结构,同时抑制内毒素诱导的炎症介质合成与过度释放。板蓝根具有抗氧自由基、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2、抗菌抗病毒

板蓝根对多种细菌起到杀菌作用。板蓝根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

对流感病毒PR8 株和京科68-1株有明显抑制作用。在试管内板蓝根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3.提高免疫功能:小鼠腹腔注射板蓝根多糖50mg/kg,可显著促进小鼠免疫功能,表现为: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脾重。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

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脾指数、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降低有明显对抗作用;显著增强二硝基氯苯所致正常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迟发型过敏反应;

4.抗钩端螺旋体作用:1:100以上的板蓝根或大青叶,在试营内均有杀钧端螺旋体的作用。

板蓝根的食用方法

1、板蓝根煮汤,在板蓝根苗长到15-20cm的时候,可以将板蓝根连叶带根洗净,像煮白菜一样放点油、盐、味精就可以了,稍有苦味;

2、素炒板蓝根,先放点油,放点辣椒,大蒜,葱,再把切好的板蓝根放入炒就可以了。

板蓝根的中药验方

①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用板蓝根3钱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

治疗用50%或200%板蓝根注射液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3次。

或用板蓝根煎服,昏迷者行鼻饲,12岁以下每日2两,13岁以上2~4两,1次顿服或2次分服,连服2~3周;亦可每2小时服1次,成人每次用2~2.5钱,15岁以下用1~2钱,待体温降至正常后酌减剂量及次数,2天后停药。

治疗过程中需配合必要的针灸、西药等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

老兽医:用这个药物喂猪,才能算是给猪群保健,养殖人建议收藏!

果然悠

原创

2018-10-4 09:00 · 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

在“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理念还未得到养猪人认可的时候,多数养猪朋友在养猪过程中还是以治疗为主,所以目前常用的中兽药方剂中清热解毒类药物偏多,比如常见的荆防败毒散、黄连解毒散等,随着预防疾病理念的发展,近几年越来越多猪场老板意识到猪群抵抗力的重要性,所以补益类中药在养猪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中兽药方剂,治病的同时提高抵抗力,养猪用途很广,它就是扶正解毒散。

扶正解毒散方剂组成

板蓝根60g、*羊藿30g、黄芪60g。

扶正解毒散方剂分析

方中板蓝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能。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黄肿毒等症。现代研究表明板蓝根具有抗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方中*羊藿味辛、甘,性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和祛风湿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羊藿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可提高T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

方中黄芪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和利水消肿等功能,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肺脾气虚,表虚自汗,中气下陷,气虚水肿,久溃不敛和疮痈难溃。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可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吸附,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可促进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猪群抗体滴度,还具有抗应激,抗氧化和保肝护肾的功能。

以上三种药材合用,共奏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扶正祛邪之功效。也就是说扶正解毒散可以在治病的同时提高猪群抵抗力。

扶正解毒散临床应用

1)寒冷季节保健

春季随着环境温度越来越高,各种细菌增殖速度也越来越快,环境细菌的数量逐渐增多,猪群的染病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而冬季寒冷,虽然细菌增殖速度放缓,但是病毒病(如五号病、病毒性腹泻、流感等)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根据中兽医“扶正祛邪”的理论,预防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方面提高机体抵抗力,一方面清除机体内的外邪,扶正解毒散就可以同时满足这两个需求,满足养猪人在寒冷季节疾病的防控需求。

2)疫苗免疫前后

受现在养殖条件的限制,加上霉菌毒素、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侵袭,养猪中疫苗免疫失败案例比比皆是,据统计,超过半数猪场猪瘟疫苗免疫不合格。为了增强猪群抵抗力,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养猪朋友可在疫苗免疫前后每吨饲料中加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6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