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如何管理才能皮薄光滑?虽然都是侧重于柑橘外观品质的指标,但皮薄对应的是果皮厚度,而光滑则对应的是果面的洁净度,所以笔者还是来分别谈一谈。
关于果皮厚度
与柑橘果皮的厚度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品种性状,一般来说柚子皮厚,甜橙类的果皮也比多数宽皮柑橘的厚上一些,但跨品种讨论显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我们希望柑橘皮薄,通常也是针对某一品种而言。
柑橘的果皮是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部分构成。虽然外果皮中的表皮细胞会随着果实成熟一直分裂,但它只是薄薄的一层,对果皮厚度影响很小。实际上,柑橘果皮的增厚主要来自中果皮的增厚。
中果皮又称白皮层、海绵层,是构成果皮的主体。中果皮细胞通过垂周分裂及平周分裂来增加其厚度,在膨果期时膨大生长迅速,成熟期前基本定型,所以果皮厚不厚关键就在于膨果期间中果皮的生长情况,具体来说就是当时中果皮细胞的分裂速率。
说起细胞分裂,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氮元素了,它不仅是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中的基本物质,也是植物内每个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促进植物细胞不断的分裂和增长,所以也有生长元素之称。如果此期,柑橘果实中的氮水平过高,势必会引起中果皮过度分裂,而导致果皮增厚,所以合理施肥,按需供给很关键。
此外,柑橘的膨果期也是裂果的高发期,具体原因是果肉迅速膨大,而果皮无法承载这种压力而开裂。所以我们常会喷施一些调节剂如赤霉素等来刺激果皮生长缓解裂果的压力,但过度使用是会造成皮厚,甚至是后期浮皮的,所以一定要把握住用量(不超过20ppm),以及不要超次数使用,并通过喷施盖世美,保持水分供给平衡,减少剧烈变化,以及其他遮阳防晒等措施来科学防灼。
关于果面洁净度
这部分主要是与病虫侵害、机械伤、药害等关系比较大,由于图太多这里就不逐一展示了,上图为溃疡上果。
病害:主要包括溃疡病、疮痂病、砂皮病、黑星病、白癞病、褐斑病、灰霉病、脂点黄斑病、烟煤病等。
虫害:主要有蓟马、红蜘蛛、锈壁虱、介壳虫等。
机械伤一般是风伤果;药害要格外注意,本来打药是为了防住病虫来提升颜值的,但用药不注意如随意混用、高温期用药、超浓度使用等,病虫打没打住且不说,果子反而被药给伤了,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在用药上一定要多加注意。
柑橘裂果病是一种与肥水高度相关的生理性病害。在防治时应着重田间肥水管理和栽培隔离,在适当的时候辅以药剂处理。
(1)田间管理。
一是加强肥、水、土管理,增强树势,壮果期增施钾肥。如在裂果开始时,对叶面连续喷布3%草木灰浸出液或3%草木灰加2%石灰水混合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还可采用灌水防裂果:在长期干旱后大雨来临之前,灌1次水,以缓解因大雨突然来临导致的果皮和果肉之间的生长速度差,从而预防裂果现象的出现。二是旱前用塑料薄膜或稻草覆盖地面,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膨大期均匀供应水分和养分,后期少灌水。如对玉环柚园,在8月底至9月初进行全园地膜覆盖,可显著降低裂果率。三是在橘园内进行间作时,种植与柑橘树争夺肥水少的作物,如豆类和荞麦等。四是选择裂果少或无裂果的株系进行繁殖,如脐橙中脐小或闭脐果多的品系,抗裂果力强。五是在脐橙发生裂果的初期及中期,不摘裂果,及时防治介壳虫、锈壁虱等,均可减少裂果发生。六是抹去过多夏梢,对过长枝梢进行短截及摘心。
(2)药剂处理。
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前后,用FeWS 30倍液涂果或用150~25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GA3)溶液涂幼果脐部;雨前喷施浓度较低的叶面肥或赤霉素液;初裂果时,可在所喷施的赤霉素中加入200毫克/千克的甲基硫菌灵(托布津)溶液;裂果前,每10~15天用果实防裂剂800~1000倍液喷布幼果1次,连喷3次。喷施用尿素150克、氯化钾100克、食醋100克、石灰100克,对水50升所配制成的药液,亦有防裂作用。增钾防裂果也是很好的办法:即在7月下旬至8月初每株柑橘树增施硫酸钾0.25~0.5千克,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同时可用0.2%~0.3%的石灰水喷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