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果树含蛋白质2.34%,脂肪0.3%,糖类20.42%;种子含油量达20%,是近几年特火的热带水果。那么如何 种植 释迦果树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释迦的种植与管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释迦的种植与管理
番荔枝(学名:Annona squamosa),又称佛头果、释迦、亚大果子(还称林檎(广东潮汕地区俗称)、唛螺陀(广西)、洋波罗、假波罗(广西凭祥,因其外形与结构都酷似广西特产水果波罗蜜)、番鬼荔枝(广东粤语区、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称乌梨仔。),为番荔枝科番荔枝属多年生半落叶性小乔木植物。多种植做经济作物,果肉白而甜。
番荔枝为 热带水果,果实清甜,果肉乳白色,以其独特香味,被列为热带名果之一。成熟果呈淡绿**,外表被以多角形小指大之软疣凸起(有许多成熟的子房和 花托合生而成),恰似佛头,故有佛头果、释迦果之称。
释迦的生物学特征
番荔枝树茎高3~10m, 枝叶细密且低垂。单叶,互生无托叶,叶子正面深绿色反面为灰绿色。花单生,附生于叶腋或枝端,4~9月开放,花瓣3枚呈椭圆长形,颜色淡绿花身下垂,散发浓厚的果香。果实为聚生果,果皮表面呈圆形、心脏形、椭圆形或圆锥形,未熟果表为深绿色,成熟果实呈现浅绿色或绿**,形状神似 荔枝,故原名番荔枝,又因为果皮突起形似番荔枝佛头,因此别名"释迦"。番荔枝种子为黑褐色椭圆形状,光滑坚硬; 果肉雪白口感绵密,香甜又带点微酸。
其它 亚种高达5m,树皮薄、灰白色,树冠球形或扁球形。单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6~17cm,先端尖或钝,基部圆或阔楔形;花黄绿色,1~4朵聚生枝顶或与叶 对生,花期5~6月;聚合浆果 肉质近球形,径约5~10cm,8~10月成熟时黄绿色,味甘美芳香。果实为聚生果,由数十个小瓣组成,每个瓣里含有一颗乌黑晶亮的小核。呈卵形,未熟果绿色,成熟果呈淡绿**。味略甜,奶黄油色或乳白色,呈乳 蛋糕 状,并具芳香,鲜食香甜,风味甚佳。果实可食率67%。单个果重一般在350g左右。
释迦的栽培技术
苗木繁殖
番荔枝繁殖 方法 有种子繁殖、嫁接繁殖。普通番荔枝实生苗,具有早结丰产特性,但其性状难保持,早衰。目前,AP番荔枝育苗一般采用普通番荔枝作 砧木,但是,生产上易染根腐病。湛江南亚热作研究所已发现几种抗根腐病的砧木,但需采用中间砧,砧木选定后,首要任务是培育壮苗,使其迅速达到嫁接标准。用普通番荔枝作砧木,种子应来自优良品种的丰产、优质母株上,果大且果形端正的果实,种子取出后洗净,剔除不实粒和小粒种子,晾干即播。翌年春播的种子要充分晒干,密封保存。砧木粗度达到1cm左右时就嫁接。嫁接方法多随季节而定,春季韧皮部不易削离,一般采用枝接法,而夏秋季一般采用芽接法。番荔枝用芽接法嫁接时,一般要求20~30天后解绑,而用枝接法,一般先进行挑芽后再进行解绑。对于用芽接法嫁接已成活的植株,在解绑后15天左右,就可以在芽接位上方5cm左右剪砧,剪砧后基部将抽出大量萌蘖,应及时去除,以免与接穗争夺养分,影响接芽萌发,同时苗圃地要保持干净,无杂草,并保证肥水供应充足。当嫁接苗长到高50cm,茎粗1.0cm左右时,即可出圃定植。
释迦的丰产栽培技术
选避风向南、排灌良好及土质疏松的土壤建园,宜春季种植,株行距用2?3m。种植穴宜分层施放石灰0.3kg左右,垃圾土杂肥30kg和0.5kg的磷肥,沤过的禽畜粪10~15kg,钙、镁、磷肥1.0kg, 复合肥0.2kg。种植后,幼年树施肥宜勤施薄施,一般每培养1次新梢施肥2次,于新梢萌芽期及新梢长至40cm时各施1次。肥料以速效氮为主,每株每次可施麸水2.5~5kg加尿素0.3%,或施尿素50g加 氯化钾25g。冬季结合改土增施 有机肥1次,每株施鸡粪15kg。冬春季每株施石灰0.5kg。结果树施肥围绕促发健壮春梢和夏梢,促进第一造果和第二造果的花芽分化,着果与壮果,改良土壤促进根系发达等进行。要重视增施有机肥和石灰,各物候期中氮、磷、钾肥的配比和调控,迟效肥和速效肥的搭配,每年施肥6次。
AP番荔枝忌旱又怕积水,雨季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积水易染根腐病;如遇干旱、叶片卷皱时,要立即淋水,座果期要注意保持 土壤湿度均衡,以免久旱骤雨引起裂果落果。为早结丰产打基础,AP番荔枝应有计划地培养树形,幼年树修剪以整形为主,采用 摘心摘叶的方法,促进分枝,尽快培养成矮化、分枝多、枝条分布均匀的圆头形树冠。在主干高40~50cm处剪顶,并摘除主干中上部叶片3~4片,以促留主枝3~4条,以同样方法在主枝上促留2~3条副主枝,副主枝上促留三级分枝,太多太弱的枝梢及时疏掉。结果树的修剪于每年收完果后重剪1次,时间约3月上中旬,此时落叶枝条的芽眼大部分开始萌动。
方法是:将树冠外围的大枝回缩修剪至第3或第4分枝,回缩后留桩头长20~30cm,并要求桩头在树冠中呈伞状均匀分布;树冠内膛直径0.5cm以上的枝条,一般保留2~4个节位回缩修剪;其余弱枝、过密枝,则从基部疏除。春季重剪后,注意嫩梢长5~10cm时及时疏梢,每条枝桩留2~3条分布均匀的新梢;在新梢结果枝或营养枝长至30~40cm时及时摘心,还应结合产期调节进行夏季修剪。采用摘顶去叶的方法可促进新梢生长与成花,由此可进行花期和果期的调节。在湛江地区,AP番 荔枝4月份即需人工授粉,力争早挂果,在下午5点左右,取其他盛开的花朵,用软毛笔将花粉授于微开或半开放花的柱头上,能显著增加着果量,增加果形端正果数,提高果实品质。6月份,需短截摘叶,进行各期促花工作。根据需要,安排在不同月份促花、授粉,就能达到产期调节的目的,使产果期从9月份延长到翌年的3月份。
释迦果种植方法 释迦果种植方法简单介绍
1、将种子洗干净后泡在水里,水量淹没种子即可。每天换水浸泡6-8天直到看不到杂质。
2、选择适当大小的无洞盆器,放入九分满的培养土,在表面喷洒一些水,让表层土壤有潮湿感即可。
3、种植的时候,种子的芽点朝下,从盆器的外圈慢慢向中心一圈一圈排列整齐。释迦种子表面光滑夹取不易,因此需要一点耐心。
4、接着用小麦饭石或者其他小石子,在表面铺薄薄一层。要浇花壶来回喷洒几下,让土壤和种子完全湿润即可。接着就是等待发芽了。记得每天喷水一次。
5、大概三周以后,种子破土而出,长成苗。
6、释迦果树的适应土壤能力比较强,几乎什么土壤都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但是人工种植的主要目的是产量,所以为了保证释迦果的高产,种植土壤应该选择通透性强的沙质土壤。因为如果是粘性土壤,会影响土壤的排灌,释迦果营养吸收受阻。降低释迦果的开花结果率,所以沙质土壤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吸水吸肥能力较强,对植株的生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7、释迦果是一种喜温的水果,在低温环境中是不能够生长的。释迦果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8度左右,最低不可低于15度。在释迦果果实生长期的时候将温度控制在25-30度左右,可促进果实的膨大,提高产量。在果实的生长期中一定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既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温度低于14度时,果实成熟时间长,极易发生各种病虫害。温度过高果实容易早熟,导致腐烂,降低产量。
8、因为释迦果是一种生长在热带的水果,所以对光照的需求是比较大的。释迦果虽然喜光,但是也有一定的耐阴性。不过在释迦果生长过程中,还是要保证释迦果有充足的光照时间及强度。如果没有满足释迦果的光照需求,那么将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影响释迦果的光合作用。降低释迦果营养积累,特别是在果实的发育期时,充足的光照可以有效的提高果实的品质。
9、释迦果对水分的需求非常奇怪,既需水又怕水,如果处在及水过多的情况下超过4天,释迦果的生长将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释迦果落叶落花。如果在释迦果开花期和结果前期的时候缺少水分,将会降低释迦果的生长速度,加剧落果的现象。并且水分是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水分缺少的话还极易导致释迦果裂果,座果率降低。所以在种植过程中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且水分又不会影响释迦果的生长。
1、气候:释迦果是热带半热带的植物,性喜温暖润湿的气候,年均温21~23℃、年降雨量1200~1800毫升、空气湿度70~95%的气候条件最适宜它的生长,一般而言冬季无霜、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的南亚热带气候比较适合释迦的种植。
2、土壤:释迦果是浅根性植物,根系大都分布在35厘米以内的土层,而且新根木质化迟、好气、忌积水,应当选择避风向南的土地种植,当风的地方必须建造防护林,否则易受风害并导致根茎腐病的发生。土壤以土质肥沃、通气性能好、排水性佳的砂质土或砂壤土最合适,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过酸的土壤要用石灰进行改良,黏质土、中性土虽也能生长,但效果不如砂质土或砂壤土。
3、时间:释迦果一般在每年春季三月份左右进行种植,气温的升高有利于蜘蛛的生长,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可以采用保温膜进行保温处理,也可以根据种植数量温室栽培。
4、选择出完整的种子,将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然后种于之前选好的土壤中,种子不需要埋的太深。生长期间适当的进行浇水,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种子就会发出嫩芽。
5、种子长成植株以后,对其进行剪枝,既能使果树生长的更加粗壮,又增加了美观,使结出的果实更加肥大。如果释迦果种植在南方地区,那么就要对树干的高度进行控制,预防夏季南方沿海地区台风侵袭,使果树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夏季多雨的地区,在种植时可采用拢起土堆的方法进行栽种,有效的防止了根部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