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珍珠树应该是珍珠罗汉松吧!
珍珠罗汉松盆景宜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摆放在高度适当的盆架上,有利于盆景的养护和观赏。养护中,盆土要保持湿润,每日要适当浇水,并勤洒叶面,既有利于叶的光合作用又使叶色翠绿光亮。盛夏酷热时,要遮阴防止曝晒,每天浇水2-3次,浇洒盆树和养护地面,降低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在北方的冬天,要放入温棚保温。盆栽珍珠罗汉松不宜多施肥,以免徒长,失去雅姿。生长季节薄施两三次发酵沤制的饼肥。珍珠罗汉松萌发力强,耐修剪。除冬季外,随时都可以摘芽修剪,保持原型。但盆树在不断生长,创作也是无终止的,可在原型的基础上整形或改作,使作品更加完美。中小型盆景2-3年翻盆换土一次,广西栽种、翻盆换土的最佳时间是春节前后,到4月萌芽时,新根已经长出,有利于盆树的生长。 珍珠罗汉松的病虫害主要有煤污病和叶斑病,可用波尔多液或托布津喷杀。虫害有介壳虫、蚜虫、红蜘蛛、天牛虫、大蓑蛾等,可用敌敌畏、氧化乐果或其它农药喷杀。螨类虫害可用三氯螨醇喷杀防
紫珍珠番茄栽培方法
黑珍珠是一种多年生具匍匐特性的植物,叶小,鲜绿色,是盆花底色的理想植物,那你知道要怎么养黑珍珠吗?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黑珍珠的养殖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黑珍珠的养殖方法
布置
黑珍珠的叶片花纹美丽,株型婆婴,较耐阴,是较好的阳台布置植物。可长期布置于有散射光的茶几、花架上,也可与其他植物配置,或作吊盆悬挂于墙角或显眼处。
换盆
春季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换盆,盆土最好使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换盆前将植株适当修剪,株型较差的盆栽可重剪。保持盆土湿润,不宜过湿,否则根易腐烂,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较高的空气湿度下叶色亮绿,花纹美丽。应经常向其四周洒水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见新叶生出后可开始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不宜过多施用尿素,如氮肥较多时易疯长,不利于植形美观。磷钾肥不足时叶上的斑纹易淡化。
光照
黑珍珠是一种叶色很美的室内花卉,很耐阴,但更喜欢
充足光照,且应避免强光直射。夏天花盆摆在北窗,冬天放到南窗。光线太暗,叶片颜色会淡化;阳光过强,叶片会遭灼伤。
肥水
掌握湿润管理原则,盆土保持干而不裂,润而不湿为好。夏天,经常向叶面喷雾水可保持叶面清洁且具光泽。保持盆土湿润,气温较高时不施肥。冬季叶面少喷水,否则叶面会出现黑色斑点,甚至发黑腐烂。生长期两周左右浇一次二八成或三七成氮素液肥促使植株健壮。秋后增施磷、钾肥壮茎秆、防倒伏。
修剪
黑珍珠耐修剪,扦插苗上盆后即可摘心1次,待新生侧枝长至4片叶时,再留2片叶摘心,如此反复,可形成一个多分枝丰满半球状株形。老株生长过高大时,可在春天换盆时留基部2~3节,重剪短截,发新枝后摘心2~3次,又可形成一矮而紧凑的株形。
黑珍珠的繁殖方式黑珍珠的繁殖多用扦插方法,春、秋两季均可进行。家庭量少多在5月份用茎秆顶端作扦穗,介质用河沙或蛭石,在适宜温度条件下(20℃至25℃),10天左右发根。当新芽伸长3厘米至5厘米后,用沙质土上盆。浇足定根水,转入正常管理。
黑珍珠的病害防治黑珍珠常见叶斑病危害,可喷200倍波尔多液预防。盆土太湿,易产生根腐病,可用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发现根瘤线虫,可施3%呋喃丹防治。有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杀。金龟子咬食叶片,可人工捕杀或用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
黑珍珠的形态特征茎
黑珍珠为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茎肉质,纤细,中部稍膨大,高25-70厘米,粗2-4毫米,无毛,稀上部有短柔毛,密布条形钟乳体。
叶
黑珍珠的叶纸质,同对的近等大,狭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4-11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稀宽楔形,边缘自下部至先端有浅锯齿,稀有重锯齿,上面深绿,有光泽,下面浅绿色,钟乳体条形,长0.5-0.6毫米,两面密布,明显,基出脉3条,其侧出的二条弧曲,伸达上部与侧脉环结,侧脉8-13对,稍斜展呈网脉;叶柄纤细,长1 7厘米,常无毛,稀有短柔毛;托叶大,带绿色,长圆形,长8-12毫米,脱落。
花
黑珍珠的花雌雄异株;雄花序聚伞总状,长2-5厘米,有少数分枝,团伞花簇疏生于花枝上;雌聚伞花序较短而密集。雄花具梗或近无梗,在芽时长约1毫米;花被片绿**,4深裂,卵状长圆形,先端锐尖,外面近先端处有短角状突起;雄蕊4,花药白色或带粉红色,花丝与药隔红色;退化雌蕊小,圆锥状。
黑珍珠的花期6-9月。
果
黑珍珠的瘦果小,圆卵形,顶端歪斜,长近0.8毫米,熟时绿褐色,有明显刺状小疣点突起;宿存花被片3深裂,等大,卵状长圆形,先端钝,长及果的约1/3。 产浙江、福建、四川的本种少数标本,叶边缘多少具重锯齿以及四川东部及南部的 本种少数标本,茎、叶柄与叶背脉上生有短毛,这是本种形态上的饰变。
说到紫番茄,相信我们有不少人都认为这是转基因品种。其实,紫番茄并不是转基因品种,而是新一代特色杂交彩色品种,具有口感佳、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种植价值高。
在说那紫番茄的果实成熟有先后,所以成熟时要及时分批采收,紫番茄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南北方的露地和保护地均可以栽培。春大棚12月下旬至来年2月初播种育苗,5月下旬开始收获;秋大棚或温室于7月份播种育苗,10月中下旬开始收获。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除了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外,还要及时调整植株,搭架、绑蔓,一般采用单杆整枝,只保留主轴,而腋芽的去除时间前后期也有所不同。
整地作畦:移植栽培的地块,要进行25—30厘米深翻。增施底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混合复合肥10公斤和过磷酸钙10公斤,每亩还可在做畦时增施充分腐熟发酵的菜饼肥10公斤作为基础底肥。
定植浇地:定植前一天,将苗床浇足底水,次日割坨做畦,深挖排水沟,减少积水。要注意定植时与定植后及座果前忌浇大浸泡。
定植种苗:在苗高10-25公分,5—7片真叶或苗龄50天后,选择无风的晴天及时定植,下雨前定植最好。定植完必须一次浇足水,以便定根弥合。
定植密度:一般每亩定植2000株。品种宜南北向畦作为好,建议畦宽1米,定植2行,株距35厘米。
栽植深度:栽苗时不要栽得过深或过浅(入土3-4cm为宜)。定植时可进行45度角卧栽(露在上面的茎尖稍向南倾斜),以减少秧苗在地面上的高度,促发不定根,防止倒伏日烧。
插架绑蔓:调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促进秧、果并旺。搭架多采用人字架、四角架、尼龙绳吊挂。一般第一层花序见果时需绑蔓,要松紧适度,为茎生长留有余地。
整枝打杈:露地生长整枝留主茎,在第一花序下打杈只留1-2侧枝,注意避免在下雨前、下雨时或露水未干时整枝,以防染病,最好在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生长后期需摘除下部老叶、病叶、病果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危害。
追肥灌水:进入坐果期,植株需要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应结合灌水进行薄肥勤施,以满足植株和果实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应当以有机肥为主、减少化肥使用,提高果皮厚度,增加果子色泽,确保品质,成熟期控制浇水,防止裂果现象。
保花保果:花期振动授粉并可使用座果灵,浓度控制在10mg/kg花期要控制灌水,并进行叶面喷肥。果实成熟期的肥水管理,干湿要均匀,以防止裂果。叶腋间极易发生侧枝,必须经常、及时地整枝。前期可使腋芽长至10~15厘米后去除,而中后期腋芽在3厘米之内就要及时摘除。
单株产量:在温度控制和田间管理正常情况下,可以连续采果4-8个月,单株产量一般为3-5公斤,管理良好时,单株产量可达10公斤以上。
果实采收:露地在定植后60天左右便可陆续采收。贮藏或长途运输最好在转色期或半熟期采收。鲜果上市最好在近熟期采收。适时早采收可增加前期产量和产值,并有利于植株上部花穗果实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