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 影响干制的因素主要有:(1)空气的温度 若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变,温度愈高,达到饱和所需的水蒸汽愈多,水分蒸发就愈容易,干燥速度也就愈快;反之,温度愈低,干燥速度也就愈慢,产品容易发生氧化褐变,甚至生霉变质.但也不宜采取过度高温,因为果蔬含水量高,遇过高温度,使细胞质液迅速膨胀,细胞壁破裂,使可溶性物质流失.此外,原料中的糖因高温而焦化,有损外观和风味,高温、低湿还容易引起结壳现象.在干制过程中,一般采用40~90℃,凡是富含糖分和挥发油的果蔬,宜用低温干制.(2)空气的相对湿度 如果温度不变,空气的相对湿度愈低,则空气湿度饱和差愈大,干燥速度愈快,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原料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3)空气的流速 通过原料的空气流速愈快、带走的湿气愈多,干燥也愈快.因此,人工干燥设备中,可以用鼓风增加风速,以便缩短干燥时间.(4)原料的种类和状态 果蔬原料的种类不同,其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也不同,干燥速度也不一致,如原料肉质紧密,含糖量高,细胞液浓度大,渗透压高,干燥速度快,有些原料如葡萄、李子等果面有一层蜡质,阻碍水分的蒸发,可在干燥前用盐水处理,将蜡质溶解,以增加干燥速度,由于水分是从原料表面向外蒸发的,因此原料切分的大小和厚薄对干燥速度有直接的影响,原料切分的愈小,其比表面积愈大,水分蒸发愈快.原料铺在烘盘上或晒盘上的厚度愈薄,干燥愈快.(5)干燥设备的设计及使用 人工干燥设备是否适宜和使用是否得当,也是影响干燥速度的主要因素.
介绍几种干菜的制作技术:
金针菜(黄花菜):选用充分发育而未开放的大花蕾黄花菜,清晨时采摘后用蒸汽进行热烫处理,蒸房温度达到80℃~85℃维持20~25分钟,蒸至手握花柄花蕾能自立时最为适宜,然后在自然条件下摊放散热。也可摊在水泥地面上进行自然暴晒,在地面平均温度为35℃左右时,每2~3小时翻动一次,经过3天,菜由黄绿色逐渐变成**或黄褐色,含水量达到15%~16%时即可。维持相对湿度在60%以下。
马铃薯:选择发育充分、无发芽、无黑斑、无坏烂的块茎,洗净后快速去皮,切成条、薄片或方块状,在80℃~100℃水中烫漂15~20分钟,然后用0.3%~1.0%的亚硫酸溶液处理2~3分钟,置于60℃左右的烘箱中干燥。经过58小时,其含水量不超过7%,成品率达到15%~20%时即干制完毕。
银耳:选择直径8~12厘米、鲜重100~200克的银耳,挖去耳基上的木屑等杂质,然后一朵一朵排列在烘筛上,不可重叠,以免粘连。在干制初期温度控制在35℃~45℃之间,同时加强排气,经过6~8小时,温度提高到50℃~60℃,保持6~10小时,然后再将温度降至30℃~45℃。干燥后即用塑料袋分级包装。
胡萝卜:一、自然干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刨成长10-15厘米,粗3-4厘米的细丝,摊在席架上(其架上铺草席或竹帘等下面腾空通风),晒1-2天,达到七成干时,装坛密封2-3天,取出后再晒1天,干制品含水量达8%以下即可。二、烘箱干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条块、薄片或方块,蒸汽烫漂5-8分钟,烘箱温度控制在65℃-75℃,待制品含水量5%-8%时,随即冷却包装贮存,即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