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为什么有海鲜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0:16:08
字号:

新疆有海鲜的原因是水资源充足。

新疆为什么有海鲜

新疆拥有丰富的淡水、咸水资源和多样化的湖泊、河流,这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新疆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新建了大量水利设施,包括水库和灌溉系统,使得渔业产业进行了规模化的发展。

在新疆渔业的发展中,鱼塘养殖和水产捕捞是主要的两个方面。鱼塘养殖主要在喀什、库尔勒、和田、阿克苏、伊犁等地区进行;而水产捕捞则以伊犁河、塔里木河、赛里木湖等为主要水域。其中,以伊犁河流域为代表的渔业产业日益壮大,各地政府还支持农民通过养殖鲤鱼、草鱼、鲢鱼等鱼类,增加农民的收入。

新疆渔业的特点介绍:

新疆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在堆积的湖泊和森林区域,温度适宜、水质清澈,鱼类繁殖得比较好,在这些区域的渔业也比其他区域的渔业更具有竞争优势。在新疆渔业发展中,不仅有独特的水产品品种,还有独具特色的加工方式。

新疆烤馕鱼、烤铁盆鱼等特色鱼肴,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健康餐饮的概念,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地域文化方面,新疆渔业借鉴了本地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个民族的煮法,用不同的香料和烤制方式,变化出了多种“新名堂”,非常受欢迎。

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

全区乡镇产业将呈现出怎样的高质量发展图景?将秉持怎样的发展原则,通过实施何种举措,来增强全区乡镇经济活力,实现既定目标?

“自治区近日出台的《关于促进乡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明确五大行动21条具体措施,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打造塞上乡村乐园为目标,以产业强镇强乡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乡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连县接村纽带、产城融合桥梁、乡村产业龙头作用,做好‘土特产’文章,建设一批基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提供有力支撑。”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

根据《指导意见》,全区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将达到9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2.5:1;集中打造自治区产业强镇强乡30个以上、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强乡20个以上,争创全国千强乡镇、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乡镇。

《指导意见》提出,要科学布局优势产业。紧扣自治区“七大产业基地”“十条产业链”和“六特”产业发展布局,立足县域优势,建立区域联动产供销合作机制,加快推动形成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乡镇产业发展格局。其中,北部引黄灌区重点发展葡萄酒、枸杞、蔬菜、奶牛、水产养殖等产业;中部干旱带重点发展滩羊、饲草、小杂粮、黄花菜等产业;南部山区重点发展肉牛、冷凉蔬菜、马铃薯、中药材、中蜂等产业。

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结合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优质粮食工程,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稳定提升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产量。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重点乡镇,在特色农业主产区、优势区乡镇建设一批农产品初加工或精深加工基地,扶持初加工市场主体,壮大深加工龙头企业。

注重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保护,推进“创意下乡”。实施文化遗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有条件的乡镇发展等级民宿、风情小镇、美食街区、休闲农园、康养基地等休闲旅游。

持续扩大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中宁枸杞、盐池滩羊、六盘山牛肉、灵武长枣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创响“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土字号”“乡字号”品牌,打造“供销壹号”等行业品牌,集中推出“宁夏预制菜”品牌。

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指导意见》提出,推进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经营主体以特色农产品、土地、资金为纽带组建专业化联合体。培育龙头企业400家以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累计分别发展到16000家、7000家以上。

支持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双创示范园区和实训孵化基地,加大对乡土人才、能工巧匠、手工艺人和经营管理人才等本土能人培训力度,培育一批“小巨人”乡镇企业。吸引有资金积累、有技术专长、有市场信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工商业主等运用现代管理和经营理念入乡创业,培育壮大“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村管家”矩阵,扩大创新创业带动力量。支持农户以资金、土地、房屋、自有设备等资产入股经营主体,增加财产性收入。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1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