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出苗后怎么管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8:21:45
字号:

山药种后怎样管理

山药出苗后怎么管理

一、插架种植山药后即可插架,一般采用“人”字形架,再用横杆捆牢。架杆高度不低于2米,插杆深度在20厘米以上。

二、管理山药根入土较浅,一般不进行深中耕,以免伤根,可根据情况进行除草。平时浇水后,可结合松土适当覆土。为了提高地温,一般苗出齐后再浇水,但种植时墒情要适宜。山药出苗后,每株只留1个壮芽,其余的芽全部去掉。追肥在6月中旬进行,没有施足土杂肥和豆饼的可在行内开浅沟施肥。

7月上旬,根据长势,结合浇水施肥。此期间不能施底肥,雨前每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也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0.2%的尿素进行喷洒,旺盛生长期可适当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8月上旬至9月上旬适当喷洒膨大素。

三、病虫害防治(一)山药病虫害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山药一旦发生病虫害,防治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要把药物用到发病之前,对于往年用过的架杆要用杀菌药物浸泡后再插架。

5月中下旬,山药苗高1米左右时可喷药防病。(二)炭疽病、叶斑病、褐斑病、白涩病可用70%的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或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雨后要及时补喷。白涩病可于6月初用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500倍液,或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三)茎腐病、枯萎病可用50%的多菌灵4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600倍液,或95%的敌克松200~300倍液灌根2~3次,每隔10~15天灌1次。枯萎病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隔10~15天灌1次,连灌5~6次。(四)山药叶蜂可用50%的敌敌畏1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1200~1500倍液进行防治。(五)红蜘蛛可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六)发现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选用针对性农药拌毒饵防治。编辑:巨苗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 石建国

山药出苗后的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查苗补苗:山药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有不出苗或出苗不齐的地块,要及时补种。

支架引蔓:当山药出苗后,需要及时搭架引蔓,一般选用2m左右的小杆作支架。

浇水、排水:山药性喜晴朗的天气、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温度,一生需浇水5-7次。

科学施肥:山药施肥要科学合理,一般在播种前和出苗后需要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肥施用量每亩可达2000kg以上。在搭架引蔓时,可施入沃叶氨基酸水溶肥,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山药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山药的病虫害防治十分重要,需要定期进行防治,一般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山药出苗后需要进行以下管理:

1.浇水:山药出苗后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多浇水,避免导致根系腐烂。

2.施肥:在山药出苗后,可以适量施入有机肥料,促进其生长发育。

3.除草:及时除去杂草,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4.支架:在山药生长到一定高度时,需要搭建支架,使其能够向上攀爬,以便更好地采光和通风。

5.防虫:及时发现并处理山药上的虫害,避免对其生长造成影响。

6.定植:当山药苗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将其移植到新的土地上,以便更好地生长和发展。

前期了追施尿素,每亩施纯氮3-5千克,后期可喷施0.2%叶面肥磷酸二氢钾2-3次。

肥料施用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尽量减少化肥损失。喷滴灌较频繁时,可以隔次 随水追肥。

如果山药发芽了,表明它已经开始生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及时将发芽的山药摘下来,否则它会继续消耗营养,影响山药的品质;

其次,检查种植环境,保证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符合山药生长的要求;

最后,可以将发芽的山药切成小块,晾干后食用,也可将其作为种子,继续种植。总之,及时处理和改善种植环境,是保证山药品质和增加产量的重要措施。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0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