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组建于1952年1月,由华南垦殖局勘测第一、第八两个队测量,分设长田(保亭一场)、南区(保亭二场)、田湾(崖县一场)等3个垦殖场。随即由崖县、保亭、陵水、乐东四个县民工开荒。同年9月开始定植。1954年4月田湾场并人长田场,1955年又将南区合并,由海南垦殖分局定名为国营南田农场。1958年8月又将华侨投资建的侨福、华联两公司进行清产核资,采取定息折价方法并人农场。是年10月公社化时,与藤桥、英州合并归海燕人民公社。1959年5月场社分开,1960年8月又因县界关系将保亭县的国营三道华侨农场属于崖县境内的黎场、侨南2个作业区划进。1959年5月长田大队5个自然村在公社体制改变时并人农场管辖。1965年秋红东大队10个自然村并人农场领导。1969年,广东农垦改制为生产建设兵团,南田被编为第三师第八团,属广州军区领导。1974年兵团建制取消,复名南田农场,隶属广东省通什农垦局。1987年11月海南建省,广东农垦所辖的通什农垦局与海南农垦局合并,南田农场隶属海南省农垦总局。
该农场是以种植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农场,1952--1953年定植、1958年开割,1965年还清国家投资,1966年起向国家上缴盈利。产胶高峰期为1976-1979年,年产干胶3000吨以上。1990年,种植橡胶68432亩,其中开割40402亩,年产干胶1262吨。另有水田9986亩,早田5303亩,1990年粮食总产量为4084吨,平均粮食亩产266公斤。养猪17837头,羊2953只,牛2568头。种植芒果、槟榔、椰树、花生、瓜菜、香蕉、菠萝等经济作物。四个养殖基地:鸳鸯湖、东风湖、莲花湖及芒山水库,年产各类淡水鱼1500吨。1990年农场固定资产为1552万元。农业总产值为253.5万元,工业总产值为439.1万元,全场职工人均收人为10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