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是指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在校的1966届、1967届、1968届三届初、高中学生。当时在中学的初、高中学生因文革造成在学校的堆积,到1968年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中学生老三届
“老三届”是指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在校的三届初、高中学生。有时特别指高中在校生。1966届的高中学生都已经填报了高考志愿,却未能高考,留校参加运动。他们成了文革初期的主要力量,有的学生进入各级革委会,成了政府机构的领导。这种情况持续到1968年,出現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中学生同年毕业的奇景。当时,农村的学生直接回了家乡,城市的学生大部分成了上山下乡的知青。
另外还有“新三届”一说,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新三届“是指1977恢复高考后的前三届学生。即77、78、79级的大学生。社会对这三届学生有极高的评价,认为这三届大学生网罗了中国的人才,文革十年撒落到社会的才俊之士都集中到这三届里了。这其中就有前面所说的“老三届”的学生。特别是77、78级学生,他们的年龄差别有十几岁,好多人都已经成家,有的孩子都已经上学,父子同时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是前所未有的,到现在都为教育界津津乐道。这三届学生也不负社会所托,在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仍有许多人在重要岗位上工作着,这三届学生被称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