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季节
香菇的出菇时间一般是在晚秋、早春,气温在15-20度时,也就是每年的10月中旬到第二年的4月份。由于夏季市场鲜香菇数量少,售价要比正常高几倍,经济效益极高。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很多农户开始反季节栽培香菇,一般为每年12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到了8月中旬开始出菇。
2、装袋灭菌
香菇装袋的规格为15×30厘米,且上松下紧,一定要用橡皮圈扎口。等到灭菌结束、完全冷却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其搬到接种室。香菇菌种的接种室必须满足干燥、清洁条件。
3、接种处理
当养料温度降低到28度左右时,我们就要接种了,接种工作最好安排在晚上进行。在正式接种之前,我们要对接种用具进行严格消毒。接种人进入室内时,务必穿着洁净的工作服,并用酒精进行消毒处理。
4、出菇管理
脱袋以后,菌棒按照人字型斜靠在钢丝上,一米摆放7-8个,将菌棒紧密排放,防止侧面出菇。在脱袋以后的2-3天,棚内气温要保持在26-28度,空气相对湿度要在80%以上。当菌棒表面长满白色绒毛状菌丝以后,每天通风1-2次,每次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大约7天以后,菌棒表面上会产生茶色的小水珠,菌膜也逐渐加厚、色泽变深,大约持续3-5天,表层就会长出小突起,也就是菇蕾。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继续保温保湿、揭膜通气,以促使小菇蕾快速长大。
5、及时采收
在香菇成功转色以后,香菇伞盖直径在4-5厘米,且不开伞,我们就可以采收了。香菇不开伞是最佳采收时期,这个阶段的香菇品质最佳,商品价值也最高。在香菇采收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采摘手法,一定要从菌袋上摘下香菇根部,这样能防止根部发生毒变而感染到菌袋,保证香菇品质。
雨季过后,新鲜的蘑菇如春笋般纷纷露头,不少人便前去树林里寻找新鲜的菌菇,这也是菌菇中毒的高发期。前几日就不少人因误食有毒君子出现抓小人的举动,让人哭笑不得。但是野生菌的鲜美还是很多人拒绝不了的美味,更何况现在不少野生菌成为了价格高到离谱的稀罕货,要是能够有幸采摘到,那真的吃到就是赚到。之前有给大家介绍过长在白蚁窝里的乌灵参,他已经成为群里中的大哥,一斤能卖到上万元。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种长在树下同样较为稀有的菌类,那就是栗蘑。虽说他现在的价格并没有跟乌灵参一样高到离谱,但是一斤也达到上百元一斤,且还经常漂洋过海出口到日本、韩国,深受他们的追捧。
栗蘑学名叫做灰树花,是一种经常寄生在板栗树根部的野生菌,因而得栗蘑名。它的外形跟常见的蘑菇有较大的区别,婀娜多姿,层层叠叠的如同莲花一般,还有独特的香味。板栗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经济作物,作为他的寄生体,栗蘑也多分布于我国河北唐山,毕竟有言道,中国板栗看河北,唐山,板栗甲天下。在以前,我国没有使用栗蘑的习惯,农民看到板栗树下长出栗蘑,不仅不会高兴,还会非常担心和害怕,对他避而远之。这是因为作为寄生虫的立磨主要寄生在树的根部,当栗蘑长得如同花树一般时,他已经通过板栗的根部吸食了大量的营养和水分。随着板栗树会出现树根抚烂的情况,就会直接导致板栗树收成减少,甚至会加速板栗树的衰老和死亡。所以,作为经济作物的板栗树种植户们辛辛苦苦地照料多时,却因为突然长出的栗蘑斩去了后,怎么会不恼怒呢?
而今非昔比,栗蘑已经不是曾经种植户们人人喊打的赔钱货了,现在看到栗蘑不仅会喜笑颜开,甚至还大力种植栗蘑,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呢?首先,栗蘑不仅长得好看,味道还极其鲜美,肉质脆嫩爽口,味如鸡丝,无论何种做法都是一道美味佳肴。最重要的是,栗蘑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含有较高的医疗保健功能,他也因此成为营养、口味都极佳的骨中之王以及食用菌王子的头衔,在民间还被称之为华北人参。看到如此之多的头衔,大家也能明白她被追捧的原因了吧。
在我国美食补品众多选择之下,也许栗蘑的知名度没那么高,但是在日本,栗蘑可是一种高端食材,以前曾是专供日本皇室享用的,直至今日日本人对栗蘑的痴迷程度仍不减,但是由于日本土地资源有限,不能进行大量种植,栗蘑只能依靠进口,我国正好填补了他们栗蘑需求的缺口。以前只能依靠在野外采摘,品质、数量都没有一定的保障,现在人工种植栗蘑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越来越多人加入了种植栗蘑的队伍中,曾经以种植板栗树为主的迁徙,现在很多都开始转变为将腐烂的板栗树作为种植栗蘑的培基,这也使得栗蘑的价格有所回落了,但是基本也稳定在上百元一斤,不过随着品质越来越好,可能价格也会有所上涨。而我国种植的栗蘑大部分都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栗蘑在这些地方供不应求,如今栗蘑市场广阔,种植范围也不断扩大,相信人工栽培栗蘑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你们那里有种植栗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