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对策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0:54:56
字号:

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对策是什么

人为因素:滥发森林、开垦耕地、过度放牧等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气候变暖,自然因素造成的植被破坏,气象中多暴雨,地表起伏大等

对策: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建立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

急!关于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等问题。

河流水量减少,水体的净化能力和稀释作用降低,水质变差;

河口地区:河水盐度增加,泥沙淤积减少,三角洲受海浪侵蚀加重;

灌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加重;

湿地减少,气候更加干燥,土地荒漠化加剧;

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地荒漠化是由于天然或人为等种种原因,土地发生地力退化、生产力丧失的现象(虽然沙漠化最为常见也最典型,但还是不要把沙漠化与荒漠化等同)。在本身地力就比较贫乏的地区,过度开垦很容易造成土壤肥力流失殆尽、土地退化。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最典型的就是石漠化——喀斯特地貌区本身土壤发育差、土层浅薄,若再过度开垦和破坏植被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土壤很难恢复。但是长三角地区却不会如此。长三角地区属于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力比较高,而且经历长期农耕生产的改造,因而环境承载力也比较高,土地不容易退化(何况长三角地区也没有过度开垦)。

水土流失最重要的是降水比较丰沛(比如在西部干旱地区就不会有严重的水土流失,因为首先就没有水)。第二是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土层失去保护,暴露在地表径流冲刷之下。第三是一般坡地比平地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径流速度不同嘛)。而盐碱化正相反,更青睐于“干燥”。首先是由于天然或人为(比如过度灌溉)原因,地下水位较高,导致地下盐分被不断地带到地表;其次由于气候干燥,地表水不断蒸发,盐分却不断积聚,导致土壤盐渍化。换句话说,如果降水相当丰富,雨水会将地表盐分淋洗掉,反而不容易发生盐渍化。因此土地盐碱化在华北、西北更常见。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6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