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利用率(Utilizing coefficient of nitrogen) 亦称“氮素利用系数”。植物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利用百分率。
茶树根系直接吸收的氮素形态有铵态氮和硝态氮。尿素态氮、氰氨态氮或有机氮化合物要在土壤中分解成铵态氮或硝态氮后才能被吸收。
茶园氮素利用率约为io%~so%,施人茶园中的氮肥约有半数以上损失掉。损失的途径有四种:土壤微生物固定和无机胶体固定,铵和氨被氧化成硝酸盐而淋溶,挥发脱氮,光促反应使氮肥硝化流失。氮素利用率的高低与环境及农业技术措施有关:土壤原有含氮水平低时利用率高。高温、湿润地区氮活性高,氨的固定、挥发、淋失严重。沟施、穴施、适当深施、茶园铺草、氮肥与磷肥配合施利用率高。氮肥种类、肥料配合、茶树品种、生育时期、生长季节、树体状况、不同器官均影响氮素利用率。
茶树体内的氮素可再利用。衰老组织的氮素可逐渐向生长活跃的幼嫩部位转移。
是指植物对氮肥中氮素吸收的数量占施用氮素数量的百分数。
国内外资料表明,氮肥利用率一般为30%~60%,水田为20%~50%,旱地为40%~60%。因此,施入土壤中的氮素,除一部分为微生物所固定外,很大部分通过种种途径损失了,提高氮肥利用率,经济合理施用氮肥,成了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氮肥利用率受多种因子影响,土壤因子、植物种类、气候因子、肥料性质、施肥习惯、改良剂等都可影响氮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