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城区
1大观楼
大观楼是宜宾古建筑之一,建于明代,清时又修葺之,登楼眺望,远山如画,双江若带,令人心旷神怡,真不愧“大观”二字。
2哪吒行宫
哪吒行宫座落在翠屏山腰,哪吒行宫为混泥结构仿古建筑,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行宫依山就势修建。布局合理,造型古朴,斗拱雕梁、外廊回绕,飞檐翘角,宝顶凌霄。行宫主要有仙踪迹牌坊、太子庙、哪吒盘腿式神像,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洞门上方雕刻有燃灯道人赠与李靖的玲珑宝塔浮雕。在行宫上面山顶还建有哪吒师傅太真人神殿,塑有太真人神像。
4赵一曼纪念馆
在翠屏山上的赵一曼纪念馆有多少人去看过?纪念馆占地3120平方米,建筑面积547平方米。设有展室3个,陈列展出党和国家***朱德、董必武、宋庆龄、陈毅等人的题词,赵一曼从事革命活动的文献资料,以及赵一曼在东北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事迹。
5江北公园
宜宾江北公园位于宜宾市江北,宜宾市郊之北,有崔科山(也名天柱山)横亘。山下,一巨石中开,形成天然峡谷,谷深20余米,谷底有清泉缓缓流出,绕谷底没入石中,为一天然奇观。北宋元符元年,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居戎州时,仿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流觞曲水”意境,于此凿石饮水为池,曰“流杯池”。 自宋以来,后人为纪念黄庭坚,相继在流杯池周围修建了“涪翁亭”、“涪翁楼”、“山谷祠”、“吊黄楼”等建筑。
园内有一直径约四米多的明代巨石砚,人称“笔点丹池”。丞相祠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而建,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近五百年历史。
6五粮液厂区
五粮液厂区很大,号称“十里酒城”。去这里参观出来恐怕会醉哟!
7旧州塔
旧州塔很多人都晓得,与白塔、黑塔并称为“宜宾三塔”。旧州塔建于北宋大观三年,即公元1109年。距离旧州塔步行不过五分钟的路程,还有一个景点,叫大佛沱。大佛沱高5.4米,宽3.9米,低眉微笑,雍容大度,气魄雄伟。
9白塔山
白塔山景区位于宜宾市翠屏区东北面,与翠屏山、七星山交相辉映,将宜宾城区紧紧怀抱,景区以建于明代远近闻名的白塔为中心,东接营盘山,南临长江,西濒岷江,北与催科山、营盘山相连,景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隔岷江与城区相望。景区内地形起伏、高山耸峙 、丘陵连绵、沟壑纵横、植物茂盛、山水交融,气候宜人,自然景观山水交融,苍翠秀丽,更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使自然景观在形态上得以添姿增彩。是市区、近郊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具有城市森林的特色。主要景点有:白塔、东山寺、东山古城遗址等。
10天池公园
天池公园位于西郊,距城区大约9公里。天池,中架曲桥一座,形成上、下两个湖面。上湖有湖心岛、半岛各一个,下湖有两上半岛,远远望去,给人以幽深莫测的感觉。蜿蜒迂曲的沿湖长堤,全用条石砌成,高2米多,岸边建成宽1米的水泥小道。道旁广植嘉木,绿叶婆娑,倒映湖中,微风轻拂,波光粼粼。麻友们可以去天池公园喝茶打麻将。
宜 宾 郊 县
1李庄古镇
李庄古镇位于宜宾市东郊长江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李庄距今已有1460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这里气候宜人,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捷,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来了李庄一定要吃李庄白肉哦!
2夕佳山古民居
位于宜宾市江安县城东南18公里,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经清、民国期间几次大的修葺,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四合院落构成,共计房舍108间,参观完古民居大约需要三小时左右。除了参观古民居还能在景区内看到很多抚琴、执棋、舞剑、泼墨的古装美女哦!
4七仙湖
位于高县复兴镇的七仙湖景区,距离宜宾市区40余公里。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湖湾众多,小岛高低错落、相应成趣。怪石嶙峋,自然天成,有秀丽多姿的大姑岛、小姑岛、姐妹岛、绣球岛、九曲流舟、众星捧月等天然景点。
5古楼峰丛
古楼峰丛位于筠连县境内,面积130平方公里。去了古楼峰丛一定要去看黄牛岩。黄牛岩因貌似黄牛而得名。站在黄牛岩上,颇有“一览众山小”的味道。景点有:大洞湾、黄牛岩、溶蚀洼地、湘子洞、天仙洞、黑雀洞等。
6巡司温泉
巡司黄荆坝河段周边不足两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犀牛温泉、木井温泉、望月温泉及河床段不少不同温度的温泉露头。在分布的众多温泉中,犀牛温泉(天河温泉)最具特色,誉为“川南第一汤”,其常年水温53℃—56℃,日流量3460立方米,犀牛泉水含氡、氟、锶、硒等50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队身体有益。犀牛泉旁的两个村落多年享有“长寿村”之美誉。
7龙华古镇
位于屏山县屏山镇南37公里处,因有明代所建的龙华寺而得名,龙华古镇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丹霞洞石刻及造像,有高约30米的全国第一大立佛,还有安涧清洪桥、禹王宫、龙华寺、都司衙门、分银石、石狮以及保存完好的全本质结构街坊等
8兴文石海
在说到兴文石海的时候,小编要告诉大家一句话:眼前的山不是山,你看到的海也不是海。
兴文石海面积约156平方公里,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亲们去玩可以到这几个景点去看看:夫妻峰、群羊上山、天泉洞、大漏斗
9江安响水洞
响水洞在江安仁和乡,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当你站在它的旁边时,訇然的流水声就从一个天然石壁内传出,但壁内又无水流。 有人猜测,可能是斜对面的响水洞瀑布流水的声音,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溪河断流时流水声却依然。响水洞为何会响,这至今仍然是一个迷。
江泳带你读懂《大观茶论》36:茶的产地与品质优劣的关系
1、翠甲天下——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以竹海闻名于世,地处蜀南竹海位于宜宾市境内长宁、江安两县交界之处。万顷竹海,东西宽、南北狭,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登上全长2700多米的竹海索道,可以俯瞰竹海全景,眼界更宽广。还有当地著名的“全竹宴”。
2、拥有李庄白肉的——李庄古镇
古为渔村,汉代设驿站,明清水运商贸之地,如今为历史文化名镇。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现仍保存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两旁多为清代建筑,风火山墙高耸,雕花门窗,古色古香。院落间有幽深的小巷。有空的话,您可以去尝尝李庄白肉这个美食。
3、夕佳山民俗博物——夕佳山民居
夕佳山典型的川南封建地主庄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经历代逐年整修、扩建,到清末形庄园式住宅。民居坐南向北,为悬山穿斗式木质结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其装饰雕刻也极其精美。《傻儿师长》《四世同堂》《死水微澜》等电视剧曾在这里拍摄。
4、川南最大佛教丛林——龙吟寺
亦名龙尾寺,坐落蜀南竹海景区内的竹海镇农林村2组海拔980米的九龙山上,为蜀南竹海第二高峰。寺前远眺,长宁诸山及南溪大江皆入眼底。寺南2公里,有天上宫遗址,竹林掩映,砖石苔染,野蔓纵横,发人幽思。
5、三江汇合——合江门
合江门即宜宾的一个大型码头,因为这里三江汇合,所以称为合江门。合江门这里因为三江汇合,风光独特,对面是宜宾白塔,尤其是夜景更为美丽。
6、“小天安门”——宜宾大观楼
宜宾大观楼原名“谯楼”,地处宜宾市中心的西街,是一个形似天安门,所以称为“小天安门”。大观楼就是宜宾的一座地标性建筑。至于大观楼的来历,小编比较相信这一种,因为大观楼就是宜宾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当时宜宾城区很小,高楼并不多。除了水东楼、鼓楼街的鼓楼,大观楼是整个宜宾最高的。站在楼上,可观三江汇流,一览整个宜宾城区。
原文
品名
名茶各以所产之地,如叶耕之平园、台星岩、叶刚之高峰青凤髓,叶思纯之大岚,叶屿(yǔ)之眉山,叶五崇林之罗汉山水,叶芽,叶坚之碎石窠(kē)、石臼窠(一作突窠),叶琼、叶辉之秀皮林,叶师复、师贶(kuàng)之虎岩,叶椿之无双岩芽,叶懋(mào)之老窠园,名擅其门,未尝混淆,不可慨举、
前后争鬻(yù),互为剥窃,参错无据。曾不思茶之美恶,在于制造之工拙而已,岂冈地之虚名所能增减哉。焙人之茶,固有前优而后劣者,昔负而今胜者,是亦园地之不常也。
江泳解读:
名茶都有其产地,就像叶耕的茶出自平园、台星岩,叶刚的茶出自高峰青凤髓,叶思纯的茶出自大 岚 ,叶屿的茶出自眉山,叶五崇林的茶出自罗汉山水,叶芽、叶坚的茶出自碎石窠、石臼窠 (一作突窠), 叶琼叶辉的茶出自秀皮林,叶师复、师贶的茶出自虎岩,叶椿的茶出自无双岩芽,叶懋的茶出自老窠园,各自享有自己的声名,不曾混杂错乱,就不其一一列举了。
这些各地的茶叶争相售卖,有的互相抄袭,以致真假难辨,参差交错没有依据。却不知道茶的好坏,全在于制造工艺的优劣而已,哪里是所产地的山冈土地的虚名所能增减的呢!茶农焙出的茶,固然有先前质优而后来质劣的,也有先前质劣而现在质优的,这也说明产茶园地的土质是不固定的。
品名,说的是名茶的名称。
实际上本篇赵佶要探讨的是产地与茶品质优劣的关系。
赵佶在这里介绍了十三位叶姓茶人的茶园,叶姓茶人在北宋时比较有名。宋代宋子安写的《东溪试茶录》里也有一段关于叶姓茶人的记载,他是这样说的:“ 茶之名有七:一约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之比。 今出壑源之大窠者六(叶仲元、叶世万、叶世荣、叶勇、叶世积、叶相),壑源岩下一(叶务滋),源头二(叶团、叶肱),壑源后坑(叶久),壑源岭根三(叶公、叶品、叶居)。 ”这说的是壑源叶姓茶园的白茶在当时比较有名。
宋徽宗赵佶在本篇没有特别说明叶姓茶人所产的为白茶,但结合宋子安的记录,以及赵佶对白茶的特别喜爱,想来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在当时的诗句等文学作品里,也有叶姓茶人的相关身影。如苏轼的《寄周安孺茶》“闽俗竟传夸,丰腴面如粥。自云叶家白,颇胜中山醁”。梅尧臣的《王仲仪寄斗茶》诗里有:“白乳叶家春,铢两直钱万”等相关的诗句。
对于农产品来说,小产区的茶,有其独特的气候环境,对它的品质优劣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而赵佶的意见是,茶品质的优劣,不只是产地问题,还与制茶的工艺息息相关,又岂是一个产地所能概括的呢。
?关于茶的品质优劣,与三个方面有比较大的关联,一是产区,二是茶树品种,三是制茶工艺。
产区说的是产地的属性,具有不可复制性。茶树品种则是茶树独有的DNA,内在的基因,不同的茶树品种自然不同;就像宋代的白茶,就是少有的茶树品种。而制茶工艺,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制茶工艺,产生不同的变化。这三点相辅相成,互为表里,都很重要了。
现在对一些有特定地域以地理属性命名的茶,可以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称号,这就是对产地的限定和保护。当然在保护区内,也会分本地茶树和新品种,另外即使是同一种茶树原材料,不同制茶师傅做的茶也各有差异了。
下一篇解读:外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