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托竹荪每年只需种植2茬
一个大棚能产鲜品250-350公斤,鲜品按目前的市场价每公斤能卖200元至240元。
红托竹荪属中温型腐生菌, 不适宜热带地区栽培,当然,造价高昂的可控温、控湿的规模化厂房另当别论,下面便不再赘述。云贵高原因地理原因,便具有良好的气候优势, 大部分地区均适宜红托竹荪的种植,但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合理规划, 选择适宜的场地和播种时间, 形成菌蛋阶段处于适宜的气候条件。由于红托竹荪栽培条件要求比较严格,自身抗逆性差,栽培技术要求高,导致栽培风险比较大,加上很多种植朋友自身技术的欠缺,导致很多刚入门的新手,栽培成功都要“碰运气”。今日作者也给大家科普投资比较小,普通人也能承受的种植技术—红托竹荪大棚种植技术。
一、季节选择:红托竹荪喜22℃-25℃的温度,适应温度18℃-30℃(各生阶段段适应温度也有所变化)。红托竹荪菌棒覆土种植,配方优质的菌棒可以采收3茬,以贵州为例,种植季节最佳为每年2月份,6月份便可以采收第一茬,10月份便可采收第二茬。第三茬需要次年开春后采收(科普一个小细节,贵州10月份以后便进入冬季,低温条件下,红托竹荪菌丝便进入休眠期,不再生长扭结竹荪蛋)。
二、选址:建棚应考虑风向,日照方向,所建大棚之地应保证良好的排水性(夏季丰水期棚内不易积水),远离工业区、养殖区,以保证环境的优良性,减少污染率。本点建议:考虑到菇棚建设成本,建议寻找合适的蔬菜大棚租用,如果没有合适大棚请自行搭建。
菌棚的建设
三、建棚:搭建遮荫棚的要点是: 热可通风换气降温, 冷可保温、 保湿、 防虫。具体方法如下: 棚子尺寸:长35米、宽8米、中高3.5米、肩高2.5米。菌棚使用塑料薄膜作里层, 棚膜边缘用泥土压紧防止虫害进入, 菌棚侧膜从地面高1米处剪开窗口安装纱网防虫。 除菌棚门外, 全部用茅草或秸秆编织草帘遮阴(也可用85%- 95%密度的遮阴网)
四、棚内消杀处理准备工作:①引进符合生活用水作为种植使用水。棚内消杀:菇棚搭建完毕后,关闭菇棚,用“虫螨熏绝”之内的药品进行空间消杀处理。再用“二氯异氰尿酸钠”以及“虫螨净”杀虫、“多菌灵”杀杂菌进行土壤的彻底消杀处理。 ②做好种植用土的预处理,土壤翻耕15cm以上,再用“二氯异氰尿酸钠”以及“虫螨净”杀虫、“多菌灵”杀杂菌进行土壤的彻底消杀处理。所有药品根据说明实用,不同情况可适当调节。③调好土壤水分,一般为65%-75%。④调好土壤PH,要求PH为5.50-6.50,根据情况可加过磷酸钙之类的来调节,一般土壤为弱酸性,基本可直接使用,只需做好杀虫杀菌即可。⑤准备适量的松针,用于种植结束后覆盖垄面保湿、分化水分。 覆盖床面用的松针叶要在阳光下暴晒24小时,喷洒适量消杀药品。
五、种植前注意事项:①避免菌棒在太阳光下直射② 避免菌棒堆积在一起,防止损坏菌棒和由于堆积菌棒堆温过高。③有计划的种完当天的菌棒,不宜反复来回运输搬运。④剥掉菌袋的菌棒应及时覆土,不宜长时间放置,长时间放置会让菌棒损失大量水份,损伤菌丝,影响后期出菇时间和产量。⑤菌棒尽量轻拿轻放,保证菌棒的完整性。(最好带上消杀过的手袋拿菌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