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俗称“见绿杀”,除草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对地下还未出土的马铃薯,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土豆秧苗会产生药害,不能在秧苗时期喷洒甘草膦灭草剂。
草甘膦易与钙、镁、铝等离子络合失去活性,在施用过程中若污染了作物,或误施土豆田,可用念含钙、镁、铝、铁的化合物兑水喷洒。如用0.5%石灰水清洗农作物上草甘膦。
如药害比较严重,那必须先用清水或者含碱的水喷雾一遍,再用含赤酶素的叶面肥喷雾一遍以促进作物生长,如果药害较轻,则喷雾清水后15天内可自行恢复
清水冲洗。当作物喷施除草剂过量或临近作物敏感叶片遭药害时,可用干净的喷雾器装入清水,对准受药植株连续喷洒几次,以或减少作物上除草剂的残留量。
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散失效的除草剂药害,可用0.2%的生石灰0.2%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对消除药害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对于发生药害连片的田块,除进行叶面喷水清洗外,还应足量灌水,促使根系大量吸水,降低作物体内浓度,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
对于土壤施药过量的田块,应采取灌排洗田的办法,将大量排除田外,可有效减轻药害。
错喷草甘膦铵盐灭草剂,只能多洒水,多冲水。
草甘膦铵盐,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其内吸传导性强,能通过茎叶传导到地下部分,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
草甘膦铵盐的作用原理
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丙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干扰而导致植物死掉。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的种子和微生物无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