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音乐的世界是一种虚拟中的征服,它用不同的方式征服着不同种类的人的心情。再普通的人,不管他的知识层面如何,不管他的地域文化所带来的差异如何,他都具有一样与生俱来的能力,那就是音乐鉴赏的能力。音乐对于喜欢他的人来说只限于欣赏的品位和能力。对他的了解并不仅仅限于听上,要从各方全面了解。具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情感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所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分辨出来的。
音乐是由情而发,纵贯历史,横看中西,文明的发展中总有音乐这个重要的角色去推动着,从远古的诗经的朴素到唐诗宋词的华丽和缠绵但元曲的现实和丰富,它们不仅见证着中国文学的巨大发展,加之中国传统古典乐器就成为中国古典音乐的繁荣发展史,我们不禁赞叹:古人用他们特有的智慧让我们后代人体会到了穿越历史时空的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的传世经典,一直到后来的民族音乐的盛行,中国几千年的音乐风格在经久不衰地传递着华夏民族最具特色的东方文化。
处在这个时代,我们所拥有的不仅是对民族历史要了解多少,要全面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还要对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这就要求对音乐发展历史的了解,音乐鉴赏能力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对其背景的深刻理解。它不仅让我们在民族文化和不同的精神氛围下感受来自各方的熏陶,还让人对各个地域的人文、物质、感情、活动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能通过音乐这面镜子照射出更广阔的大千世界。
正如要实践就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音乐鉴赏不仅仅是会感受几首曲子听几首歌曲的事情,它是一门学问,需要从最基础的历史文化问题着手,这是音乐鉴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人人都会听歌,但又有几个人能听出其中的门道呢?
音乐的本身就在于人对它的创作,它是一个客体,之所以蕴涵着独特的情感是因为人们赋予它自己的情素,伤感、快乐,一切的一切,通过人的主观的发泄并表现才有了音乐的精神灵魂所在。所以就产生了许多的著名音乐家和其创作的作品。中国的俞伯牙,西方的莫扎特,肖邦、德沃夏克、许茨等等。俞伯牙的《高山流水》是知己间的交流,师旷的《阳春白雪》,华彦钧的《二泉印月》、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肖邦的〈革命练习曲〉等等,这些著名的作曲家和这些著名的作品无不时时刻刻向世界展示着他们的风采。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也要从这些方面培养,它们对于我们审美能力、感性思维、认知能力、判断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品位的提升都有帮助。我们不仅从中认识到文化的丰富,也无形中使感情受启发,可算是一种人文关怀了。音乐鉴赏能力的最终要从这些作品中得到提高。
现代美育提倡有机的把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助于我们做到这一点,它能让我们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
当今时代的特点使流行音乐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爵士乐、摇滚、通俗以及最具代表的周杰伦风格的歌曲渗透着每一个角落,具有良好的鉴赏能力使我们能够在文化及其丰富的时代拥有评判好坏优劣的能力,能让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个人修养得以提升。
音乐鉴赏是一个人最基础的审美能力,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和提升。
其实我觉得音乐的欣赏能力,是和几个方面分不开的首先你要理解节奏,然后能够理解旋律,那当你理解节奏和旋律以后要知道音乐的强弱规律。
如果在能够学习音乐的编配,比如配器和何弦编配,这些就是构成一首音乐的基本要素。能够深入的理解以上的每一条,那你的音乐欣赏能力将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多听尤其欧美的各种风格的 欧美音乐是最发达的 不管古典交响爵士流行摇滚还是电子统统秒杀国内 打个不是很恰当比喻 欧美音乐是博士生 韩日就是大学生 港台是初高中生 内地就是小学生 内地也有优秀音乐但是少 欧美音乐百花齐放各个领域百家争鸣 选择性很多很多 国内的流行乐是就跟国内cba一样表面风光实则弱鸡
一定要多听
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最重要的就是
跳出自己的舒适区
就比如说,你以前一直听林俊杰周杰伦陈奕迅,现在你要抛开他们,去听陶喆方大同;你之前听泰勒斯威夫特,水果姐,现在去听碧昂斯,惠特妮休斯顿,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听的风格和流派是一样的 ,后期的话,可能就甚至要跳出自己觉得风格,不断地更换自己听的东西,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格,同时也找到了不同音乐风格之间相互融合的地方,这个时候,你就基本存在发现好音乐的一个客观水准和主观判断了。
其次是要精听
意思就是,当你找到了一首自己非常喜欢的歌的时候,在单曲循环的过程中你不仅仅是在享受音乐,另外你需要听:编曲,调式,节奏,配器安排,通过这些东西来形成一个你最喜欢的一个音乐价值观,就是你认为一首歌它怎样安排是最对你的口味的。
这两个主要是说,要先让你自己对音乐有一个主观的认知,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好听你就去听什么,等做到这两个之后,你就需要多看专业乐评人的一些乐评文章了,豆瓣知乎其实都有很不错的文章,但是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就一定要少看了,带有情感色彩的东西太多会影响你对音乐价值的判断。
之前有题主说到日推,我也比较赞成这个方法,emm我比较建议你用两个音乐软件来听歌,一个听的杂一些,另外一个听的比较self-style一些,这样的话它的这个日推计算处理会比较好。
我不知道题主用什么软件,如果在国内又比较对国外的乐坛感兴趣,我强推apple music
是非常干净的一款音乐软件,而且它的日推计算方法也比较科学,再加上applemusic本身对音乐风格有自己的定义,因此你也比较好去学习。
听歌的话也要比较有计划,比方说我这一周我可能就想研究一下朋克,那么接下来你可能需要从经典朋克,到复兴朋克,从greenday性手枪这种比较经典的,再到简单计划,sum41,the offspring,或者fob这些乐队,从他们最经典的作品开始听,然后慢慢深挖。
总之其实就是跟写诗一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希望题主能早日找到自己热爱的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