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条件下使用渔药,虽然药物起效快,养殖鱼类对药物相对敏感,好的是疗效好,不好的是毒性大,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一、对症用药
夏季是鱼病发生的高发期,往往各种病症综合感染,非单一病因引起,所以综合各方面条件准确诊断,采取样鱼时,刚死亡不久的鱼、漫游鱼和撒网的好鱼都要仔细检查,结合水质各项指标,及往年发病史等判断病因、病情,确诊病害并选用合理的药物,避免反反复复轮换用药,这样不仅会增加治疗成本,还会延误病情,同时,处于高温期发病的鱼类免疫力低下,用药不当损失更大。
二、用药时间的安排
所有药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用药,一来防止药物在高温条件下,对水产养殖动物造成不良影响。二来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转水等。根据不同药品,大多用药时间宜选择在水体温度相对较低的上午九、十点钟前。由于多数外用泼洒药在进入水体后,会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在阴雨天、水体缺氧条件下,要避免使用此类药物。特种品种的鱼类还要避开特殊的生长期。
三、用药方法
1、打破热成层后再用药。夏季的中午,温度高,池塘深的水体易形成热成层,上层水体水温高,密度小,下层水体水温低,密度大,造成了上下水层流动的停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此时如果在池塘里使用外用泼洒药,药液常常会滞留在水体表层,很难扩散到整个池塘,造成药液的分布不均,上层水体药液浓度过高,下层几乎没有药液渗入,生活在水体上层的水产养殖动物,很可能由于长时间被高浓度药液浸泡而发生药物中毒,生活在水体底层的水产养殖动物,由于周围药液浓度较低,很难收到用药效果。因而夏天高温时节用药前,可先开启增氧机充分搅拌水体1小时,待打破热成层后再用药,这样不仅保障了用药安全,而且由于水体溶氧充足,能充分发挥药效。
2、杀灭蓝藻忌满塘用药。蓝藻适宜生长在水温高,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高温季节,正是蓝藻生长、繁殖的高峰期。杀灭蓝藻要讲究方法,不能随意用药,杀灭蓝藻忌全塘用药,以防死亡的蓝藻消耗大量氧气并产生藻毒素,严重危害水产养殖动物。在池塘的下风口局部用药,并辅以增氧、底改等措施。
3、内服药当天拌、当天喂,避免高温酸败;外泼药尽量借助泼药工具,减少在池塘里走动的趟数,以免触动底层的污物,发酵上浮进一步侵蚀鱼鳃
用不用药不是看季节,是看水质,看鱼病。养鱼常备用药也不是必须的,新手常备鱼药,那是为了承担因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引起的恶果,对于养鱼牛人来说,鱼药是多余的。更何况,治疗鱼病最有效的东西,不是鱼药,而是观赏鱼自身的免疫系统。
夏天鱼缸养鱼,要勤换水,如果没有什么症状,就不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