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乳酸菌在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优势: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其在无氧环境下能够将蔬菜中的糖分解为乳酸。乳酸的产生使得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同时抑制了其他有害菌的生长。因此,在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能够迅速繁殖,成为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
2. 盐浓度对乳酸菌的影响:泡菜制作过程中使用的盐浓度较高,这种高盐环境对大部分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但乳酸菌在这种情况下仍能生长繁殖。乳酸菌通过发酵产生的乳酸,可以降低泡菜中的pH值,进一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3. 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竞争:泡菜发酵过程中,除了乳酸菌外,还存在其他微生物,如酵母菌、醋酸菌等。这些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与乳酸菌竞争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由于乳酸菌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最终能够在发酵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4. 乳酸菌的筛选和驯化:在泡菜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筛选和驯化方法,选取具有较高发酵性能的乳酸菌菌株。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泡菜的发酵过程,提高泡菜的品质和口感。
综上所述,泡菜发酵过程可以说是乳酸菌的选择培养过程,因为乳酸菌在泡菜发酵过程中具有生长优势、竞争优势和较高的发酵性能。通过泡菜发酵,可以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泡菜产品。
泡菜发酵初期,由于有装坛时带入的残余空气,乳酸发酵并不活跃,主要是菜中带入的其他微生物在行发酵作用,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
发酵中期,坛中氧气已经消耗尽,乳酸菌成为生长优势菌,乳酸开始大量积累,抑制了除乳酸菌以外的几乎所有微生物的生长。此阶段,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到了发酵后期,由于乳酸积累过多,连乳酸菌的生长都被抑制了,此时,发酵作用已基本停止,主要是乳酸、乙酸及其他微量有机酸与前期产生的少量醇类物质发生的酯化反应,给予泡菜以特别的香气和香味。
一、原理:泡菜制作过程的发酵主要是乳酸菌进行的无氧发酵。
利用酵母、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对泡菜中的碳水化合物进行生物降解,在多种酶的生物催化作用下,泡菜中的长链分子糖类在乳酸菌等微生物细胞内氧化为3-5个碳原子的短链有机酸,使泡菜呈酸性,以抑制和杀灭其他有害的腐败微生物的过程,就是泡菜的发酵过程。
二、泡菜发酵三个阶段:
1、发酵初期: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人的微生物,主要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其中的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间歇性地放出,从而使坛内逐渐形成缺氧状态,乳酸发酵开始。
2、发酵中期:由于初期乳酸发酵使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缺氧状态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pH为3.5~3.8。这一期间为泡菜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而且清香。
3、发酵后期:在此期间继续进行乳酸发酵,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乳酸含量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会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已不协调,坛内好氧微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