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后荔枝能摘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6:03:47
字号:

下雨后荔枝能摘吗

下雨最好不要采摘。

对运输有影响,下雨会滋生细菌,引起没有绑扎好的进水感染。如果都绑扎的很好,是没问题的,下雨还有利于成活。

台风和下雨期间采收的荔枝不耐贮藏。荔枝采收后要注意防治日晒,荔枝采收后要注意保湿,否则,荔枝果皮在高温下很容易失水,严重失水的荔枝果实很容易变褐,耐藏性严重下降。

荔枝采后立即在包装箱或箩筐衬垫塑料袋装果后,尽快运回包装加工厂进行采后处理和包装。

采收果园如果离包装加工厂或收购站太远的话,可在果园就地用冰水预冷,然后用塑料袋密封,有条件的话最好是用冷藏车运回加工厂加工包装。

荔枝目处于膨大后期,雨水多可能会造成裂果严重,因此最重要的是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土壤干湿变化太大,同时可以着重补充钙肥,减少裂果率,因为钙是细胞壁组成成分,果实膨大期细胞快速膨大时,如果细胞壁薄,就容易破裂导致裂果烂果,而补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裂果几率,可以叶面喷施微补盖力,连续喷施三五次,提高果实硬度,增加抗病能力。

采收后的荔枝果实极其容易变褐变质,我国古代就有荔枝采后“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的记载。要做好荔枝保鲜工作,首先要了解导致荔枝变褐变质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保鲜技术措施。荔枝果实的采后褐变原因非常复杂,综合目前的研究报道,导致采后变褐变质大致可分为生理和病理两大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包括酶促褐变,如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花色素苷降解等,通过降低温度、改变气体成分、调节pH值等调控制酶的活性,可起到抑制褐变的作用;果皮采后很容易失水也可引致褐变,通过适当的包装,防止果皮失水是荔枝防褐保鲜的重要措施;荔枝采后的呼吸强度很高,消耗大量的贮存物质和促进果实的成熟衰老,导致品质风味下降,降低温度褐降低氧气等措施,抑制呼吸作用,有利于保持延长荔枝的保鲜时间和保持品质。病理原因,荔枝炭疽病、霜病疫病等多种采后病害的为害可导致荔枝变褐腐烂。荔枝炭疽病病原菌主要来自采前潜伏侵染,到采收时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率可高达到 90%左右,荔枝采后常温放置3-4天开始表现症状,先是果皮局部变褐,然后病斑迅速扩展至全果变褐。即使在采后用杀菌剂处理 ,防治炭疽病效果也不明显。在荔枝果实生长期间喷雾 2~3次杀菌剂可显著地降低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率 ,减轻荔枝采收后炭疽病的发生严重程度 ,提高荔枝贮藏效果。 此外,荔枝采后生理病害和微生物病害是相互促进的,促进荔枝采后的变褐变质。

荔枝从开始着色至完全红色约7~10天。建议在果皮八成至全部呈红色期间采收。果皮暗红色的果实只适宜产地销售,不宜远运;留树太久的荔枝会“退糖”、果肉结构解体、果汁外渗、味道变淡。未成熟的荔枝颜色不佳,且味淡、酸味浓,不能在采后增甜。

荔枝的长途运输需用冷藏车、冷藏集装箱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也有采用空运,可保证最好的果实质量,但运输费用高。

常温车运输,可采用泡沫箱加冰方式。一般在泡沫箱内果冰比例为2:1,在车厢四周围上泡沫板、棉胎或稻草等隔热,基本可满足约3天内的运输要求。若在装泡沫箱前先将果实预冷,再用泡沫箱加冰方式,效果会更好。具体做法是:泡沫箱规格为60×40×50厘米,板厚1厘米,每箱约可装荔枝10~15公斤。荔枝果实和冰块分别用塑料袋包装,在泡沫箱中相间装入。冰块还可用专用冰袋或饮料瓶盛装。也有的一层荔枝与一层碎冰块直接装箱。一般加冰量占果实重量的1/3~1/2。盖好泡沫箱盖,用封箱胶封严,在车箱内泡沫箱要码放紧实,以延长保冷时间。运输到埠后要迅速销售,打开包装后,果实很快变色,超过5天,果实会有异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63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