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选择
由于机插秧,育苗较常规栽插推迟10—15天播种,在高海拔粳稻的品种选择上,要注意选用早熟品种,减轻机插的风险。
(二)种子处理
泥浆育秧的种子处理过程与传统的种子处理比较起来,除晒种、浸种一样外,催出的芽可比露白长一点,以利齐苗。
(三)播种量及播种期
播种期各地要能根据移栽的日期来确定,一般秧龄30—35天,苗高18—20CM为宜,播种量粳稻一般每标准秧盘,播谷种100克—150克左右。考虑机插水稻的特殊性,采取分期播种,在适播期范围内,应根据插秧机的数量,劳力和灌溉水等生产条件实施分期播种,以保证秧苗适苗适龄移栽,不超秧龄。
(四)开厢起垄
一般采取拱架式育苗,便于管理,不易烧苗,死苗,厢面2M开厢,做出厢面1.4M,除中间1.4M放秧盘外。两边各留20㎝左右的厢,取泥浆装于育秧盘。做成的秧板一般厢面宽1.4M,沟宽0.6M,沟深0.15M。做秧厢时,先按秧板宽度拉好尼龙绳,然后沿绳子起秧沟,用锄头将秧沟位置泥土钩到厢面上,并用木条把厢面刮平,保持厢面达到“实、平、光、直”的要求。
(五)厢面施肥
做好厢面后,每10平方米的厢面上施水稻专用复合肥1.2—1.5市斤作基肥,后才在厢面上铺秧盘。
(六)秧盘装泥
将秧沟内经沉淀后的表层泥浆捞起装入软盘,装盘用的泥浆不能有石头,田螺和稻草等物。可采用人工方法去除泥浆中的杂物。不然机插时会损坏插机秧的秧针。泥浆装入秧盘后用木条或泥水匠用的“泥壁”刮平泥浆,沉实2—5小时后播种,匀铺床土,土厚2㎝—2.5㎝,厚薄均匀,土面平整。
(七)播种
人工播种按盘量种,以若干盘用量为准,制作一个量标量种子,可4—6盘一组播种,播种时分次细播,力求均匀。一般一个秧盘常规粳稻芽谷120g左右,杂交稻80—100g。种子播到秧盘上后,用扫帚轻拍压实,使谷种与泥浆充分结合,以利出苗。盖土利用偏酸性素土,如红壤,适宜水稻生长。禁止使用未腐熟的厩肥以及淤泥、尿素、碳铵等直接拌肥,以防肥害烧苗。禁止使用培肥营养土做盖籽土。覆土厚度为0.3~0.5厘米,以不露出谷种为宜。覆盖土要使用未经培肥的过筛细土,不能用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盖土后用1:600倍丁草胺喷雾防除苗床杂草。
(八)苗期管理
1、因地制宜管好水
科学水分管理是确保齐苗、全苗的关键。秧苗各个生育阶段的生理需水不同,秧苗长到一叶一心期,排干秧田的水,保持床上湿润即可;一叶一心期后至三叶期前灌上一层水,让其自然落干,干湿交替,以半干旱式为宜,达到以水调气、调肥、调湿和以水护苗的目的;机插前5天,排水晒田,以利起苗。
2、看苗施好“断奶肥”
秧苗长到三叶一心后,一般在播种后18—20天后看苗施肥。若苗黄、苗弱亩用15—20公斤的尿素结合灌水撒施;若苗绿、苗壮可不用施肥。
3、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秧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一叶一心期时要防立枯病,每10米2用敌克松10克加水1千克喷施,机插中小苗育秧,常易在此期发生青枯死苗.在机插前1—2天每亩用70%艾美乐乳油5—10毫升加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30-40克对水20—30千克进行喷雾,防治稻飞虱和稻叶纹枯病发生,尽可能减少秧苗将病虫源带入大田,增加后期防治难度。
(九)起秧机插
机插秧的要求,中小苗壮秧的共同要素是:秧龄四叶一心,苗高18~20cm,苗基粗度较粗,根系健康有力,盘结好,叶色鲜绿无病斑,不带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