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施肥,很多人习惯性的开春及果树结果期大量施肥,其实果实需要的营养大部分都是秋季积累下来的,开春结果期需要的营养只是占一部分,秋季施肥是全年施肥中的重点。要注意以生物有机肥、腐熟粪肥、中微量元素肥为主,钙肥、复合肥为辅。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秋施肥不够重视,感觉可上或什么时候都可以上。
很多人等果实成熟了,都是忙着采果、卖果,希望一年能有个好收入,一忙秋施肥就不上了,有些则到了年底或者来年春天再上。秋施肥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这里就不再说了,但还是要强调,不管怎么忙,葡萄的秋肥一定要上。
2、对秋季施肥时间没有概念
其实秋季施肥应该尽早施入,果实采收后越早越好,一般在九月到十月会更好,晚的话在落叶前一个月施入就可以,这是因为,我们把肥料施入,通过叶子的光合作用给果树制造营养,这期间断根发新根,提高果树活力并大量积累营养,为来年果树提供结果长果需要的营养
3、肥料的选择不是很重视
最近这几年这种情况改善了好多,很多人知道给果树施入粪肥、复合肥,但并不重视生物菌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及钙肥。其实复合肥我们可以少施入或不用,放到明年开春的时候用,过多的复合肥容易烧根,生物菌有机肥有助于给土壤提供生物菌活化土壤促进生根,当然了生物菌有机肥的营养是很好的,如果配合施入中微肥,特别是选择用含有生物菌的中微肥,果树的长势,营养平衡就会非常好,对来年果树的产量与品质打下很好的基础,钙肥下面咱们单独说。
这样施肥的好处就是可以大幅提高土壤活性,减少土传病害、土壤板结、重茬、及土壤盐碱化或酸化土壤等的发生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提高肥料利用率,直接提高果实的品质与产量。
4、对土壤基施钙肥无意识或不知道怎么选择好的钙肥
很多人都知道,果树缺钙会导致果实裂果、缩果、软果及抗病性下降,果实也不耐储运,目前很多人都知道叶面补充钙肥,但是很多都意识到叶面补钙果实还是裂果严重,其实叶面补钙是很好,只是产品选择上需要注意,叶面选择具有钙硼同补的硼钙叶面肥补钙效果会好很多,如果我们结合地面补钙的话综合效果会更好一些,一般单纯的钙肥吸收利用都很低,钙元素属于惰性元素,吸收利用慢,另外现在钙肥产品也很多,所以含有硅钙镁型的功能钙肥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促进果树对钙的吸收并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果会更好一些。
5、粪肥没有充分腐熟
很多人选择粪肥都是堆成堆放一年,他说这就是腐熟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腐熟,这些粪肥上进去很容易出现烧根、滋生根部病虫害等一系列情况。
另外秋季施肥一定要开沟或者穴施,不能直接将粪肥撒施地表,距离主干30公分。这就是所谓的断根施肥。
6. 不注意硼、锌等微量元素
硼、锌等微量元素虽然葡萄需求量很少,但是却十分重要,硼是生殖元素,缺硼常常会导致大小粒、结实不良、花帽不落等等现象,缺锌常常也会导致大小粒、生长点不正常等现象,因此在秋季施肥硼锌肥也要补充好,也就是中微肥元素肥用上去,如果我们只上粪肥,那就建议大家选择含有生物菌的中微肥,这样给土壤补充一定的生物菌更好
果树如何施肥?
施肥是果树种植过程中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果实质量。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果树应该怎么施肥?果树施肥误区有哪些?果树应该怎么施肥?一、施肥离树远近深浅要适宜果树根系分布范围很广,一般果树水平根的分布是树冠直径的2~4倍。
实践证明,苹果、梨、桃、杏等果树开沟或挖穴离树干的距离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为宜,深度30~40厘米,此位置果树的吸收根分布集中,养分利用率高。
二、施肥量因树因地因肥而宜无论是基肥、迟效性肥还是性肥,其施肥量确定的一般原则是:幼龄树低于成龄大树;未结果或初结果期的树低于盛果期的树;肥力差的园片应多于较肥沃的园片。
秋施基肥时,厩肥的施入量一般每亩不低于5000公斤,其中优质的鸡粪不宜超过4000公斤,长效全元复合肥、微肥等宜混合于基肥中施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等化肥宜根据果树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分次施入,有条件的地方提倡配方施肥。
三、施肥时期按树定要根据果树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树种、品种等因素确定施肥时期。
农忙劳力冲突时,花钱雇人也要施肥,不能影响树体营养的要求。
落叶果树基肥一般宜在果实采收后或采果前施入。
不少果农在封冻前或者春季化冻后施入基肥,这是很不科学的。
实践证明,采果后或果实成熟后期施入基肥,对改善果树叶片光合功能,提高果实品质和树体营养贮存水平,增强树体抗逆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错过此期施入基肥,不仅效果差,甚至起不良作用。
此外,树势弱时,可提前施入;树势较强时,可延迟施入;落叶较早的树种、品种可适当提前施入。
四、施肥种类的确定施肥种类一般要根据果树的需肥特点、肥料的种类等因素确定。
果树既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也需要硼、铁、锌、铜等微量元素肥料,这些营养元素来源于农家肥、作物秸秆、饼肥、鸡粪等有机肥,也来源于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各种复合肥等化肥。
做到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大量元素肥料与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才能满足不同果树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需要。
克服生产中重视氮肥、磷肥、轻视钾肥,忽视有机肥和微肥的做法。
地下施肥与地上施肥相结合地下施肥是施肥的主渠道,但由于土壤对某些营养成分容易固定的特点,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而地上施肥即叶面喷肥直接喷施于树体,具有节本省工、养分吸收快、利用率高的优点,特别对缺铁引起的黄叶病、缺硼引起的缩果病、缺锌引起的小叶病、叶功能降低引起的早期落叶病等生理性病害效果明显。
因此,要重视地上施肥,做到地下施肥与地上施肥相结合。
果树施肥误区:误区一:施肥点离树越近越好。
不少果农认为,施肥离树远,树根吸收差,养分利用不上,因而施肥时离树很近,有的距根颈不足半米,甚至挖出骨干根,结果是伤根烧根现象常常发生,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误区二:施肥量越多越好。
有些果农不是根据肥料种类、树势强弱、树体大小、产量多少、地力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施肥量,而是盲目而为,认为施肥量越多越好。
结果是树体营养供需不平衡,重者烧根死树,病虫滋生,轻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只长树,结果少,甚至是不结果。
误区三:施肥时间按忙闲。
有些果农不是依据果树需肥时期施肥,而是根据劳力忙闲施肥,“树需肥时无空施,人闲施肥树不需”,本应春季施肥的变成夏季施肥,本应秋季施肥的变成冬季施肥,本应施的花前肥变成了花后肥,花后肥变成了果后肥,错过了果树需肥期,增产效果大打折扣。
误区四:施肥种类随意定。
果园秋施基肥正好与麦田秋播施肥发生冲突,不少果农便随意用化肥代替基肥,或者用未经腐熟的作物秸秆代替厩肥等农家肥,连年如此,结果是果园肥力下降,树势衰弱,产量降低,果质变劣。
误区五:重地下轻地上施肥。
很多果农习惯于地下施肥,对地上施肥即叶面喷肥的作用轻视或认识不清,导致黄叶病、小叶病、缩果病、早期落叶病等生理性病害发生严重,叶片光合功能降低。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果树施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农资方面的知识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学习更多,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一、建园?
1、园区选择。在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无空气污染的浅丘地带。?
2、选用优良品种,1-2年生无检疫性病虫害的优质壮苗果树。?
二、果树栽培?
1、定点挖穴。
2、栽植密度。
3、定植时间:9-10月。?
4、定值按8:1或6:1配置授粉树。定植时做到根理直,下踏紧,上表松,以树苗为中心,围堆成水盘状,灌足清粪水定根。?
5、果树覆盖。
三、幼园间作?
果树定植1-2年内,行间未封行时,可间种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料,以短养长。
四、果树整形修剪?
1、幼年果树修剪整形。目前生产上采用矮化丰产栽培技术,幼果树重在培养树形。对常绿果树采用疏枝达到养型,使果树树林通风透光,枝条均匀分布;对于落叶果树桃、李、梨等生产上常采用"Y"字型和杯状型树型,梨采用倒"人"字型拉枝或双层篱架整形。?
2、成年果树修剪整形。采果后修剪,用果剪剪去病枝、残枝、枯枝、弱枝。冬季修剪:落叶果树进入休眠开始进行果树修剪。常绿果树的修剪在春梢抽生前,老叶最多将脱落时进行。?
五、果园肥水管理?
1、施基肥。果树常在采果后立即施基肥,对丰产或晚熟品种在采果前施基肥。
2、果树覆盖。结合施肥在果树树盘内覆盖5-10厘米厚秸秆;对树堂透光性差的果树对果子着色要求较高,可以树盘覆盖银色反光膜。?
3、追肥和灌水。根据挂果量、树势以及冬季施肥量,可在果树生长关键时期追肥。
六、花果管理?
1、疏菜疏果。人工疏花疏果可以从花前复剪开始,以调节花芽量,花后可进行疏菜和疏幼果。疏果应于幼果第一次生理落实后及早进行。根据单株挂果量,疏去花序中弱果,疏去梢头果、弱枝果、小果、病果、虫果和畸形量,保留壮果。?
2、果子套袋:选用全木浆双层袋,在定果后及早进行,并喷施一次杀虫杀菌剂,在15日内完成套袋工作,果子采收前30天左右去除套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