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国庆前夜,大北农突然宣布终止与正邦高达25亿的合作,并将正邦告上法院,要求返还预收款、支付违约金!
大北农近40亿合作断绝9月30日晚间,大北农发布公告称,正式终止对正邦科技子公司的收购案,并已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交易对方返还预付款、支付相应利息及承担相应违约金等。
此外,国内饲料龙头新希望也大力布局粮食板块。
据鲁网讯,由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供应链公司主体项目在今年9月落户厦门思明,预计年进口粮食产品规模达到300万吨,营收预计100亿元。
在牧原、新希望大力布局粮食产业的背后,是粮食价格持续高涨带来的危险与机遇!
当前豆粕价格已涨潮5000元/吨,而玉米价格也超2870元/吨,两大主要饲料用粮的价格居高不下,豆粕一年涨了1300多元/吨,而玉米也常年维持在2800-3000元/吨的高位!
粮食价格的高涨,推动着饲料企业不得不涨价,但同时他们销量和毛利率都不断下降!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3653万吨,同比下降4.3%。
且从新希望、海大等饲料巨头公布的信息来看,绝大部分饲料企业毛利率均有所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饲料企业向粮食板块发展不仅能提升竞争力,更是为了破除未来“粮食不断涨价”的危局。
在成本不断上升的基础下,饲料业的竞争会变本加厉,行业内卷程度直线提升!正如牧原在2021年“一枝独秀”的卖猪盈利一般,饲料企业如何想办法降低成本、提升利率,也许将成为长远生存的关键!
今天赶了个早集,发现好多人购买猪肉,后腿肉11元一斤,五花肉13元一斤,排骨16元一斤,不少人表示天气凉了,多吃吃猪肉“贴秋膘”,同时其价格也明显便宜了很多,现在购买轻松无压力。
然而,猪肉便宜的背后,却是猪农亏损的加剧,目前生猪均价已跌至6元时代,这也是2个月以来新低,从官方数据来看,目前一头猪要亏上611元。不少猪农纷纷表示,希望能降低饲料价格,提高猪价,只不过官方的收储消息刚出来2天,猪价再次打回原形,这是咋回事呢?
01、猪价被打回原形
今年6月份时,猪价长期处在6元时代,且创造了多个猪价新低,到了下旬猪价短短几天涨回8.6元一斤,本想猪价从此“海阔凭鱼跃”,但2个月过后还是被打回原形,这让猪农为此头疼不已。
今天猪价已探底13.79元/kg,比起上一天则是跌了0.12元,同比跌幅为62.4%,这一价格也意味着猪农继续亏损,即便是自繁自养户也要亏上400元。
从行情来看,今天东北猪价已探底12.8元/kg,跌幅为0.1-0.2元,当地猪农出栏量加快,抑制其猪价行情;华北跌幅为0.3-0.4元,主流价为12.7-13.6元/kg,其中京津晋、内蒙跌了0.3元,河北更是下滑0.4元。
西北地区跌了0.05-0.2元,主流价为12.15-13.85元/kg,其中甘肃跌了0.2元。目前北方生猪主流价为12.15-13.85元,可见生猪朝着6元纵深继续探底。
南方地区猪价继续横盘,西南行情为12.9-14.1元/kg,重庆跌了0.1元;华东行情为13.5-15.1元/kg,其中山东再跌0.3元,江苏跌0.1元;华中行情为13.9-14.2元/kg,其中河南再跌0.1元;华南行情为14.5-17.2元/kg,其中海南跌了0.4元。
今天猪价呈现出“南稳北跌”的局面,北方地区出栏量有所增多,但消费需求不是太高,因此其价格继续下跌。
02、养猪“烂尾”增多
截止7月底,生猪产能迎来了全面恢复,其中生猪、母猪存栏量已恢复至往年的101.6%、100.2%,这意味产能不仅恢复,还出现了小幅度过剩局面。在产能恢复的背景下,唯有消费需求恢复100%,才能确保养猪行情稳定。
实际上,如今的猪肉需求只有往年的80%,没有了消费动力,生猪供应量恢复,结果猪价迟迟抑制,餐饮需求受限,即便是迎来了旺季依旧不涨。
从相关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10大龙头猪企获得了5亿元生猪财政补助金,毕竟根据政策,年出栏生猪量越多,获得的补助金也就越多。像牧原今年上半年已拿到了1.3亿元补助,温氏也领到了1.2亿元补助金,新希望也超1亿元。
然而,因养猪形势低迷,今年龙头猪企除牧原、大北农、天康生物净利润超1亿,其他猪企多是领着补助金还亏损,可见养猪之难。不过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不少猪企“跑马圈地”,结果却制造了多个养猪“烂尾”工程,给当地带来了恶劣影响。
目前湖南已就项目“烂尾”一事展开了调查,发现不少猪企投产项目违规撤资、停工、拖欠建设费、代养费等,可谓是一地鸡毛。至于为何如此,还因过去2年一头猪可赚2000元,很多资本加快扩张,借钱也要加快养猪项目建设,结果今年养猪亏损,项目暴雷,但拿着国家的高额补助金,却制造多个“烂尾”工程,拖欠养猪人代养费,这实在不应该。
03、2个利空预警
①消费不旺
看似如今已进入了消费旺季,学生也陆续开课,中秋节临近,各地也加快了备货力度。然而,市场的消费需求并没有提振,甚至连半点水花都没打。从8月下旬至今,也就前2天因收储消息带动猪价上涨,反而其他农产品如蛋价、羊价却实实在在因消费旺季上涨,实现了止亏为盈。
②淘汰速度加快
在产能恢复、进口猪肉偏多的背景下,消费活力没能提升也就罢了,但不少地方的淘汰速度明显加快,因受疾病影响,很多人加快了母猪、牛猪淘汰速度,市场的供应偏多,结果猪价迟迟不涨。
那么,9月份生猪价格就一直不涨了吗?其实目前也有利好因素,如7月母猪存栏下滑0.5%,这对后期生猪出栏影响比较大。同时,收储即将展开,且地方性收储也陆续进行,如南昌、云南正紧锣密鼓的收储中,这也是南方猪价偏稳的一大利器。
预计中秋前后,猪价或会迎来一波反弹,不过猪价不会涨太多,预计价格在8-9元左右,大家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