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湖村属于哪里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4 20:23:50
字号:

訾湖村位于沱湖北岸,有8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土地面积5400亩,其中沿湖边土地面积1100亩,种植面积4300亩,现有人口3280人,党员71人。解放前因生产工具落后,水利条件较差,易旱易涝,生活困难。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治理淮河,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生产工具改革,种植技术革新,种植高产作物,增加农民生活收入,人民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好。在家搞河蟹养殖的水面达4500亩之多,根据市场需要,养殖户自愿于2007年成立安徽省黑鱼沟高级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訾湖村属于哪里

现在的訾湖村团结安定,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安居乐业。

訾湖村附近有大巩山、沫河口关卡、化明塘严氏墓、三角公园、沱河等旅游景点,有五河沱湖螃蟹、沱湖螃蟹、天井湖银鱼、五河白玉贡米、沱湖风味鱼等特产。

竹溪大米在唐中宗李显为帝始,就被定为朝廷“贡米”。

故事发生在竹溪县中峰镇一个叫彭峪沟的小山村,这里有传说中的贡米田。公元683年,唐中宗李显当政,可是皇帝还没做到一年,母后武则天又收回皇位,贬为庐陵王,流放到千里之外的房县。李显带着家人,从都城长安出发,翻越秦岭,经过竹溪关垭子到达中锋地。此时,早有竹溪的地方官员在此迎候庐陵王李显。当地的县令见到这个昔日的皇帝驾到,好生荣幸,拿出当地最好的东西,热情地招待这些皇宫中的贵客。长途颠簸的李显,一路又渴又饿,加之沿途天气炎热,吃到这用彭峪沟的大米做的米饭,就念念不忘。后来女皇武则天,吃了以后赞不绝口,当即就把这米封为朝廷贡米。

后来李显重回长安当上皇帝后,更是忘不了竹溪大米的香甜,年年食用竹溪贡米。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时任竹溪知县王璋,见竹溪大米非同寻常,乃米中珍品。为了巴结当朝的皇帝,他便派人将这里的大米送往京城。明神宗吃过竹溪大米,随即下诏将竹溪大米定为“贡米”,年年纳贡,岁岁不卯。据传,清朝乾隆年间也定为“贡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9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