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授课内容我们要严守耕地红线推动什么战略加快落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4 20:19:25
字号: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就是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

根据授课内容我们要严守耕地红线推动什么战略加快落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中央对确保粮食产能的新思路,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新途径。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再一味追求粮食产量的连续递增,而是通过增加粮食产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增长。

含义。

藏粮于地:藏粮于地的核心是耕地,是指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要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粮食及瓜菜等一年生的作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同时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尤其是把东北这个大粮仓保好、建好。

粮食安全战略的措施:

1、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藏粮于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加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最近18年来中国粮食连年丰收,打破了以往“两增一减一平”的怪圈,主要得益于此。二是藏粮于技。相比1978年,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5700万亩,产量却翻了一番多,主要靠良种良法促成单产提高。

三是优化区域布局。不同农产品往往在某些区域具有比较优势,优化布局,是降成本、提效率的重要途径。

2、保护和调动种粮抓粮积极性。

一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立家庭联产承包制,继取消农业税后,国家逐步建立、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实施生产者补贴,建立最低价收购制度,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十八大以来,国家推进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实行人员聘用制度。

搭建科研成果交易平台;强化公益性职能的同时,放活经营性服务,允许科研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自主创业、持股兼职。三是调动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为了解决“产粮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问题,中央财政从2005年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3、健全粮食储备制度,畅通粮食市场流通。

中国粮食流通经历了从统购统销、调拨包干到多渠道流通,再到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历史性转变,目前从购销到加工转化基本实现了市场调节,建立了从现货市场到期货市场、从批发市场到线上交易,市场类型齐全、交易方式多样的市场体系和四通八达的粮食物流体系。

草场在国家红线内,可以种植植物

根据最新的自然资源部 《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发布的文件要求

第八条管控原则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正面清单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严禁开展与其主导功能定位不相符合的开发利用活动。禁止新增围填海。

(一)原住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活动。包括:修缮生产生活设施,保留生活必需的种植、放牧、捕捞、养殖,服务于原住居民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电力、供水、供气、供暖、通信、道路、码头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殡葬等特殊设施的建设、维护和改造等。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9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