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1989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8321—1987,无公害果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主要有
(1)生物杀虫、杀菌剂
苏云金杆菌、轻充军、绿僵菌、白僵菌、浏阳霉素、多抗霉素、井岗霉素、阿维霉素和农抗120等。
(2)植物性杀虫、杀菌剂
除虫菊素、烟碱、苦楝素、大蒜素和芝麻素等。
(3)无机农药
石硫合剂及其硫制剂,如硫胶悬剂、硫悬浮剂、硫水分散粒剂;波尔多液及其铜制剂,如必备、科博、氢氧化铜、松脂酸铜等。
(4)昆虫生长调节剂
灭幼脲、卡死克、扑虱灵、性引诱剂和性干扰素。
(5)选择性杀螨剂
抗蚜威、吡虫啉、螨死净、尼索朗和三唑锡等。
(6)选择性杀菌剂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扑海因、粉锈宁、福星及百菌清等。
农业生物技术是指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与疫苗的新技术。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是基于对植物、动物基因学和蛋白质学的认识。很多专家认为只有依靠生物技术,发展中国家才能战胜饥饿,全球因人口增长而产生的食品短缺才有望得以缓解。通过利用动植物中的特定基因,可以实现用更少的土地种植的作物,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生产作物。利用生物技术,还可以改善食品的营养和口感等。美国的St.Louis是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最快的地区。该地区被认为是生物产业带,著名的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即在该地区。生物技术用于育种是一种快捷、有效的育种方法。通过引入特定的基因,以改变动植物的品质。例如,科学家在西红柿中植入抗成熟的基因,可以延长西红柿的货架期。在植物中引入对人体无害的抗虫基因,可以防止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在水稻中介入产生维生素A的基因,可以提高稻米的营养价值。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另一个可能的应用是生产食用疫苗,利用水果、蔬菜生产抗肝炎、霍乱等传染病的疫苗。克隆技术用于动物,可以保留高品质动物的高产性能。市场上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主要是转基因的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等。转基因植物以其优异的品质很快被农户接受。2001年,世界上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达5300万公顷,比2000年增加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