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草原花海在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江西省都昌县大沔池附近的鄱阳湖畔,在鄱阳湖枯水季节的时候才会出现,就是蓼子花海,吸引着很多的游客去当地游玩。
花海的出现是受降雨偏少、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鄱阳湖的水位变低,水位下降到8米的时候,就会出现大草原景观,每年水位下降的时间都是不确定的。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古称“彭蠡泽”,西汉末属于豫章郡,西汉初期的时候范围主要在今长江北岸的湖北东部的源湖、安徽西部的龙感湖、大官湖和泊湖等滨江湖泊区,西汉末年的时候江南水域才会逐渐扩大,逐渐演变成现如今的鄱阳湖。
鄱阳湖一年四季都很适合游玩,夏季和秋季都是丰水期,秋末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候鸟来湖区过冬,各种各样的候鸟也是不能错过的景观,枯水期的时候就会出现大片的草原,还有摇曳的芦苇,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
七项措施强化重要湖泊水环境保护
地雷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紫茉莉,也叫做胭脂花或夜晚花,是一种自播能力较强,只要播种一次,以后年年都会自成群落的一种花卉植物,那么,你知道地雷花怎么种吗?
下面来介绍下地雷花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1、土壤
2、气候
地雷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它不耐寒,在略有蔽荫处生长最佳。
3、地雷花盆栽
地雷花播种前可以把种子用水泡一小时,这样种子遇水膨胀后埋下土发芽率会高些,当然,不浸泡也是可以的,而且只要保持恒温,这种花四季都可以播种,管理也没啥技术含量,比较粗放。
4、露地栽培
南方在3月中下旬,北方在4月中下旬直播于露地,一穴播种3-4粒,出苗后选择健壮的每穴保留2株。管理较粗放,除整地时施一些基肥外,一般不用再施肥,如果天气不干旱,则不必浇水。
小贴士地雷花花期一般是7-11月份,比较特别是它花朵在早晨及傍晚开放,在阳光下闭合,花带香味,颜色多种多样,由于它能自播繁殖,被一些植物学家定为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龙骨花怎么养 龙骨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龙骨花是一种具有化煞和净化作用的仙人掌科植物,这种花很好养,有人称它为懒人花,非观赏性的龙骨花结出来的果实也是大家熟悉的,那就是火龙果啦,想必很多人都想养上一棵吧!那么,龙骨花怎么养呢?下面为您介绍龙骨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龙骨花的繁殖方法
龙骨花可以采用扦插繁殖,具体繁殖方法为:切取10厘米以上的分枝,把流出的浆液洗净,晾干后十二小时后扦插,(或者切取后直接扦插也能成活,只是成活率稍低)一星期后见新龙骨开始失水萎蔫时少量浇水,沙土宁干勿湿,以免剪口腐烂。置于半阴处即可,生根容易。扦插后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不定根生长,促成活发育。
2、龙骨花的栽植土壤
龙骨花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盆栽用土可用1份腐叶土和1份粗沙混合并加入少量腐熟的鸡粪或牛粪配成的培养土。
3、光照和温度
龙骨花暴晒容易导致植株发黄,夏季的时候应将龙骨花盆栽放置在半阴的环境下养护,而冬季则应放在室内向阳处,以保证有充足的阳光。龙骨花养殖温度宜保持在10℃以上,并隔一定的时间转盆。在北方龙骨花冬季很难养殖,容易冻伤冻死。
4、龙骨花浇水
龙骨花耐干旱,浇水要适量。春季浇水不宜过多,每10-15天浇1次水,夏天在早晨或傍晚,五天浇一次水即可,若盆土长期过湿会引起烂根。冬季休眠期1-2个月浇一次水也不会干死,应保持适度干燥,可用塑料薄膜套盆包扎保护越冬。越冬栽培环境既要保持较高的温度,又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5、龙骨花施肥
为使其生长良好,生长期间每月施氮肥一次,以使用自制的肥料为好,将大豆或者花生碾碎后,埋在花盆中即可,也可将大豆或者花生泡烂后,埋土施肥。但用肥不能过浓,以免造成肥害而导致烂根。
6、定期修剪植株
为保持基部生机防止龙骨花植株过早衰老,除了合理施肥外,还要给龙骨花进行修剪,将很少开花的老枝剪掉。
7、病虫害防治
要注意龙骨花的病虫害防治,一旦发现有烂根、黄叶、茎病、虫害等,要及时进行防治哦。
小贴士龙骨花乳白色的汁液有毒,如果不小心折断了枝叶,碰到过的手一定要马上洗,否则嘴碰到了会发麻,千万不要小看它的毒性,小心为妙。
含笑花怎么养?含笑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含笑花属常绿灌木植物,又叫含笑梅、香蕉花等,是人们熟悉喜爱的观花观叶型植物。含笑花芳香花木,苞润如玉,香幽若兰,一般被种植在家居庭院中,也有的人选择小株型的含笑品种进行盆栽种植摆设在客厅、窗边等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盆栽含笑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吧!
含笑花的生长习性介绍
含笑花生于阴坡杂木林中,溪谷沿岸尤为茂盛,喜肥,性喜半阴,在弱阴下最利生长,忌强烈阳光直射,夏季要注意遮阴,秋末霜前移入温室,在10℃左右温度下越冬。含笑花为暖地木本花灌木,不甚耐寒,长江以南背风向阳处能露地越冬。不耐干燥瘠薄,但也怕积水,要求排水良好,肥沃的微酸性壤土,中性土壤也能适应。
含笑花的繁殖方法介绍
1、扦插:含笑花扦插繁殖宜于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之,可取犹未发出新芽、但留有3~8片叶子之木质化枝条或顶芽约15公分,于插穗基部沾附发根素插置于沙质土壤上,另予适当遮荫及保持环境湿润,约2~3个月即可生根,再于翌春移植。
2、圈枝:含笑花圈枝繁殖通常4月份选取发育良好、组织充实健壮的2年生枝条。在枝条的适当部位做宽0.5厘米的环剥,深达木质部,用湿润苔藓植物敷于环剥部位,用塑料膜包在外面,上下扎紧,约2个月生根。待新根充分发育后,剪下上盆栽培,栽培后要浇透水,以后每天浇水一次或不浇。
3、嫁接:含笑花嫁接繁殖宜在5~6月间实施,常是以木兰作为砧木,成活之后可快速生长。根部肥厚多肉的含笑花不耐移植,若实在必须进行移植时宜多带土球,而植株的修剪、整型则是以越冬之前为宜。
含笑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
1、土壤:含笑为肉质根,不耐干燥瘠薄,但也怕积水,要求排水良好,肥沃的微酸性壤土,中性土壤也能适应,可用腐叶土4份、园土3份、腐熟厩肥土2份、沙土1份配制的培养土。
2、浇水:含笑平时要保持盆土湿润,但决不宜过湿。因其根部多位肉质,如浇水太多或雨后盆涝会照成烂根,故阴雨季节要注意控制湿度。生长期和开花前需较多水分,每天浇水一次,夏季高温天气须往叶面浇水,以保持一定空气湿度。秋季冬季因日照偏短每周浇水一至两次即可。
3、温度:含笑越冬的最低温度不低于5℃,一旦温度低于5℃,植株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根的吸收能力会减弱,会使植株的嫩枝与叶片萎蔫。同时,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5℃,若温度过高,植株内部养分消耗过多,对翌年生长不利。因此,含笑冬季以保持室温在5℃至15℃为宜。
4、施肥:含笑花喜肥,多用腐熟饼肥、骨粉、鸡鸭粪和鱼肚肠等沤肥掺水施用,在生长季节(4~9月)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肥,开花期和10月份以后停止施肥。若发现叶色不明亮浓绿,可施一次巩肥水。
5、修剪:含笑花不宜过度修剪,平时可在花后将影响树形的徒长枝、病弱枝和过密重叠枝进行修剪,并减去花后果实,减少养分消耗。春季萌芽前,适当疏去一些老叶,以触发新枝叶。
6、翻盆:含笑花每1~2年翻盆一次,宜在每年春季新叶放出前,或在开花后进行,在秋季进行亦可。结合换盆去除适当部分结板旧土,换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减去枯枝以及过长老根,在盆地放置足量基肥。
黎蒿怎么种 黎蒿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黎蒿是一种生长在湖边和草坪上的野生草本植物,可以当菜吃,现在有很多人工种植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黎蒿种植地,它是鄱阳县农民创收途径之一,那么,你知道黎蒿怎么人工种植吗?下面为您介绍黎蒿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黎蒿的种植时间:3月份是黎蒿的最佳萌发期,可以选在这个时候种,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反季节栽培种植也是常见的。
黎蒿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1、黎蒿双膜覆盖栽培法
藜蒿以地下茎越冬,9-10月份由于露地气温低,地上部分死亡,但地下茎在5℃以上便可萌发。因此可利用现有的种植地,没有现成种植地可于下年春季栽种,冬季生产反季节黎篙。一般于11月下旬到12月上中旬砍去地上部植株,清扫田间枯叶残叶,浅松土。亩施尿素20公斤或复合肥40-50公斤,进行穴施、液施或行间施肥,浇足水。7天后分厢开沟,每厢1.3米左右,地膜打拱覆盖,拱高50-60厘米。同时铺浮膜覆盖。严寒期间在膜两边用草帘覆盖保温,露出膜顶透光。3月下旬撤膜。
2、黎蒿大棚覆盖栽培法
9月下旬、10月上旬于大棚内前茬作物收获后施足基肥。利用野生藜蒿或露地栽培的藜蒿地下茎作种,没有现有种茎的可在明年春季用种子繁殖育苗,也可在夏季用藜蒿茎秆扦插育苗。大田栽培后挖取种茎栽入大棚内。挖出种茎后,去掉老根老茎,理出新的地下茎作为播种材料,平铺于播种沟,覆土浇水,亩用种量150公斤。出苗后不摘秆,让其多制造养分贮藏于地下茎内。12月上旬砍去地上部分,清扫厢面,施肥浇水,畦面采用地膜打拱覆盖。加强大棚覆盖期间的管理。翌年3月中下旬撤去棚膜。
3、藜蒿快速繁殖方式
藜蒿的繁殖方法有挖蔸分株繁殖法、枝条剪切扦插繁殖法、压条埋土繁殖法、砍条直播(或撒播)繁殖法等。要想达到快速繁殖高产,多数采用砍条直接条播或撒播繁殖法。这一方法就是在10~11月份将地上茎或地下茎砍(挖)起,然后用快刀砍成10~12厘米的小段条,每段条上保留2~4个叶节芽。这种繁殖方法既能快速、省工,又易高产,但用地上茎繁殖比地下茎繁殖出苗更早,芽苗发的更多,产量更高,效果更好。
小贴士当黎篙长到8厘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采摘了,这个时候它的茎干还未木质化,正是鲜嫩的时候,收割的时候要注意,要贴近地表将地上部分割下,割下的茎秆除顶端少数心叶可以留着外,其余叶片要全部抹去,8-10小时后就会软化了。
日前,江西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加强鄱阳湖及其他重要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推出七项措施保护鄱阳湖及其它重要湖泊的水环境。
由省环保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提出的意见明确,该省纳入重点保护和范围为鄱阳湖,万安水库、柘林湖、洪门水库、仙女湖、上犹江水库、七一水库等大型水库等重要湖泊,以鄱阳湖保护为重点,永葆鄱阳湖及其他重要湖泊“一湖清水”。到2010年,鄱阳湖及其它重要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鄱阳湖富营养化加重趋势得到遏制。到2030年,鄱阳湖及其它重要湖泊自然生态环境风貌得到逐步恢复,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省提出七项措施,实行综合治理。
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鄱阳湖及其它重要湖泊流域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造纸、酿造、印染、制革、医药、选矿以及各类化工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2009年6月前,依法完成所有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对未达到排污许可证规定的企业要实施限产限排。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要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治理;对逾期未完成的,实行停产整治或依法关闭。严格新建项目环境准入,禁止新上直接向鄱阳湖及其它重要湖泊排放氮、磷污染物的项目。在保护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严格控制,并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在保护区范围内城镇新建、在建污水处理厂都要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保证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已建污水处理厂2010年底前完成脱氮除磷改造,出水水质达到规定排放标准。统筹安排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或完善排水管网雨污分流体系。严格执行城市排水许可制度,加强对排入管网污水的水质监管。城市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必须做到达标排放。在保护区范围内依法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控制农村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保护区范围内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科学规划畜禽饲养区域,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方式,确保达标排放,对目前未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抓紧进行治污改造。加快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采取灌排分离等措施控制农田氮磷流失,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鄱阳湖水线外3公里范围内,其他湖泊水位线外1公里范围内,严格控制种植蔬菜、花卉等单位面积施用化肥量大的农业活动,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控制旅游业和船舶污染。科学规划鄱阳湖及其它重要湖泊周边旅游业,防止超环境容量过度发展。湖泊周边度假村、旅游宾馆饭店等必须安装污水处置设施,并确保达标排放。所有入湖机动船舶都要按标准配备相应防污设备和污染物集中收集、存储设施,船舶集中停泊区域要设置污染物接收与处理设施。
削减湖内污染负荷。鄱阳湖及其它重要湖泊保护区范围内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控制围网养殖规模和肥水养殖,提倡生态养殖,推广人工放流。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要合理开发重点湖泊水资源,保证生态用水,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优先实施湖泊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禁止围湖造田、围湖养殖等缩小湖泊水面的行为。采取生物控制、放养滤食鱼类、底栖生物移植等措施修复水域生态系统,加强生态湖滨带和水源涵养林等生态隔离带的建设与保护。对主要入湖泊河道、河口进行综合治理,实施生态恢复。推广前置库、尾水湿地处理等生态处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氮磷入湖总量。有条件的地方,要进一步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试点。
大力加强科技攻关。组织鄱阳湖及其它重要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开展水环境容量、区域环境承载力、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等研究。强化对重点湖泊富营养化形成和消除机理、水体氮磷污染控制、藻类生长和暴发规律、水体自然修复、沼泽化防治和水库消落带保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开展重点湖泊生态安全评估。开展农业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实施限定性农业技术规范。全面推进湖泊环保标准研究和修订工作。
为确保以上措施落到实处,《意见》强化了责任和监督管理。要求落实领导责任,逐级落实责任,建立考核机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地方人民政府是水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保护区范围内地方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湖泊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把保护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湖泊水环境保护所需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资金安排重点,并加大投入力度;要制订分年度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和进度要求,狠抓落实。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指导、协调,加大支持力度,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排污费、环保部门年度部门预算等渠道安排的环境保护资金要对鄱阳湖及其它重要湖泊水环境保护予以支持。
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优化监测网络。加强对藻类易发期的监测与监控,对水质、水情和水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认真分析,制订水环境保护预警和应急预案,健全指挥管理系统,逐步建立污染源、水环境质量和应急系统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认真组织实施绿色生态江西建设,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依法从重处罚违法排污行为,坚决查处违法排污的企业负责人和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