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时间越早,育苗越困难,种植后死亡率越高,产量越低,产出的菜苔味苦。但播种时间推迟,死苗少,但优待缩短了收获时间,减少了收获次数,影响了产量。苗床应翻得又深又平,每平方米播种1-2克。为了预防疾病,百菌清可以与细土混合传播。出苗前,土壤应保持湿润。出苗后,应在晚上浇水,以防高温和气候干燥。同时要注意蚜虫、条跳甲和小菜蛾。苗木种植不宜过深,以免覆盖苗木。种植后应及时浇水。一块地种植后应浇水一次,但不要淹水。
合理控制株距,保证良好的渗透性,如果前后有早期抽薹,可以将主要的藓类去除,并添加适当的氮肥,使其恢复正常。出芽前后需要足够的肥料和水来保证植株的形成,尤其是早熟品种。此外,还应注意防治红甘蓝苔类病害,主要包括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黑斑病、根肿病等。菜苔可在7月至9月下旬播种,但最好在8月下旬播种。播种时间过早很难育苗,种植后死亡率较高。但如果推迟播种时间,虽然死苗很少,但收获周期会缩短。播种时,通常将芜菁的种子与细土混合,然后用百菌清消毒,铺在苗床上。
在幼苗长出土壤之前,保持土壤湿润是必要的。幼苗长出来后,天气通常很热。如果不能在高温干燥天气盲目浇水,需要等到晚上。苗期应预防蚜虫、条跳甲、小菜蛾等害虫。种植前一天,幼苗需要彻底浇水。幼苗应与根系附近的土壤一起移植到种植场地。种植时不宜埋得太深。种植后,固根水应立即浇透,但不适合大水量灌溉。
播种前要把足够的水分倒入土壤,等水分全部渗入土壤后再播种。一般情况下,播种十天左右就会长出新鲜的幼苗。种植苔草对每天的肥料和水的供应尤为重要。出苗前后每隔4-5天浇水一次,幼苗长高后每隔6天浇水一次。入冬前不宜过多施肥和浇水,否则苔草地上部分会过度生长,使肉质根内营养不足,不利于来年新叶的发育。
1、播种育苗:育苗地选择在水源方便,排水良好,背阴之地建苗床,床土要求肥沃疏松、保水保肥的土壤。每亩苗床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000公斤,然后翻土耙细平整,做成苗床。要求播种稀播和匀播,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100克,每平方米育的苗可以供1亩地的移栽。齐苗后进行2—3次间苗,第三次苗距3厘米左右。一般要注意施肥和浇水,防治病虫害。幼苗生长欠佳时,可以追施速效氮肥,幼苗5片真叶时进行移栽。
2、定植:红菜苔不宜与十字花科的蔬菜连作,定植前先深翻土地,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作基肥。幼苗有5—6片叶时移栽。行距60—65厘米,株距25—30厘米。定植时选择晴天下午进行,效果比较好,边移栽边浇定根水,每窝栽种1—2株。
3、田间管理:红菜苔生长期长,并且是陆续采收,因此要求基肥与追肥并重。定植成活后在叶片旺盛生长和菜苔形成期施足肥水,每亩追腐熟的粪水2000公斤,冬季要控制肥水,以免生长过旺遭受冻害。
4、病虫防治:在高温干旱时容易发生病毒病,土壤过湿容易感染软腐病,在防治中以那样防治为主,实现水旱或者粮菜轮作,低洼地要做到深沟高畦,彻底清除病残枝,埋入土中。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辅之以药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