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河南新乡鲜牛奶滞销 新乡奶农用牛奶浇地”的在网上引起热议,配发的文字称:“1月9日,河南新乡一养殖小区,奶农用鲜牛奶浇地,每天有1吨牛奶倒进下水道。”
事实是否如网上所说的一样呢?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河南省新乡市畜牧局求证此事。该市畜牧局回应称,了解该事件后,1月11日,他们迅速成立了调查组,前往事发地调查具体情况。
新乡市畜牧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网上所传的事发地是位于新乡市牧野区的绿莹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奶牛小区,这里聚集着26户养牛专业户,有1000多头牛的养殖规模。
经调查,该合作社每天约有6.5吨的产量,收奶企业只能消化5.9吨,确实出现了滞销情况。不过,这里并非像网上盛传的“农户将多余的鲜牛奶用来浇地”,也绝不是“1天倒掉1吨”。
“剩下的牛奶将由奶农按各自的产奶量大小收回去再利用,奶农一般以零售或饲喂犊牛等方式自行处理部分生鲜乳,直接倒鲜牛奶的情况少之又少。”该负责人说,通常只有在遇到气温偏高或卖不掉、时间长牛奶变质时才会倒掉。平时,每天会倒掉约20公斤左右的过期奶(包括病牛产的不合格奶)。
经过与新乡市绿莹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宋全祥交流和实地查看,新乡市畜牧局了解到,1月9日,在该合作社挤奶期间,有两名河南当地媒体记者来采访。当记者在牛场及挤奶厅进行采访拍照时,部分奶农情绪比较激动,开始在挤奶厅倒奶,让记者拍照,后又到附近麦地倒奶让记者拍照。当天倒奶40公斤左右。
“厂家每天只收5.9吨牛奶,多给他们送一点也得拉回来。我们家每天生产牛奶600斤左右,自从厂家收购量减少以后,一部分牛奶要自己处理。喝又喝不完,我们就以每斤0.5元、0.8元的价格卖给养猪场,让猪娃喝牛奶。”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奶农说。
“倒奶事情是真实的,但数量不大。”一位奶农说。“我们先给小牛喝,喝不完就以每斤几毛钱的价格卖给养猪的,实在没人要再倒。”当地奶农说,除非是过期了,不然怎么舍得直接倒掉,“浇麦子会给烧死吧,反正我之前浇树都不行”。
据一位奶农讲,“网上消息发出后,厂家就把我们的奶全部收购走了”。
“鲜牛奶滞销情况已经持续近一年,在近期恶化,此次事件是进口奶粉带来的冲击。作为主管部门,我们感到相当急迫。”新乡市畜牧局副局长宋贻亮告诉记者,新西兰、澳大利亚都有天然牧场,原料成本低,取消关税放开进口后,必然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自2014年2月开始,生鲜乳价格连续10个月下跌,同比下降6.1%。这是放开进口后带来的直接影响。“进口奶粉每吨1.8万元,而生产1吨奶粉需要9吨鲜牛奶,折算一下,1吨进口的鲜牛奶成本也就不到2000元。而目前国内1吨鲜牛奶的成本要到达3500元,奶企收购完可能接近4000元,基本是前者的两倍。”宋贻亮说,在这种情况下,奶企必然会选择用进口奶做原料。
针对近期以来生鲜乳价格走低、个别小区产品滞销的情况,新乡市畜牧局曾多次约见三元、伊利、蒙牛等乳制品加工企业相关负责人协调生鲜乳销售问题。接下来,该市畜牧局将积极协调生鲜乳产销关系,指导奶牛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引导加工企业和奶农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据了解,除新乡市之外,河南省内不少牛奶产区都出现滞销,奶农们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焦作、济源等地的一些奶农表示,他们每天剩余的鲜奶最多时能有数百公斤,1斤0.5元也没人买,只能倒掉。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奶农倒奶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去年年底至今,青海、山东、广东、河北等地均出现牛奶滞销情况,新鲜牛奶“喂猪浇地”、“倒奶杀牛”等情况时有发生。
针对国内部分地区发生“卖奶难”问题,出现奶农倒奶事件,1月8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农牧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
农业部表示,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处理“卖奶难”,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
目前,农业部已启动全国奶业生产周报制度,及时调度生鲜乳生产销售状况,重点收集乳品企业拒收数量、奶农倒奶数量、非正常淘汰奶牛等情况。下一步,农业部将继续及时监测全国生鲜乳生产销售形势,根据形势变化会同有关部门推动适时出台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
养猪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备受瞩目
农村助人为乐好人事迹材料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了吧,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农村助人为乐好人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助人为乐好人事迹材料1
樊三平,男,现年49岁,系盐湖区王范乡王范村第七居民组人。
该同志父母均是中共党员。在父母的教育之下,家训、家风、家教,以德立家,以爱传家,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樊三平同志的行为中予以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三平同志提供了展露才华的时机,他办起了纸箱厂。办建纸箱厂十余年来,一段段艰辛的创业,一路路的风雨行程,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但此时此刻,他不忘党和政府的支持,不忘村民的关爱帮助,他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热心帮助父老乡亲。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村里修路两次积极捐款。
二、村里几年来,为村民唱戏积极捐款。
上述两项捐款共计2.8万余元。
三、乡里乡亲有人得病或者农业每搞投资或者家有婚丧大事经济紧张时,只要向他开口,从不拒绝。借给乡亲3万余元。
四、无论谁家有急事需要用车,一给该同志说出,他毫不推辞,几年来,为村民出车100余次,行程1万公里之多,从未收取分文。
五、只要是王范村民需用瓜果梨、桃各种纸箱5-10个,只管拿走从不要钱。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一颗致富不忘党之恩,致富不忘众村民。
樊三平同志常说:“我是***员的儿子,我的行为也必须符合党的原则,只要为村民服务,就不计较个人利益,只要能帮助身边的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他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王范村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农村助人为乐好人事迹材料2王爱英今年60岁,是淄川区般阳路街道城里社区居民代表,家住城里大街房改大院,是淄川第二宾馆退休职工。大院里的居民提起王大妈,都称赞她是个非常热心的好人。
在城里社区,说起王爱英,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十余年如一日的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大家格外敬重她。
王爱英是热心的义务监督、宣传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期间,天天在社区里穿行,有时戴着志愿者小红帽在大街小巷进行文明劝导;有时拿着文明城区宣传卡,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讲解。碰见可疑人员,就上前盘问;她非常注重保护环境,希望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素质,并始终坚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原则,遇见乱扔乱倒垃圾的住户,就进行说服教育,时刻监督,并且做到垃圾入筒,碰到不文明的情况,她就会主动上前劝导,心平气和的把对方说的心服口服。
王爱英为人随和、开朗,助人为乐是她的家常便饭,更重要的,她还是个义务调解员,谁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只要她一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她所居住的小区是一个老住宅小区,污水管道都已老化,经常出现管道堵塞现象,每次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她跑前跑后,联系疏通、挨家挨户收钱、无一不亲力亲为,经常累的腰酸腿疼,但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只要问题得到解决,她比谁都高兴,她所做的一切,从来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并且无怨无悔。
王爱英精神十足,身体硬朗,动作利索,总是乐乐呵呵的,并且特别关心社区事务,主动协助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和义务服务。问她为何这么关心社区事务,她就很严肃地说到,关心社区事务,维护居民权益,支持社区的工作是每一个社区居民应该做的。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社区里经常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有时在帮助年龄更大的老人提菜,有时在帮助残疾人推车……
这就是社区男女老少都尊敬和爱戴的王大妈。2019年,她荣获了“淄博市热心大妈”的称号。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小事,但却感染着小区里的每一位居民,有事大家都主动帮忙,邻里之间非常团结,整个小区充满了文明和谐的气氛。
农村助人为乐好人事迹材料3人生短短数十寒暑。怎样看待人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怎样将刹那化为永恒雷锋有句话说得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种意识就是雷锋精神,它是可以永远流传并作用于物质躯体的永恒动力。
鸭子铺社区有这样一位群众,他叫周林泽,男,生于1969年,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骨子里渗透着与生俱来的真、善、美。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铸就了他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品质,他的爱心与奉献受到人们的传颂。
他是带头致富的先锋。1990年前,他和所有的农民一样,每天过着种地、做木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那时做木工基本上都是斧头、锯子、凿子,没日没夜的干活,只能勉强度日。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复苏,办起了养猪场,由于他勤奋好学,钻研技术,为人诚实,生意日益越做越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全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事业有成后,面对上门借资金、要种苗的,他总是十分热心给予大力帮助扶持。
他是左邻右舍的好兄弟。他对待左邻右舍像春天帮的温暖,时时刻刻把他们的事挂在心上。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跑前跑后、问寒问暖,帮助解决。生活中,谁思想上有了疙瘩,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开。他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把自家周边建设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次,邻居家购买饲料需要用钱,他二话没说就把自己要买饲料的钱先给邻居,他老婆抱怨:“你这样,自己家养的猪怎么长”他说:“人家有困难来找你是对你的信任,有能力就帮一下。”
他是社会的活雷锋。周林泽只要看到有困难或需要的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在“5.12”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5篇汇集。在长沙市开福区鸭子铺爱心辅助会启动仪式活动中,捐款捐物他总是身先力行,为群众树好样子。周林泽所住的周围,老年人比较多,有时看见哪个老年人拎菜,只要被他看到,他都会帮助老人把菜送到家里。到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时候,他会慰问社区困难的孤寡老人,陪老人们说说话、下下棋、打扫卫生,做一顿饭给老人们吃,也会送上一些慰问品给老人,每当这时,老人们总是拉着他的手说:“这个世上怎么会有你这么好的人呀!谢谢你来看我们呀!”,正是这一句句感动的话,让他更有了坚持下去的决心。大家都夸他是当代的活雷锋。
他是社区文明的传递员。周林泽积极担当文明宣传员,帮助社区干部发放宣传品,带头维护社区公共秩序,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他还积极劝导,当起了文明劝导员。
他是公益活动的带头人。周林泽把8小时外的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实,他不但自己积极报名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还带动家人、邻居参加。由于鸭子铺社区位于浏阳河畔,所以社区还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划龙舟,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赛。从2000年开始,他成立了龙舟协会,并担任了龙舟协会的会长,每到端午节前,他都会组织人员划龙舟,安排人每天训练,在比赛的当天,还在河岸设镖台,只要龙舟经过,他就让人绑两条香烟在一根长长竹篙上,通过竹篙递给龙舟上的划船手。现在,每年龙舟费用已经达到5万元以上,大部分的费用他都可以得到赞助,但是如果实在活动资金少了,他都会从自己的口袋中掏钱补贴。
周林泽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把“助人是快乐的”当作一种信念,当作一种心态。他给人们的印象是他优秀的品德,是他耐心、温和的心境,是他热情、友善的心态,是他真诚、真挚的善举,他就是我们身边助人为乐的典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脊梁。
是的,周林泽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他不计付出和回报,全心全意地为自己的社区做事,为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服务,那些点点滴滴助人为乐的“小事”,贯穿着周林泽的日常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未曾改变。
农村助人为乐好人事迹材料4“小祝,别看她人年轻,但心好,人善良。从她所做的一些小事就知道她的心里是怎样想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位长者曾经这样评价过她。她,只是一名基层最普通的工作人员,却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每一次助人为乐都让人生绽放光彩。
爱岗敬业竭全力,心底无私天地宽
修文县卫计局工作人员祝琼,在原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期间,常常会有很多群众前来咨询这咨询那的,说一次、两次,甚至十次他们都可能会记不住,经常会因为提供资料不齐而办理不了事务,需要来回跑,为了能帮助前到来办事的人,她就向科室要来许多办事流程,自己进行加工整理,有群众咨询的时候,直接打印一张给他们,按照单子上的东西去准备,省事多了。尽管这不是她的工作范畴,但是她觉得这样做能让群众少跑冤枉路,心里很踏实。很多时候,乡(镇)的前来办事的同志赶到时早已是下班时间,只需一个电话,她定会赶到指定地方......
一泓清澈的泉水,一颗菩萨的心肠
她是一个乐于助人,而且心地善良的人。有一天中午,一个衣衫破旧的中年男子走进她所在的办公室,开口便说:“终于到了,口好干哦。”她给那人递去一杯热水,耐心询问他需要办理的事。当得知他的事情是需要到另外一个科室去办理,而科室的人吃中午饭去了时,她叫男子在办公室坐下等一会儿。那男子说什么也不坐,说是他的衣服太脏了,怕弄脏沙发,她告诉男子,没有人会嫌弃他脏,叫他放心坐下......。在她的再三劝说下,男子不情愿地把半个屁股挂在沙发的一角。男子告诉她,他从早上七点一直走到现在才到的,快到的时候,他还小跑起来,水都没顾得喝上一口,来的时候,他看见楼脚有一个自来水管,他还说等办完了事,再下去喝点水的。男子腼腆地说道“你们这里的水真好喝。”她问他为什么不坐车。“坐车要七块钱呢,都够吃一顿饭了。”男子回答说。她听完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把男子带到食堂,就到食堂门口的时候,那男子死活不肯进去,说“我不吃,我不饿。”细心的她观察到那男子有吞咽的动作,她告诉男子,不用他给钱,只管吃便是。那男子不相信,也许是看见食堂的人多,觉得不好意思,也许是作为一个七尺男儿的的尊严,男子转身往回走,她赶紧说:“你就站在这里不要动,我帮你把饭端出来。”男子大口大口吃着饭,三下五除二,一大钵饭吃个精光。付了饭钱,她掏光兜里所有的钱,强行塞给了对方。男子说:“我不要你的钱,我有钱的,我还有5块钱呢,吃了饭,走起路来有精神得很”。她说:“你办完事后,回去的时候坐车,剩下的钱买点水喝,给孩子们买点东西回家,你难得进趟城。”男子数了数钱,把它放在了内衣口袋里面。
同事们问她那男人是不是他的亲戚?是不是她认识的人?为什么要给他钱?面对一连串的问题,她很淡淡地说道:“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看起来可怜,不帮他,良心上过不去。
她,一个满脸笑容,心底善良,乐于助人。“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一名普通是工作人员,春天的使者
;生猪产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正从以数量增长为主快速转向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和增添效益,猪肉产量增长幅度进一步下降将成为必然趋势。猪为六畜之首,粮猪安天下。
在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和饮食文化使国人形成了对猪肉的特别偏爱,也造就了中国作为世界首席生猪养殖和消费的大国地位。数据显示,我国生猪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
“规模快速增长,价格波动加大,猪周期依然存在,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准入门槛不断提高。”纵观“十二五”,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陈瑶生总结出了这几个关键词。
面对我国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期,“生猪产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正从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向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和增添效益,猪肉产量增长幅度进一步下降将成为必然趋势。”陈瑶生告诉记者。
“猪周期”被打乱
中国生猪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中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二分之一、居世界首席位……这些数字足以引起社会对生猪产业的关注。
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显示,2015年1至3季度,生猪累计出栏量为49754万头,同比下降了4.12%;全国猪肉累计产量为3828万吨,同比下降3.63%.
记者在采访中知道到,生猪价格的波浪式特征给生猪产业带了较大的改变。以近几年为例,2011年猪价一路飞涨,均匀净利润400元/头;而接下来的3年,养猪成本逐年上升,利润持续下滑,2012年和2013年分辞降到75元/头、50元/头;2014年几乎全行业亏损。
在陈瑶生瞧来,猪价的波浪式特征打乱了“一年赚,两年平,三年亏”的猪周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国生猪产业将集体陷入“微利时代”。
2015年,生猪价格有所好转。数据显示,2015年1至11月,全国生猪均匀价格为15.1元/公斤,同比上升12.3%.
内蒙古赤峰市的孙龙2015年养了200多头猪,他向记者介绍,今年情况好于往年,均匀每头净利润在300元左右。
据相关机构对全国600多个生猪价格定点监测,今年1月9日~15日,全国仔猪、生猪、猪肉均匀价格潞傍走高,原料市场持续之前的平衡颠簸态势。
而不同地区的情况也不一样。在统计的22个省市地区中,仅甘肃、江西、四川地区的价格较上个统计时段有轻微归落,其他地区价格均有程度不同的小幅反弹。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所研究员吴敬学向记者介绍,我国养猪生产表现为不同的区域差异,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等四大区域。“这些地区也是粮食主产区,饲料资源相对丰富,具有区位优势。”
“最后的黄金沃土”
与国外成熟养猪模式相比,我国养猪业在设施化水平、规模化程度、生产效率等方面仍存在较显然的差距,养猪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大,曾被称为“最后的黄金沃土”,引大批资本竞折腰。
陈瑶生以为,近年各路资本纷纷跨行陷入养猪业,加速了我国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逐渐引导我国生猪养殖迈进工业化时代,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也约摸把养猪业带进利润低谷,甚至导致供大于求的不利局面。
多年来,什么样的规模适合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业内争论不一。
农业部对生猪规模养殖的定义为,养殖场(户)年出栏生猪量在50头以上(含)的养殖模式,2011年根据生猪产业发展需要,将年出栏500头以上(含)的养殖场定义为规模化养殖场;国家发改委对生猪规模养殖定义为,养殖场(户)年存栏量在30头以上(含)的养殖模式。一些大型“公司+农户”企业,也将合作养殖户的标准提高到500头以上。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出栏占比44%.“在未来很长光阴内,规模经济仍将驱动我国生猪产业的转型发展,有56%的小规模生产者随时约摸退出生猪行业,这个空间需要规模化养殖者来弥补。”陈瑶生说。
也有学者以为,规模养殖主要以使用工业饲料为主,规模比重的增添意味着对粮食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也势必会造成“人畜争粮”的矛盾。因此,在推进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同时,如何解决饲料粮供养(农业部十三五推动粮改饲准备)、环保等问题尤其关键。
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养猪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备受瞩目(3)。
2013年3月,“黄浦江飘荡死猪”事件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2014年4月,青海、湖北、江西等地又相继浮现“死猪漂流”事件。一光阴,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其法律条文从原来的47条增添到70条,加大对相关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新法指出,病死猪需要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等。
“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养殖企业依法经营的重要因素,养殖企业也必须持续研究适合本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模式。”陈瑶生表示。
长期以来,中国生猪产业以中小型散户为主。据知道,虽然我国年出栏猪在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群体已经达到了44%,但年出栏在500头以下的养猪户还占56%.
2015年,受长期低价的困扰,我国生猪价格自5月以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猪肉价格高出国际市场30%~50%,美国、丹麦、加拿大等猪肉生产大国虎视眈眈,加大了对我国猪肉出口的力度,与这些养猪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猪养殖效率相对较低,饲料等成本高,国内猪价长期大幅高于国际市场,很约摸导致猪肉进口的快速上升(目前我国猪肉进口检疫口岸已达44个),我国生猪产业在未来必将濒临国际竞争力的压力。
随着家庭养殖户的快速退出,中小规模养殖者直接濒临新的冲击。根据农业部统计,2015年有500万户中小规模养殖者退出养猪行业,甚至一些大型规模养殖者因资金链缘故被迫转让。
“资本整合成为2015年生猪产业的热点。”陈瑶生举例说,如深圳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控股湖北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河南新大牧业,并与东进农牧共同成立5亿元的生猪产业基金。
“由于环境管理成本的上升和疫病形势的重杂化,生猪养殖业规模门槛越来越高,规模经济的特征越来越显然,中小生猪养殖户退出加快,由此2016年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产业整合会进一步加强,生猪产业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趋势越来越显然。”陈瑶生说。
引领肉类产业发展
在畜牧业中,抗生素使用不规范、滥用等问题的浮现让人们担忧。消费者对猪肉产品产生相信危机,更整个产业濒临严重挑战。
据陈瑶生介绍,欧盟2006年所有禁用饲用抗生素,美国拟于2017年全面禁用抗生素,中国抗生素每年用量20万吨,其中9.7万吨用于畜牧业,每生产1公斤肉的用量是美国的4倍、丹麦的22倍。
2015年9月,农业部公告禁止了四类抗生素不仅在饲养过程不可以用,而且治疗过程也不可以用,“无抗化”成为大势所趋。
就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陈瑶生建议,优化产业布局,合理制定粪污处理补贴机制;潞傍加快实质性推进猪瘟、猪伪狂犬病的全国性根除准备等,同时加快研究无抗猪肉生产工艺,为我国早入迈进无抗时代奠定基础。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能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杨公社建议,建立个性化育种体系,提高育种效率,构建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通过育种效率的提高,保障猪肉质量安全。
“加强不同加工主意下,对猪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变幻的分析监测,宣传猪肉满意人类需要的关键要素。”陈瑶生表示。同时,可通过尽善猪肉产品溯源体系,提升消费者对猪肉消费信心。
2016年的宏观经济濒临多方面的挑战,有经济能手预计2016年GDP增长率会维持在6.3%~6.9%之间,很约摸低于2015年的水平。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猪肉的消费需求会受到进一步的抑制,预计全国猪肉消费总量增长率将低于1%.
在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团队瞧来,肉类生产加工的终极目标是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安全、美味的食品。(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