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肥技术
肥料不能撒在鱼类集中的地方,如鱼坑、鱼沟内,以免鱼类误食肥料。
施用化肥时,应将养鱼田块分2次或3次进行,即:将大田先施肥一部分,再施肥一部分,使留下的一部分田块内的鱼类有空间活动与摄食。
施用粉状肥料时,为了不使肥料入水后将水体弄得过肥而坏水,应选择在有露水的白天清晨进行施肥,可以试试沃叶菌肥驶入,不含激素。
施用液态肥料时,应趁下午太阳将稻禾晒得很干时用喷雾器将肥料喷洒在禾苗上,喷成雾状,禾苗便可吸收肥料而起到上肥的作用,喷施沃叶水稻叶面肥,对鱼没有影响。
施用固体肥料时,将肥料直接施入稻禾边的泥中,慢慢释放,避免鱼类误食肥料而造成死亡,这样也不会把田水弄得过肥;注意晴天施肥应采取少量多次的办法,一次施肥不要过多,阴雨天气不能施肥,闷热天气下鱼类浮头时也不能施肥。
这个就是用沃叶肥料的吉林的稻田!
2、施用农药技术
养鱼稻田在施用农药前,应逐渐排水把鱼类集中到鱼坑、鱼沟里,排水的目的是将鱼类赶到水深的鱼坑里去。鱼类赶到鱼坑后,还应加深水位,扩大鱼坑载鱼量。鱼类进入鱼坑后,要隔绝鱼坑与稻田的沟通,避免农药流进鱼坑而毒死鱼类。提高水位,降低农药浓度,在施用农药的稻田里进水,提高水位到8cm以上,这样施用农药时一旦有药物进入水体则稀释了药物的浓度,减少其对鱼类的危害。在稻田里施用农药,一定注意将药物施入在水稻所在水体内。养鱼稻田施用农药时的注意事项有:天气突变、闷热天气时不能施用农药,这是因为气候突变时鱼类会出现一时不适,如果在此时施用农药多会毒死鱼类;下雨天气不能施用农药,这是因为下雨天气时施用的农药会顺着已经被雨打湿了的禾秆流入田中,等于在田水中施用农药,鱼类较难承受;施用液体农药时应选择晴天下午禾苗晒干时进行,并要求对准禾叶喷洒,而不能朝着田面喷洒,以免药液入水伤鱼;撒施粉剂药物时应选择晴天清晨有露水时进行,可利用露水的湿润黏住农药,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回答
水稻肥料以磷素为主,与氮和钾素配合施用,一般亩用30-50公斤磷肥、35-40公斤氮肥、45-60公斤钾肥混合施用即可。施底肥可以改良土壤,尤其是施足以猪牛粪等有机肥为主的底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施底肥还可以促进禾苗早发,底肥必须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当比例的氮、磷、钾速效化肥即可。一、水稻肥料最佳配比
1、水稻肥料必须以磷素为主,同时配合氮和钾素施用,一般每亩可用30-50公斤磷肥、35-40公斤氮肥、45-60公斤钾肥混合施用。磷素要一次性施入,磷在土壤中不可移动,在插秧前1天要用磷酸二铵125-150克/平方米,撒施于苗床中。 2、给水稻施底肥可以改良土壤,尤其是施足以猪牛粪为主的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而且还能改善土壤的通气性,有利于庞大根系的形成,使水稻根深叶茂,健壮生长。 3、底肥还可以促进禾苗早发,底肥一定要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当比例的氮、磷、钾速效化肥,这样禾苗开始发新根就会有养分供应,有利于禾苗早生快发。二、水稻肥料使用注意事项
1、氮肥可以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增强水稻的生长能力。但是在施用氮肥时还要注意控制好用量,氮肥虽然很好,但不可使用过多,否则极易导致水稻徒长。 2、农家肥的营养元素含量比较全面,合理的施用农家肥能够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吸水能力,促进水稻的生长。但是在施用农家肥时,要注意保证农家肥充分腐熟,未腐熟的农家肥发酵产生的热量会烧坏水稻,导致产生肥害。 3、磷钾肥对水稻的生长也很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还能够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病率。同时它还能促进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高叶片的功能期,保证稻粒充实,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