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合适的农药?
1、农药种类不同,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不同。即使是广谱杀虫剂也不是对所有病虫害都有效。杀虫剂不能治愈疾病,杀菌剂不能杀死昆虫。?
2. 不同的昆虫口器导致不同类型的农药。对咀嚼型口器的害虫采用触杀剂或胃毒,内吸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较为理想。?
3、根据作物和病虫害特点选择农药,如敌敌畏,不能用于防治高粱蚜虫,因为会对高粱造成药害。?
二、及时用药
及时用药是防治成功的关键。只有准确预测预报,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才能确定防治期。只有抓住有利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农药的最佳功效。?
三、准确把握用量
根据农药标签上的说明,根据病虫害特点、作物生长期和施药方法,确定用药浓度、单位面积用量和施药次数,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浓度过低或用量过小,单位面积用量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浓度过高或用量过大,会产生药害,增加成本,加剧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增强。?
四、注意饮用方法
1、为避免环境污染,保护天敌和农作物的安全,应注意使用方法。?
2、不同的药性和剂型,应用方法不同。粉剂不能喷,可湿性粉剂不能喷粉。?
3、病虫害传播途径不同,使用方法不同。防治地下害虫,必须采用撒毒谷、毒饵、毒土或拌种的方法:防治空气传播的病害,宜采用喷药、喷药等方法。
五、视天气而定
气候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还会影响被控对象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药效。高温可提高疗效,但易产生药害,应适当减少使用量。?
六、合理使用农药
不同农药的混合使用要科学合理地进行。
七、交替使用农药
交替施用农药可以避免耐药性的出现或降低病虫害的耐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如何合理施用农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对于植物药害的防治,应从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使用农药和加强农药管理等方面进行。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防治措施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植物的药害的产生与农药的品质密切相关。目前,生产中还有不少高毒性农药在使用。因此,合理地选择使用那些安全、高效农药就显得更为重要。
合理使用农药是防止药害产生最主要的措施。对新农药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应用原则。明确适用范围、防治对象、防治适期、用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在使用不熟悉的农药时,或采用不熟悉的混用方式,或施于未应用过的作物品种时,为保证安全可预先进行单株或小面积药害试验。试验时用药的浓度或剂量适当高于生产上常用量,试验证明没问题后再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中。对于隐性药害试验,必要时可以与未用药剂的对照比较,最后通过测定产量来确定是否发生药害。
掌握正确的农药使用技术。合理选用农药,避免误用农药。用药之前首先要对药剂有所了解,要仔细阅读标签、使用说明书的内容,既要有好的防治效果,还要对作物安全无害。要准确称量农药,配准浓度。一般对大田作物防治病、虫、草害时,要按作物面积计算并称准农药用量;对果树类防治病、虫、草害或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则要准确配制农药浓度。掌握好施药时期,要避开造成药害产生的恶劣天气,不良土壤情况,作物对该药剂的敏感生育期,敏感作物品种等,使药效发挥不受环境因素干扰。如正常情况下,作物在发芽、三叶前及扬花灌浆期对除草剂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药害。采用恰当施药方法,根据农药性能及对作物的敏感性、农药剂型(水剂、乳剂适用于喷雾;粉剂、颗粒剂宜于拌种或撒施)、天气状况灵活选用相适应的施药方法。注意施药质量,如对芽前除草剂来说,要提高施药质量,首先要搞好平整土地。
一旦植物发生药害,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首先阻止产生药害的农药进一步被吸收。清水淋洗可以降低植物体表药液浓度,减少农药残留量;施药过量造成作物受害的农田,要及时进行灌水洗田,稀释药物,同时加大了作物根系吸水量,增加作物细胞含水量,降低作物体内药物的相对含量,减少药害;果树、瓜果、蔬菜、粮食、棉花等遭受药害后,可及时摘除受害的果实、枝条、叶片,严防继续危害;控制性质相似的农药重复使用,防止加重药害。其次激活植物的生长活性。当植物产生药害时,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进行追肥,促进作物生长,降低药害;也可喷施叶面宝、喷施宝、爱民等叶面营养调节剂及植物激素,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增加抗药力。再者,用性质相反或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剂进行解救。例如,0.5%石灰水可以解救硫酸铜药害,除草剂、多效唑药害可用0.5%赤霉素缓解,氧化乐果等有机磷农药药害可喷施200倍硼酸液解救。此外,结合肥水管理,中耕松土等栽培管理措施,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增强植株对药害的抵抗能力。例如对除草剂药害可通过加强田间管理进行补救,药害轻时,及时打顶或摘除受害部分,增施速效肥,并合理灌溉;严重时,翻耕土地,补种或改种;对禾本科发现筒状叶时,可多施分蘖肥和有机质肥,还可用稀氨水或1%石灰水喷施,并喷激素农药。
如何合理使用农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农药对于农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因为在种地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农药。那如何合理使用农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第一点选择合适的剂型。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防治类型和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剂型。防治蛀虫和地下害虫,以及防治多年生杂草,应选择缓释、长效和具有内在吸引力的农药颗粒。不同剂型的农药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有的缓释但药效长,有的快速但药效期短,有的粒径大,有的粒径小。
第二点选择合适的使用方法。熏蒸和熏蒸可用于预防和控制在温室等封闭环境中生长的作物病虫害,使用期一般根据病虫草害等害虫的发育期、作物生长进度和农药品种确定。使用农药的方法有很多,防止地下害虫或危害地面作物基础的害虫。任何种类的农药必须按照农药标签的推荐用量使用,不随意增减。
第三点掌握用量和喷涂质量。随意增加剂量容易造成药物损害,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还应注意喷涂质量,必须均匀喷涂才能达到控制效果。尽量避开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期,即不能早用或晚用,不能错过防治病虫草害的有利时期。如果在疾病早期使用该药物。必须按照农药标签的推荐用量使用。
第四点注意药物轮换以延缓耐药性的发展。长期连续使用单一农药品种很容易使害虫和杂草等对药物产生抗药性。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品种轮换是延缓害虫抗性、保证防治效果的有效方法。严格遵守间隔规定。农药间隔是指从一次施用到作物收获的天数。为确保农产品残留量不超标,农产品不能在此期间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