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无花果前景如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11:59:05
字号:

1、无花果的种植前景:我国在20世纪末的时候开始专门研究无花果,随着研究时间的慢慢加长,无花果的营养价值也就逐渐被发现了。现在无花果对癌症研究有非常大的帮助,且由无花果加工而成的果汁果干和果脯等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年产量在240-260万吨左右,但是我国的产量不足1万吨。由此可见,我国的无花果种植面积是比较小的,无花果的市场需求也还在不断上升,其种植面积是肯定要不断扩大的,因此无花果的种植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种植无花果前景如何

2、种植无花果赚钱吗:最近几年,无花果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渐被人们承认及接受。无花果种植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现在我国无花果的种植面积在11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一些南方地区,无花果的种植技术也日益成熟。刚开始很多人都无法接受无花果的味道,但是加工成各种果干果脯后改变了大部分对无花果味道的看法,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使各地的种植基地都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所以现在着手规模种植无花果还是能够赚到钱的。

3、无花果多少钱一斤:现在无花果的市场价格要根据地区的不同而决定,平均下来新鲜无花果的市场价格大概在15-20元一斤左右。并且也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决定价格,有些品种的价格相对于来说会比较贵,例如南非无花果和威海无花果的价格大概在35元/斤左右。无花果干的价格可能就会更贵了,在网上买的话最低差不多也在20元/斤左右。由此可见无花果的价格在水果中处在一个中等左右,经济效益非常不错。

4、无花果的发展趋势:无花果的发展趋势必定是朝着好的一面去的,无花果现在虽然不像苹果那样成为家家户户首选的水果。但是无花果干却是比较常见了,无花果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其的接受程度也变多了。不管是用于医学的研究,还是食品售卖,都会有比较的发展趋势。虽然可能会到达一个临界点,但是也不会是现在,现在正是无花果的发展阶段,还是会有一段发展时间的。

无花果是很独特的一种果树,属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营养丰富,其果实中含有苯甲醛、补骨脂素、佛手柑内酯及丰富的镁、锌、硒等微量元素,而镁、硒、锌是维持肌体正常生命力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和抑制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无花果有增强胃功能,帮助消化、消肿解毒、明目生津、缓解腹泻等功效,经常食用无花果可净化肠道,促进有毒物质的排出,对胃癌、肝癌、食道癌等病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无花果是制造防癌药物的主要原料之一。无花果除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外,也可作为水果食用,近年来栽培受到广泛重视,有“第3代水果”之称。下面就无花果的一些特性进行总结,并简要介绍其栽培技术要点。

1无花果的特性

无花果树势中庸偏强,新梢直立,细枝发生较多,小枝粗壮,株型紧凑。叶片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0~12厘米,具3~5深裂,先端圆钝,叶缘有不整齐锯齿,上表面粗糙,背面有硬毛。花单性,雌雄同株,果实由花托及其他花器组成。果实扁圆形或卵形,大小随品种不同各异;成熟期也不一样,早的7月成熟,晚的10月才成熟;成熟后果实顶端开裂;品种不同果皮和果肉颜色多样,果皮有绿色的,也有紫色的,果肉从粉红到深红色。

无花果树体生长快,成形早,早实,一般栽植当年可见果,定植第3年进入盛果期,每亩产量可达1500千克,5年生以上每亩产量在2000千克以上。

无花果品种有夏果品种和秋果品种之分,一年中可结2次果,夏果多长于基部1~5个叶腋处。果实发育期60~80天,树体寿命长,抗病虫,栽培简单。

无花果对环境适应性强,喜光、喜温、耐寒、耐瘠薄、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全国多地可栽培,我国主产区在长江以南,长江以北栽培时,需要对幼树进行防寒保护。

2栽培技术要点

2.1园址选择

良好的园地及栽培环境对无花果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无花果是落叶果树,喜温暖、耐高温,也较抗寒,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一般沙土、壤土、黏土、酸性土、中性土和碱性土壤都可种植,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且pH值在6.2~7.5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无花果适生区范围较广,在旱能浇、涝能排的平原、丘陵、旱田、盐碱地、沿海滩涂均可种植。由于无花果柔软多汁,耐贮性较差,不便运输,发展果园应选交通方便、离城市或加工厂较近的地方,以便加工销售。

2.2苗木繁殖

无花果苗木繁育方法较多,有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分株繁殖,以扦插繁殖为主。

(1)扦插繁殖。春秋季均可进行,春季在清明前后进行,秋季在9—10月落叶后进行。在扦插时掌握春季宜迟、秋季宜早的原则,扦插时地温在15℃以上,地温过低不利于生根,影响扦插成活。选择有一定排灌能力、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背风向阳的中性土壤作苗床,扦插前进行耕翻,保持耕深在30厘米左右,结合耕翻每亩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4000千克以上,耕后耙平,整成宽1.5~2.0米的畦。结合秋季修剪收集1年生健壮枝条作插条,秋插的插条边剪边插,春插的插条要进行沙藏处理,一般插条截成20厘米左右,上端剪平,下端剪斜,保证每个插条留3~4个芽,插前用10克/千克生根粉浸泡插条2~3小时,然后按株距30厘米、行距40厘米的标准扦插,插后地上露1个芽,有浇水条件的浇水,然后用黑色地膜进行覆盖。扦插成活后,在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摘心,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追肥,以保证苗木健壮生长。

(2)压条繁殖。利用母树基部的枝条进行压条,选择长度在1米左右、生长健壮的枝条,在距母株基部5~10厘米处挖深15厘米左右的沟,将枝条压入沟内,浇透水,一般1个月左右即可与母株分离。

(3)分株繁殖。春季临发芽前,将植株根部的萌蘖苗从母株上带根分离,进行移植。

2.3移栽

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进行,要求移栽的苗木高度最低在60厘米以上,一般可按行距3米、株距2米的标准栽植。栽植时注意挖大坑,一般60厘米3左右。栽后踏实土壤,随后浇水,待水渗下后用行间干土封穴,然后用地膜覆盖树盘保墒,以提高成活率。

2.4栽后管理

(1)保墒。虽然无花果适应性强,但土壤墒情差时,会影响植株的生长,不利于产量的提高。我国北方栽培时,应做好保墒工作,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结实能力,1~3年生小树可采用树盘覆盖的方法保墒,4年生以上的树可采用栽植行覆膜的方法保墒,一般覆盖面积越大,保墒效果越好。最好用黑色地膜覆盖,一方面可起到保墒作用,另一方面可抑制草害,减少生产用工。

(2)间作。无花果栽植后的前2年,由于树体小,行间空间较大,可适当进行间作,以增加收入,同时通过给间作物施肥、松土、除草等作业,加强土壤管理,有利于促进无花果树体生长。在无花果园间作时应注意选择低秆矮冠浅根性的瓜类、豆类、薯类作物,切忌种植高秆的玉米、高粱和费墒的胡麻及苜蓿等深根性作物。

(3)施肥。虽然无花果耐瘠薄,但产量的形成与物质供给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提高产量,要适时供给肥料,保障物质供给,每年应在采果后、春季萌芽前及果实膨大期各施1次肥,以保证营养的需求。采果后应以有机肥和迟效性的磷钾肥为主,根据树体大小株施有机肥0.5~5.0千克、磷酸二铵0.1~0.5千克、硫酸钾0.1~0.5千克。春季萌芽前以施用高氮型复合肥为主,根据树体大小株施0.2~2.5千克。果实膨大期施低氮高磷中钾型复合肥,根据树体大小株施0.2~2.5千克。采果后在树梢外缘挖沟施,花前及膨果肥可采用点状梅花挖穴施。

(4)除草。对于不进行间作的无花果园,应及时清除园内杂草,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消耗,保证植株生长结果的顺利进行。

(5)修剪。无花果细枝较多,极易出现光照恶化现象,影响生长结果,生产中要进行修剪调节,以保证园内通风透光良好,提高结实能力。无花果修剪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无花果树形以多主枝自然开心形为主,定干高度30~80厘米,可根据树体生长实际,选留3~5个主枝。②品种不同,修剪的主要手法是不一样的,修剪时应注意区别对待,一般夏果品种修剪时应以疏枝为主,秋果品种修剪时应以短截、回缩为主。③无花果树体造成伤口后,树液会大量流出,导致树势衰弱,因而要实行轻剪,避免在树体上大量造伤,以防止树势衰弱。④无花果喜光,应及时疏除干枯枝、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根蘖等影响光照的枝,以保持树体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⑤控制树势,提高结实能力。无花果幼树生长旺盛,成花能力弱,可在夏季将直立枝条拉平,以抑制旺长,缓和长势,促进成花,提高结实能力。⑥加强结果枝的更新。无花果结果枝连续结果能力较强,但结果枝枝龄过大时,结果能力会下降,导致产量降低,果个变小,因而要对结果3~4年后的结果枝进行疏除或回缩,以加快结果枝更新,保持旺盛的结果能力。

(6)防冻。无花果耐寒力较弱,在较冷地区栽培时,冬季易受冻,要注意保护树体,防止冻害的发生,1~2年生幼树可采用冬季埋土的方法保护,3年生以上的树可采用树干包草、裹纸等措施降低冻害的发生。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63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