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饲料工业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水产养殖业发展,而水产饲料工业是建立在鱼类营养研究基础上的。鱼类的营养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需求以及各营养元素间的代谢平衡,其次是鱼类对各种营养元素的消化吸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鱼类饲料配方,根据饲料配方,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出满足鱼类营养需求的配合饲料。
1、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
蛋白质的需求是饲料配方首要考虑的因素。不同规格的不同鱼类在不同环境下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大于杂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又大于草食性鱼类,幼鱼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大于成鱼阶段。以下是几种鱼类对蛋白质的一般需求量(蛋白质在饲料中的百分比):草鱼20.8-27.7、鲤31-38、团头鲂25.6-41.4、鲫25-32、斑点叉尾鮰32-36、鳗44.5、罗非鱼34-40。
2 脂肪和必需脂肪酸的需求
草鱼饲料中脂肪含量约3-8%;青鱼和鳊鱼饲料中脂肪含量约4.5-8%;鲤鱼约4-10%;罗非鱼约6-10%。大部分鱼类以20:5n-3及22:6n-3等n-3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为必需脂肪酸。鱼类对饲料总能需求约3000-3500千卡/公斤。在配方设计中,应注意能量与蛋白质之间的平衡,原因是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不适宜,会降低鱼类对蛋白质的利用。一般温水性鱼类的蛋白质能量比大约为95-105毫克/千卡。
3?维生素的需求
维生素对鱼类生长代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鱼类所需的维生素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脂溶性维生素,如A、D、E、K等,另一类为水溶性维生素,例如B1、?B2、尼克酸(烟酸、维生素PP)、B6、泛酸、生物素、叶酸、B12、胆碱及维生素C等。任何一种维生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鱼类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和鱼类正常生长,长期不足时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症,比如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鱼类患肠炎、贫血、瘦弱、肌肉侧突、前弯、眼受损、皮下慢性出血、体重下降、缺乏食欲、抵抗力下降丧失活力等。
4、矿物质的需求
矿物质依其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如钙、磷、镁、钾、氯和硫等,及微量元素,如铁、铜、锰、锌、钴、碘、硒等,它们是维持鱼类生命及正常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比如,饲料中如果钙、磷含量不足,会导致鱼类骨骼发育不健全,使鱼体呈现出短粗体形。饲料原料中尽管含有各种矿物元素,但往往含量不足,需要以添加剂的形式加入。海大鱼饲料加入了十二种鱼类必需的矿物元素,能完全满足鱼类的矿物元素的需求,这也是海大鱼料的技术核心。
二 配合饲料?1、配方组成
单一的饲料原料很难满足鱼类对营养的要求,一个好的配方是由多种原料组成的。配合饲料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配方设计的原则
(1)在营养上要满足鱼类最大生长的需求。根据养殖对象不同,确立不同的营养标准。首先确立不同阶段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选用不同的饲料原料配比,满足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并尽可能保持氨基酸平衡,然后再考虑鱼类对糖、脂肪等的需求。
(2)所选用的饲料源应适口性好,且易消化吸收,并符合加工工艺要求,有利于在水中稳定和颗粒成形。
?
牛磺酸是动物体内一种β—含硫氨基酸,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于动物各组织器官的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中,是一种条件必须氨基酸。是调节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参与内分泌活动,提高免疫能力。可以促进蛋白质和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
一、诱食作用
在对虾养殖中,牛磺酸可作为诱食剂添加到饲料中,并且作用强于甜菜碱和大蒜素。
研究表明牛磺酸对鲤鱼有明显的诱食作用,并且可以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
二、促进生长
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以起到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作用机理是牛磺酸可以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养殖动物的消化能力。
牛磺酸还能增强肝胰脏和肌肉蛋白质合成能力和转氨酶活性,促进养殖动物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
三、提高抗缺氧能力
由于水体中的溶氧对于水生动物的生存、生长至关重要,缺氧会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因此,提高水生动物的抗缺氧能力是一年养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牛磺酸可以对缺氧损伤的神经组织、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对氧的运输能力和血蛋白和氧的亲和力,可以提高心肌细胞的活力,增强对缺氧的忍受能力。
四、增强机体免疫力
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以显著提高甲壳类水生动物肌肉中的酚氧化酶的活性,酚氧化酶的活性越强,水生动物的免疫功能越强,尤其是在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比如下